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雅唐

第三百二十三章:嚣张的高句丽

雅唐 耶义 2264 2024-11-17 18:33

  房遗爱是一个负责仁的人,绝不会白白领着朝廷的俸禄,而不做一点事情。房遗爱想了很久之后,觉得自己应该多陪陪高阳。

  所以房遗爱带着阿七从澳大利亚返回登州,这一去一返已经过去三四个月。而去时还是少女的阿七返回已变成了少妇,高阳和孟离倒是不以为意,早就知道孟离跟着房遗爱走这一趟,房遗爱肯定把持不住自己,要了阿七的身子。

  高阳已经怀孕了七八个月,估计也快要生产了,房遗爱就安安心心地在家陪着高阳,澳大利亚的地图已经派人给李世民送去,不过现在房遗爱怀疑李世民会不会黑吃黑,自己帮他找到了新大陆,他不会不认账吧?

  就在房遗爱忐忑的心情中一件大事又打乱了房遗爱的生活,原来现在大唐已经逐步在各属国设立大使馆,设立鸿胪使。正是大唐驻扎新罗的鸿胪使带着新罗的使者前来禀报一条消息,高句丽趁大唐与吐蕃交战之际竟然派兵攻占百济,新罗自危之下急忙向自己的宗主国大唐求援。

  高句丽本来就是现在的东三省配合朝鲜半岛的一部分,朝鲜半岛上只有两个国家新罗和百济,一旦高句丽再将百济拿下,在大唐的北方真的就没有人能够限制他了!而高句丽终究将成为了大唐的心腹大患。

  送走焦急的新罗使者,房遗爱内心也陷入了思考。高句丽对于汉人来说绝对是死敌,尤其是隋朝之后,百万汉人死于此地,这仇绝对是血海深仇。但高句丽一直逍遥了很长时间,一直到唐高宗才被灭亡。

  高句丽能够坚持这么长时间,有一个人不得不说,那就是高句丽的大对卢,也就是宰相渊盖苏文。他的父亲渊太祚也是一代能人,正是他带领高句丽阻挡了隋炀帝的进攻。

  而渊盖苏文子承父业更是了不得,在真正的历史上,渊盖苏文侵略百济是在贞观十七年发生的,只是现在由于大唐对吐蕃的大举攻势让渊盖苏文看到了机会。

  这是一个真正的枭雄,要不然在历史上他不会阻拦住李世民的御驾亲征,更不会抵挡住唐高宗数十万大军的讨伐,他以一己之力守护住了整个高句丽。他更是弑君谋逆,诛杀高句丽大王荣留王扶持傀儡皇帝上台。要不是他死之后,三个儿子相互争夺,二儿子和三儿子更是投靠了大唐,大唐也不会那么容易灭亡高句丽。

  其实渊盖苏文的地位也不稳,因为他父亲抗击隋军的缘故,围绕着其整个家族形成了巨大的军事集团,称为北方军事集团,而荣留王就是看渊盖苏文势大,勾结南方派想要提前诛杀,却被渊盖苏文棋高一招抢先下手。

  只是现在两方的矛盾就算没有爆发,渊盖苏文先做的也应该是稳固自己的地位,也不是急于征战啊,房遗爱想不通,这些也只能教给李世民去烦了。

  虽然高句丽一旦拿下百济会对大唐造成更大威胁,但是李世民现在看重的应该还是和吐蕃的战争。吐蕃已经有形成大帝国的可能,至于高句丽只能算是疥癣之疾,不过在房遗爱心中还是有淡淡地担心,高句丽这一次太会把握时机了。

  房遗爱不想让自己的愁思影响高阳,再说天塌下来还有高个顶着呢。自己不是应该老老实实享福吗?干嘛要想这些有的没的事情。

  数日后,含元殿。

  李世民一脸怒气:“高句丽这跳梁小丑,胆敢攻击我大唐属国,真的当大唐是杨广的大隋吗?”

  底下地重臣在李世民发怒的时候都是唯唯诺诺,天子一怒,浮尸千里可不是说着玩的。房玄龄站了出来:“陛下何必忧心,高句丽如您所说正是跳梁小丑,眼看我大唐在吐蕃节节胜利,只要等到我大唐腾出手来,收拾高句丽易如反掌。”

  李世民不置可否,他身为一国之君岂能不知道真实的情况,大唐打下吐蕃之后,接下来忙碌地事情绝对少不了,大唐是准备按照房遗爱的想法派遣官员将吐蕃真正的纳入麾下,而战死士兵的抚恤等各种情况,就算忙下来,大唐可以发起一次战争,但若是一次长远的战争大唐已经打不起来了,那么只好放过高句丽,但李世民却咽不下这口气!

  当初他面对窦建德四十万大军,只率领了三千骑兵就敢与窦建德决一死战,并且将窦建德打败,更何况现在大唐兵多将广,就算吐蕃抽取了大量将士,但还有一部分老将在家里守着呢。

  “朕咽不下这口气,大唐煌煌天威又岂容高句丽弹丸小国挑衅,朕要好好教训他!”

  魏征又站出来道:“陛下,现在摆在大唐面前的是最好的机会,一旦灭掉吐蕃,大唐周围再无外来之威胁,大唐将会千秋万世,还请陛下容忍一时屈辱!”

  杜如晦也开口道:“陛下,自古君辱臣死,臣等也气愤高句丽趁火打劫,但事有轻重缓急,当务之急还是全力谋划吐蕃之仗啊!”

  李世民是英明之君,自然知道这些臣子们是为自己好,但平常百姓家还要争一口气呢,自己这个一国之君竟然还要忍一时之辱。况且在李世民心里大唐早已今时不同往日,就算两面开战又如何,但李世民的理智告诉自己,现在确实容不得一点失误。大唐在吐蕃的投入太大了,十二卫军队抽调了二十万,这已经是一半还多了,还有军粮的供应,军饷,军器,物资,大唐绝不允许输。

  重臣看着李世民紧绷地神情放松了下来,这才不由得将心放到肚子里,纷纷汇报起吐蕃战场上的情况,也许只有李世民清楚自己心里在想什么,他从来不是一个受委屈的人,自己三十岁登上皇位以来,除了那一次渭水之盟,自己从来没有这么不甘心过。上一次是实力不如人,这一次实力强大却又顾忌太多。

  而此时李世民的心思已经飞到了登州,李世民情不自禁地想到:若是房俊那小子在此,一定会有一个不一样的结局.......(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