齐府准备春宴的事渐渐的就纳上了议程。
吴氏知道吕老夫人是有心要培养荣筝,因此倒十分的耐心,并不在荣筝跟前充大,很认真的与她商议。
吴氏递给了荣筝两份单子,对荣筝说:“这上面的都是和我们家有来往的人家,亲疏不一。你先看看,了解一下。”
荣筝心道,她将来又不主持荣家的中馈,知道这些用处也不大啊,不过想归想,却依旧十分仔细的研究了起来。
“明天你先拟一份单子来给我。”
“我拟?”
吴氏笑着点头说:“是啊,你先试着做一做。不要紧,就是出了什么疏忽的地方也没关系,我们一起商量。”
荣筝不得不重视起来。前世她后面主持廖家的中馈时也办了几件大事,廖家那时候家道中落,本来就不怎样,那廖大太太又是个极爱面子的人,一味的求好,给拨的钱却不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出了纰漏,她也没法子,因此还惹得廖大太太十分的不满。
荣筝拿着大表嫂吴氏给的两份名单回了抱厦这边。她对着两份名单就研究了起来,研究了一半,心道,这上面的人是都要请吗?准备办多大的规模,她都不清楚,如何拟呢。想了想,她去找吕老夫人打听。
“姥姥,您打算开多少桌的席面呀?”
吕老夫人眯缝着眼睛想了一回,温和的回答:“这些以前都是有例子的,不过当年你大舅舅,大舅母一房还在汴梁时来往的更多,如今倒不用那么热闹了。总得有个十几桌吧。”
荣筝估摸了一下人数,心中有了个大概。回去又将两本名单好好的斟酌的一回,找了吕老夫人的陪房打听一些细枝末节方面的事,在天黑以前,终于暂时拟了一份名单出来。一共请了二十一家人。
第二天午后,她拿着单子去找了大表嫂。
吴氏笑道:“你倒挺麻利的。”
荣筝说:“还算麻利吗?大表嫂说今天交单子的。”
吴氏笑了笑,将单子上的人扫了两眼,点头说:“倒有些意思。这二十一家你是怎么定下来的?”
荣筝说:“我是去问了姥姥大概准备开多少桌,然后回去自个儿琢磨的。只是不知还有哪些地方不妥。”
吴氏点头说:“我暂时看不出什么来,看样子你是花了心思的。我们拿去给老太太看看吧。”
当吴氏帮名单递给了吕老夫人时,吕老夫人扶着眼镜仔细的看了一通,点头说:“是筝姐儿写的吧?”
吴氏微微有些诧异,忙问:“老太太如何知道是荣妹妹写的,我们可什么都没说啊。”
吕老夫人笑道:“这字是筝姐儿的字,我们家的女孩儿还找不到第二个能写这么好的。再有昨天筝姐儿来问我的时候,我就已经有些料到了。”
吴氏拍手说:“果然是老太太,什么都瞒不过您。看样子您一点也没老。”
“怎么没老,要是没这个眼镜,我也瞧不清楚了。”吕老夫人接着又对名单发生了自己的看法,说:“这二十一家都请,不过我还要加两个。”
吴氏忙让丫鬟拿了纸笔来,让荣筝接着添上,吕老夫人说:“头一个要请的是黄太太。”
荣筝有些惊诧,姥姥的病是因为黄太太引起的,据说当下姥姥就和黄太太翻了脸,怎么这里还要给黄家下帖子呢?同样不解的还有吴氏。
“老太太怎么想要请黄太太,不是给自己添堵么?”
“什么添堵,你们到底还是小孩子,有些道理不大懂得。我是有自己的想法的。快写上!”
荣筝听见外祖母催,赶紧添了一笔。
吕老夫人接着又道:“这第二个要添的就是端惠郡主。”
荣筝忙道:“听说年前郡主去京城了,也不知这时候回来没有。”
“是吗,这个我倒忘了。看样子记性是不好了。那得找人去打听一下,要是郡主回汴梁了,还真得请她来坐一坐。”
吴氏斟酌了一番才说:“郡主毕竟是个在寡中,她会乐意来参加这些热闹的场面吗?”
吕老夫人说:“郡主的服应该满了吧,又不是要她来参加婚娶的,她有什么好避嫌的。我们给她下帖子,她来不来是她的事了。”
荣筝便在端惠郡主名号后面用小一号的字标了个“待定”。
确定好名单,接下来就要开始着手席面上的事,以及请哪个戏班,用什么样的瓷器,要不要去城外的花匠那里租一些时新的花草过来摆设。
荣筝建议:“每个人的口味不一样,不如私底下打听清楚了每人面前摆一个小几,做个攒盒怎样?”
申二太太看了任三太太一眼,吴氏却笑了:“荣妹妹这个主意倒新鲜,以前也不是没人这么做过。不过就是有些费神,再有要摸清每个人的口味……自家人还好办,其他的只怕难办。”
荣筝笑道:“只要花点心思没有办不成的。既然要办春宴的话,不妨就办得有特色一些,能给人留下印象,齐家也有脸面。”
荣筝的出发点是好的,申二太太见荣筝这样的有主见,她紧抿着嘴什么都没说。任三太太对此事本来就不大上心,任由二房去折腾。
吕老夫人听取了荣筝的建议,点头道:“不错,就按着荣丫头说的去办吧。请什么戏班的事你们去商量吧。”
确定好了日期,荣筝帮着写了帖子,让人分别送去。
吴氏拿了钥匙开了库房,挑了一架鸡翅木的十二扇缂丝屏风出来,又将家里的攒盒都搜了出来。
荣筝留神看去,那些攒盒都是一色的剔红,盒子的纹样从葵花到牡丹,每一个都不一样。齐家虽然如今比不得当年的兴盛了,但底子还在。
吴氏又问荣筝:“瓷器选什么好?”
荣筝道:“哪一样齐全呢?”
吴氏看了一眼记档便道:“一套官窑的五彩还算齐全,不过算不得十分出彩。最好的是一套当年汝窑玫瑰紫的瓷器,只是可惜不大齐全。”
荣筝想了想便道:“那还是用官窑的吧。自斟壶呢?”
吴氏笑道:“家里有好些把锡壶,这个就够了。”
荣筝点点头,心想也不错。
虽然齐家也有花匠照料花草,但不像王府那样有自己的暖房,专门的人培育,所需盆景只得从城外的花农那里去或买或赁。
吴氏便和荣筝说:“这事只怕还得妹妹和我一道去一趟。”
荣筝点头说:“好啊。”
吴氏去向申二太太禀报了一声,申二太太只道:“快去快回。多安排几个人跟着。”
吴氏道:“太太放心吧。”
当下她又拿了对牌安排了车轿。带着荣筝一起出了门。
他们所知道的花匠住在金林池外,路上大概所需将近一个时辰。
吴氏让荣筝和她坐在同一顶轿子里,两人说话也有个伴。
吴氏的年纪比马氏只小两岁,跟前养了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大舅舅一家在江西的任上,大表哥却在河北沧州做官。吴氏也在沧州住过一段时间,却因水土不服,一去就躺下了,只好又回了汴梁,带着一双儿女,如今跟着申二太太帮着管家。
吴氏也是名门之后,性子温婉,待人接物皆没半点可挑剔的地方。荣筝也喜欢她这个大表嫂,两人虽然差了些年纪,可荣筝却觉得吴氏很温暖。
“我听丫鬟说你在给老太太裁衣裳?”
荣筝点头笑道:“倒瞒不住大表嫂。”
吴氏说:“难得你有这样的新意。我现在倒很少动针线了,一来是太忙,二来是根本坐不住。”
荣筝笑道:“家里也不缺大表嫂的这点针线。反正有针线上的人,要什么吩咐一声就好。早些时候我见姥姥还请外面的裁缝进来帮着做衣裳。”
吴氏道:“老太太有时候觉得外面裁缝做的样式好,所以会找人进来帮忙做。这些年家里的下人已经少了好些了。”
荣筝想,她三个舅舅,两个表哥都在做官,齐家在湖北还有上千亩的田庄,要说光景应该不错,怎么会越来越不好呢。不过自从外祖父走后,齐家是没以前的风光了,再因为少个擅于打点庶务的人,齐家的这些产业近些年来是折损了不少。齐家的那些铺子好几间都盘出去了。虽然家里为官的不少,可是齐家人口又多,薪俸又有限,属于进的少出的多,久了,难免有些露短。
就拿这次春宴来说,申二太太原本说只拿五十两出来开销,可是请德耀班来唱戏,就赏钱也要十来两的样子。又要做攒盒,又要摆盆景,算下来就有些短缺,还是吕老夫人自己又出了一部分钱才把这个空给补上。
“其实齐家家大业大,早些年比荣家兴盛不少,要是有个人愿意出来好好的打点庶务就不一样了。”
吴氏道:“家里这些爷们都想着自己的前程功名,哪个愿意出来打点。你三个舅舅,两个表兄都是仕途上的,家里的事自然顾不上。就看下面几个了。你四哥怕是不愿意,五哥二太太又那么宝贝,肯定也不愿意。剩下的就的堂亲了。”
荣筝心想这倒也是。有官做的话,谁还愿意回来守着。
“老太太又是经历过兴盛繁华的,让她突然要俭省,只怕委屈了她,所以这一两年来家里不管是裁减下人,还是裁减月例都没有算老太太的。她活了一把年纪,没有道理老了还让她过得不自在的。”吴氏想起了去年初老太太送了好些不错的好东西给荣筝,曾惹来了几房的议论,无非是说老太太偏心,什么都偏了外孙女。
“大表嫂不说,我还不知道齐家已经到这个地步了。”
吴氏笑道:“你在家里住久了就知道了。老太太前阵子还说要拿一些体己钱出来让再去苏杭一带买些好铺子,再购些祭田。偏生家里没个打理的人,也只好算了。”
荣筝想,要是知道齐家有些困难她也不帮着这个主意了,心中有些自悔。
姑嫂俩一路说着,很快就出了城门,一路往金林池而去。
一个时辰后,终于找到了姜花农家。
姜家娘子倒认识吴氏,见她来了,忙笑着迎了上来。
“齐大奶奶来了!您今天是来选花的?”
吴氏点头笑说:“今天要的花可能比较多。”
姜家娘子忙请吴氏等进花棚选花。荣筝也跟着进了花棚。见花棚里还有别的人,那人穿着靛青的褙子,梳着双鬟,身影倒有几分熟悉。
荣筝有些不确定的唤了一声:“莫非是李家十五小姐?”
李十五娘听见有人叫她,回头一看,却见是荣筝,脸上一喜,忙上来和荣筝攀谈。
“荣三小姐,怎么会在这里遇见你,可真是巧合!”
荣筝笑道:“我和我大表嫂出门来选花的,十五小姐也是来选花的吗?”
李十五娘笑道:“我来看看,顺便来请教一下这里的姜娘子问问芍药怎么养。”
两人年纪相当,性格又相投,平时也很少见面,偶然见了总少不一番契阔。亲亲热热的拉着手说了好一番话,直到李十五娘的九嫂子过来和她道:“你倒聊上了,还不快来过来看看。”
李十五娘有些抱歉:“荣三小姐,回头我给你写信啊,我还有事要请教你。”
“好啊,不过最近我都住在外祖家,你让人把信送到武学巷的齐家来。”
李十五娘抿嘴笑道:“好的,我记下了。”
李十五娘她九嫂把李十五娘给拉开了,走到一旁,压低了声音和她说:“你忘记了太太的训诫了,让你别和荣家的三小姐走得太近,你偏不听。回头太太知道了只怕又得训你。”
“荣三小姐才不是你们说的那种人,我和她说几句话怎么呢。我就看不惯你们这样用异样的眼光打量别人。”
李家九嫂无语凝噎,拉下脸道:“我可管不了你,回头太太要怪罪我也不会帮你说话的。”
吴氏这边也让荣筝帮着选花。荣筝看了一回,姜家的花棚虽然大,可是花卉的种类却没有王府里的齐全,可能是姜家没有建暖房的关系,所以一些南方才有的稀有花种这边是没有的。(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