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瑛和王维等人直喝到日落时分,才挥手告别,要不是富果儿像急猴儿似的直催促着,这好不容易溜出来的小兄妹俩,玩得都不舍得回去了。
富果儿急是有理由的,再不回去就天黑了,到时候禁宫大门一落锁,除非是皇上亲临,否则谁叫门也不能开。
这事儿如果让皇上知道了,太子、公主是没什么事儿,自己人微言轻,脑袋搬家都算是轻的,所以富果儿使出浑身解数,求爷爷告奶奶才将这俩人拽走。
不走也不行哪,王缙此时酒也醒了,和元慎一起张罗着要去上林苑看看。李瑛倒是知道上林苑是何种地方,可是万安不知道啊。
尤其是万安一听几人说得上林苑那么美好的样子,不禁心向往之,把个富果儿吓得魂飞魄散,敢带太子、公主逛青楼,就算没有什么事,也要惹得满城风雨呀。
富果儿清楚地记得去年冬天发生的一件事情,原因是太子从岐王府正门而出,呼朋引伴地与岐王一起上山打猎,结果就这么招摇过市让御史台的谏官们知道了。
第二天,劝谏和弹劾的奏折像雪片一样飞往御书房皇帝的龙案之上。
自从太宗皇帝引谏臣魏徵为天下文臣之表率,并且自诩直面进谏而不怒之后,大唐朝的官员们不管是不是言官都敢直谏君主了,而且语气还都不客气,颇有皇帝越生气就越说明进谏的内容正确之势。
这回递交给皇帝的奏折里什么样的内容都有,五花八门,有说太子耽于游乐非国家之福的,有说太子应乘此机会体察民情的,有说岐王不应该引导太子狩猎的等等,各种说法,不一而足。
总的来说,这些奏章的中心思想就是,皇上您不能这么看下去了,应该好生地管教管教你儿子!不能再放任自由了,他可不光是您的儿子,也是全大唐的儿子,只要这孩子犯了错,全大唐人民都想“抽”他。并且一个个摆出一副长此以往,国将不国的痛心疾首模样。
开始皇帝都没把它当一回事儿,结果后来事情愈演愈烈,发展成了文武百官都参与地一项全官运动了,连素来不理党争的几位宰相都不得已上表进谏了。
众官员一通逼宫给皇帝是整得哭笑不得,无奈之下,只好摆出一副明君姿态,从谏如流。责太子李瑛禁足宫中一月,岐王李范罚俸五千石,才将这群臣子们的怒火平息下去。
想想此事都觉得心惊哪,富果儿寻磨着,要是今天太子干出点什么被这些老学究认为是出格的事儿,那我富果儿可就真地死无葬身之地了。
几人一路上藏头藏尾地小心走着,紧赶慢赶总算是在落匙之前到达了皇宫,富果儿也松了口气。刚陪太子回到东宫,就听守门的宫人说刚刚皇上派人传过旨意,宣太子立刻见驾。
李瑛一听蒙父皇召唤,赶忙进屋换过衣服,再匆匆梳洗打扮一番,与富果儿一道急急奔大明宫而去。
**************************本书首发起点************************************
大明宫中,兴致勃勃的皇帝李隆基还在与群臣讨论今年科举考试的事情,由于开元初年的国计民生都很艰难,所以应试的生员也少,没有什么大的规模,不说太宗时,就是则天皇帝时也比不上,这点颇让皇帝郁闷。
试问哪个皇帝不希望自己是雄才大略的英明之君,就是被后世骂得遗臭万年的隋炀帝,当年还因指挥平陈的南下渡江之战而成名呢。后来要不是他冒失地举全国之兵攻打高丽遭遇兵败,引发突厥对中原的觊觎而终至亡国,说不定现在天下还是姓杨的来坐呢。
自隋文帝杨坚初开科举而来,这种能够与传统高门大阀相抗衡的人才选拨方式很快就得到了下层人民的欢迎和拥护,因此而挖掘的人才也确实不少。
但是到了唐朝,除了贞观时期和武后末期的科举还起了些作用之外,其它时间的科举用来粉饰太平的作用甚至比它提拨人才的作用还大,这也间接地造成了大量人才埋没于民间的事实。
人才选拨,除了科举之外,其实也有举荐、恩科、世袭等其它方式,但是那都是指有门路的,不是官吏后代就是世家子弟,没有一个是平民百姓。
当今的三省六部官员大多是世家子弟,如裴光庭、萧嵩、宇文融等皆是,而宰相张说虽然出身贫寒,但那是家道中落,先祖也是做过高官的。所以从根本上来说,唐朝初年能够出将入相的,除了当年跟随打天下立过战功的,平头百姓想一下子平步青云,封侯拜相无疑是痴人说梦。
相对来说,张说还是更关注普通士子一些的,因此他对皇帝提议今科录取的进士里,应该以家境较差的优先。
比如同等水平的生员,如果排名分先后的话,应该以贫苦生员在前。录取的最后名额里,如果是一群人在争这个名额的话,也应该录取家境最差的那人。
他提出的理由无非是家境富裕的生员有足够的生活基础,还可以在支撑到下一次春闱,而家境艰难的生员如果今科不中榜的话,下一科很可能会因为没有盘缠而不得不放弃考试。
但是此语一出,立刻招到了众大臣的强烈反对。他们的理由是不能因为家境优越而埋没人才,这也是一种不公,三年过后,事过境迁,有谁敢保证一年比一年好?再说了,风华正茂之际又有几个三年可以挥霍呢?
其他的官员,有的站在中书令张说这边,有的站在萧嵩、裴光庭一边,大家各执一词。到后来演变成中下层出身官员和上层出身官员之间的争执,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往往争执到最后大家都忘记了刚才所争执的原因是什么,而变成了几位官员之间互相的人身攻击了。
在座的可全是高知识分子呀,那说话水平高超,往往骂人半天都可以不带一个脏字的,而且擅长引经据典,问候别人先祖能从远古直至本朝,兼且多多益善,从不在乎是否殃及池鱼。
皇帝一看不怒反乐!好嘛!合计你们不光是掐朕,原来你们自个儿也互相掐呀。岐王李范倒是与此事无关,但是经过去年的罚俸事件之后,他也变得安份多了,于这些朝野党争也懒得去管了。
不过,看到这么混乱的场面,李范还是向皇帝提了个建议:“皇上,去年臣弟因为与太子殿下外出狩猎而遭百官弹劾,臣弟不胜惶恐。今日之事,臣弟以为,可让太子殿下处理此事,若成功,可令百官叹服。若不成,也增加了施政经验,可以学习皇兄的驾驭手段、为君之道,请皇上定夺!”
皇上一听:“嗯!爱卿言之有理,来人,宣太子见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