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执掌盛唐

第四十三章 考试补贴

执掌盛唐 黑火药之木炭 2475 2024-11-17 18:25

  李瑛和李范顺着拥挤的人群走了过去,只见一个面容黑瘦的年青男子跪伏在地,手中摇着一个比他年纪略小一些的后生,口中喊道:“真弟,真弟,快快醒来!”

  那昏迷不醒的后生一脸菜色,衣衫褴缕,显然是饿得不轻,好不容易熬到今天考试,没想到体力不支,再加上在这一看这森严的阵势有些紧张,竟然昏了过去。

  李瑛看见心里一酸,想不到现在这样的盛世,读书人里竟然还有这么贫穷的,竟然连饭都吃不上。不过随即李瑛又想起了古人所说的“不食嗟来之食”,心想这书生肯定是因为一股傲气,不肯接受人们的施舍以致于饿成这个样子的,要不然的话,以大唐国都的富庶,是断不可能出现饿蜉的。

  李瑛快步走上前,问那个仍在摇晃着手中饿蜉的年青男子道:“你是哪里人?这个是你的什么人?因何事而晕倒在此处?”

  那年青男子正喊得鼻涕一把泪一把的,刚开始也没顾上李瑛是何时到来的,泪眼婆娑的就听见有人在向他问话,等他一抹脸看见李瑛身穿的明黄色团龙袍时,不禁有些慌了神。

  显然他知道身穿明黄团龙袍出现在考场的是什么人,只见他有些局促,不知是将手中的男子放地上行礼好还是继续叫唤着他怀中昏迷的弟弟好。

  富果儿随侍在侧,一见这个傻士子不知行礼,不禁喝道:“大胆,太子殿下在此,还不跪下行礼!”

  这一喝那名男子更紧张了,就准备将怀中的年青后生放在一旁过来行礼,李瑛忙摆手道:“不必如此多礼!什么情况?说来听听?”

  “是!多谢太子殿下,草民名叫颜杲卿,琅琊人氏,这位是族弟颜真卿。”

  “琅琊颜氏,那是颜之推的后裔了。”

  “是,殿下明鉴!”

  “那他这是怎么回事?”

  “回禀殿下,草民与族弟从琅琊徒步行到京城,我们的盘缠已经花的差不多了,今天早上,我在有位大善人的粥铺里喝了一碗粥,勉强能撑到现在,而真弟却咬牙不肯接受别人的施舍,以致于饿的晕倒在此处。”

  “这……”李瑛有些无语,毕竟有人肯提供免费的早餐也算是好事,而且是人家在做善事,不图回报的,如果真的觉得过意不去的话,以后再用同样的方式来资助其他需要的人也就可以了。

  不过,能坚持不食,也是一种气节,虽然有些迂腐,却是许多人都没有的那种骨气,在这个民族混立的时代,逐渐走向兴盛繁荣的大唐帝国,缺少的恰恰是这种节气。

  苏武持节牧羊在这个时代已经是愚钝的表现了,严重影响了各民族之间的“亲如一家”,当天可汗也不是一点代价也没有的,需要对其他民族和本民族一样,有时甚至更好。

  正是因为没有这种节气和民族的凝聚力,大汉民族在被来自草原的民族侵略过程中,汉奸这一名词应运而生。为草原人带路从中渔利的汉人以及为草原人侵略中原出谋划策的汉人从来就不在少数,再加上长期在中原进行各种贸易的各族商人,日益交往中,民族问题其实已经成为了大唐帝国的一个毒瘤。

  由于现在问题还不是很严重,毒瘤它还没有发作,这样那样的问题还是被掩盖起来了,等到它发作时,等待大唐帝国的将是一场浩劫。

  起点

  李瑛略微沉吟了一下,对富果儿说道:“富果儿,你去给他找碗小米粥来。”富果儿忙应了声去了。

  片刻,小米粥就取来了,李瑛将粥碗递给了颜杲卿,对他说道:“把他的嘴橇开一些,将流食灌进去。”

  那颜杲卿赶忙照着去做了,只见一碗粥灌了大半,那怀中的书生“啊”的叫了一声,悠悠醒转了过来。

  “真弟,这位是太子殿下,就是殿下让人给你喂的小米粥的,你这才醒转过来,还不快起来叩头谢恩。”

  那个叫真弟的赶忙挣扎了起来,向李瑛跪伏在地叩头行礼道:“小人颜真卿,多谢太子殿下救命之恩!”

  “哦,哎……等等,你说你叫什么名字?”颜杲卿一口的山东口音,李瑛刚才没听清楚,这个叫颜真卿的口音要小一些,李瑛这时才听清楚原来他名叫颜真卿。

  稍微有点书法常识的人都知道颜真卿这个名字,他的书法常常是许多楷书入门者的临摹对象,他的字以丰腴秀美见长,一改唐初的干瘦平硬的书法风气,开盛世书法之先河。

  不过,李瑛转念又想,当今天下第一草圣张旭现下也在我麾下呢,所以,一个楷书大家也算不上什么。

  但是历史上的颜真卿出名倒不是因为他的书法,而是因为此人极有风骨。初唐书法名家虞世南说字如其人,想来不假,自古的书法大家都是品行高尚之人。这一定律直到北宋末年才由徽宗赵佶和太师蔡京这一对活宝打破,不过在盛唐时期,这个定律还是有效的。

  “草民颜真卿,多谢太子殿下救命之恩!”可能是怕李瑛听不清楚吧,颜真卿又说了一遍。

  “哦,起来吧,免礼平身!”李瑛说道:“想不到北齐名士颜之推的后裔现在竟如此贫寒,这样吧,富果儿,传本王的诏令下去,凡是参加科举考试的学子均可以凭国子监开具的单据享受免费正餐,做为参加考试的补贴,至于费用嘛……”李瑛这时才想起来不管是干什么都是需要钱的,没有钱什么也干不了。

  正在为钱的事情发愁呢,岐王李范凑了过来说道:“太子,这些人的饭钱要不了多少,本王虽不阔绰,但是积蓄还是有一点的,况且为贫寒学子提供几顿饭也需要不了多少费用,这个钱就由本王出吧!”

  “这怎么可以呢?”李瑛知道虽然岐王李瑛的俸禄在亲王中不算低,但是由于他为人豪爽,兼且出手阔绰,所以也没有多少剩余。

  只是岐王这么一出手,再加上李适之、贺知章等人也赶紧伸手援助,其他人不捐也不好意思了,于是李瑛很快就得到了他的第一笔赞助。

  经过众人商议,太子与岐王每人捐两千钱,其他人除李适之捐一千钱之外,共计九千五百钱,按当时斗米七八钱的情况来看,绝对够这几千人科举这几日的生活开支了。

  商量好了之后,李瑛就命书记官将这个消息写在皇榜之上,张贴在国子监门口,消息一出,欢声雷动。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