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名寺人引领着韩使进殿觐见,走在寺人之后的韩使,暗暗扫视殿内之景,心中一阵沉重,韩使选择今日前来,无非就是觉得年关将近,魏候击的心情,应该不错,对韩使成事有利,方才此时前来。
可眼下之景是个什么情况……满朝卿贵重臣,竟然皆列席殿内,连那常年驻守西河之地的名将吴起,此刻都在这殿内,韩使此刻,真有些欲哭无泪了。
大殿之内,宽敞明亮,火烛灼灼,一片富丽堂皇,两边魏国众臣,一同注视着韩使,一阵压力,从右侧传来,韩使一看,心中更加苦涩。
威震列国的名将吴起,此刻竟然阴沉着一张脸……
背后的汗水,渐渐渗透,只是百步之距,可韩使走完,却觉仿佛有千百里一般,引领寺人退到侧边让行,韩使赶忙上前几步,拱手下拜:“外臣见过魏君。”
“韩使远道而来,不知所为何故?”自先父魏文侯建立三晋之盟后,韩国成为了魏国的重要盟国,为了节制北方强赵的发展,魏国必须联合韩国。
不过,眼下情况却有些不同了,昔日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与魏候击之先父魏候斯,一同被周天子封侯的赵候籍、韩候虔,在魏候击继位之前,相继崩世。
韩候取继位之后,给其先父上谥号景字,为韩景候,景者,由义而济曰景,德行可仰曰景。从组建三晋之盟考虑,魏候击对于韩景候的谥号,还算能够接受。
至于赵候籍,在其崩世之后,赵国之权,就落入了其弟之手,而给赵候籍所上的谥号,则为烈字,为赵烈侯,烈者,有功安民曰烈,戎业有光曰烈。
想那赵国,历来都是北方戎狄南侵的头道关卡,与戎狄多有厮杀,从北方戎狄的手中,夺取了许多土地,上一个烈字的谥号,当然合适,最少,他魏击觉得合适。
可如此一来,一个神奇的局面就产生了,当初那么威风,瓜分了中原大国,强邦晋国的三家族长,竟在他魏击继位之前,相继死掉了……
先克死自己父亲,其后又接连克死父亲的两个盟友,这要是换做旁人,肯定去找巫师算算了,看看自己是不是什么天煞孤星之类的,需不需要远离亲人身旁。
可魏候击毕竟不是旁人,加上其又师从儒学,未继位之前,就杀伐果断,连那强盛的中山国,都被其追随着吴起,给数年之内灭掉了,他又怎会信那等无稽之言。
如今,赵、韩两国,与他魏击一样,皆乃新君继位,正是大有可为之时,魏击他师父田无择,都曾对其说过,此天赐良机,扫灭六国,一匡天下,成就一番伟业,就全靠他魏击了。
而想要成此伟业,关键之处,魏击早已想明,乃在秦、韩两国,只有吞灭了这两个临近的弱国,吞其土,辖其民,魏国方才有那个国力,也有那个底气,去独自对付剩下的北赵、南楚、东齐。
魏候击问询之后,韩使赶忙拱手言道:“启禀君候,外臣此次前来,乃是受我君上候候取之命,前来恳请君候,明岁之时,联军南征,再次讨伐蛮楚!”
再次南征蛮楚……
这个提议,倒是有点打乱魏击的打算,也出乎魏击的预料了,今岁以来,魏国西边的戎秦,再次被吴起打败,以秦之国力推算,魏击觉得魏西河之地,应该有段休养生息的时间了。
而至于韩国,那就更不用说了,跋涉数千里之外,救援鲁国,呵呵……
上不能取地,下不能得财,而最近魏击听手下通卒呈报,齐国已经与韩、鲁两国议和了,如此一来,添了孤寡,耗了府库,韩国君臣,如此谋国,还有什么前途可言?
原本魏击是打算明岁之后,就寻找机会,让秦韩互斗,再次削弱两国的,不过此刻,韩使传来韩候取有再次南征,讨伐蛮楚之意,倒是要好好谋划了。
秦国贫弱,险要尽丢,已不足为虑,而韩国么,观其君臣谋国之手段,亦是愚蠢之辈,土鸡瓦狗罢了,如此一来,北赵、南楚以及东齐之事,就要提到跟前了。
现如今,北赵受制于魏,东齐又刚与鲁、韩战罢,现在还饱受蛮越的侵袭,唯有楚国远在南方,无有损失。
虽说近岁剿灭了楚国数十万精锐大军,可蛮楚地域辽阔,民众广博,单凭一役,想要削弱蛮楚,乃是无稽之谈,既然韩国有意再次南征,倒是可以利用一二了。
如此思忖片刻,魏击一脸难色,先行指示寺人添置案席,随后对韩使说道:“韩使远道而来,正好本候置办飨宴,犒劳众爱卿臣下,韩使可入席之后,再做详谈。”
本有千言万语存在喉中,急于复言的韩使,见魏候击如此安排,也只能拱手谢道:“感谢君候的厚爱,外臣适逢其会,偶遇飨宴,不胜荣幸,无功得飨,外臣受之有愧。”
韩使嘴中不断歉言,身子却丝毫未动,一副不愿入座之态,左席之上的公孙座却赶忙站起,迎上前来,与韩使把臂,将其拽请向左席之处。
公孙座虽乃武将,按理说其席应该在右侧,可安排飨宴的乃是魏相田无择,为了壮大西河一派的威势,右边之席,已经有了战功赫赫的吴起,左边席上,当然也要让公孙座这个同样战功颇多的徒孙来镇场子,如此,方才相得益彰。
韩使只是文官,哪抵得过公孙座的拽扯,加上公孙座又乃魏候之族弟,魏氏宗室贵胄,韩使也不敢太过冥顽,只能顺着公孙座之意,来到了其坐席之旁。
公孙座之席,就在魏相田无择之右,韩使入席,代表韩君,公孙座将其让到自己之位后,就朝自己座位之右行去,原本坐在此间的西河一派魏臣,早已提前让座,公孙座坐下之后,朝着那被魏候击指派,添置案席的寺人召唤了起来。
“给韩使上新的酒食,还有新的餐器!”公孙座此为,倒是不算逾越,按照礼法来说,外使觐见,列席之位,当在百官之首的相国之后,此举意为,外使代表的别国之君,亦尊重本国君臣。
可理是这么个理,但之前君上魏候击,可是下命要添置新的案席的,一个小小的寺人,当然不敢篡改君命,但公孙座这名宗室贵胄,寺人也是得罪不起啊,无奈之下,寺人急的满头大汗,只能忐忑不安的前去君上魏候击处,再次请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