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应的,也可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 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这里强调食物对健康的重要性。因此,有了《道得经》为理论指导,选择合适的食疗方案,能达到强身健体、调理亚健康的目的。《道得经》提倡的是身心豁达,放飞自我,《大洞经》曰:“洞源与洞明,万道由通生。”又曰:“洞明喧扰光,帝心大神通。”又曰:“十通由斯生,妙行由此兴。”又曰:“初曰通炁,次曰通神,终曰通灵。万通成真,道备登宸。”
人心向善,就会滋生出善良的种子;人心要是向恶,就会滋生出罪恶的种子。而这些都是由我们的情绪决定的,我们一定要把握好我们的内心,不要生出恶的种子来,只有秉承着一颗良善的心我们才能生出善心,才能让自己开出善良的花来。
想要做到“悲胜怒”、“喜胜忧”、“思胜悲”、“ 怒胜思”、“ 恐胜喜”,就得理清人性里的乱七八槽的情感。刘半仙认为不同情志之间会有相互制约的作用,这就是“七志相胜”理论,也就是说人有七情六欲,想要得道就得战胜七情六欲。当然,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要先战胜七情,我们才有可能继而再战胜六欲。
当然,说这么多,道家认为可以用言行、事物激起病者的某种情感变化,达到治病的目的。就比如道长切脉,捏手,还有经络来进行治疗。针灸、按摩的理论基础都是经络学说,《道得经》认为,经络能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通上下,具有传导感应、调节虚实的功能。针灸、按摩能通过刺激经络、腧穴,促使机体气血流通,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
当然,刘半仙也想这样做的,可惜本事不济,只是有这样的想法,却没有这样的本事,也就是想想而已。《灵枢·经脉》说:“经脉者,所以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指出经络不通可以导致疾病发生,那么疏通经络可防病治病。他也就只能用情感来舒缓对方的精神,达到帮助病人的目的,对于不同的情况造成不现的病症,自然也得采用与之相应的情志进行刺激,达到“以情胜情”的效果。
并可按照“七志相胜”理论指导患者转移情感和注意力,学会情绪的自我控制,减轻或化解不良情绪对人体的刺激。
说了这么多,刘雯却是一脸蒙愣的样子,不知道他想要表达什么,不就是切个脉,至于是像他这样有的没的说一大堆吗?
道长一愣,我还不是怕你不知道我的用意误解了我的意思,你说我就挣你二个铜板,我这一天天的,我容易吗?
“是挺不容易的,见过扯的,没见过你这么扯的。”
“我很扯吗?”
“你不扯吗?”
“好吧,我是挺扯的。”
这时她才发现原来道长二指握住的位置,正是自己的脉门,而另外几根手指却还是将她的手抓住,他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道士,她真是不知道。
事到如今
话也说开了,她倒吸了一口气,询问道长说:“道长你看我这个毛病,还有得治吗?”她寻思着对方估计也是一番的糊弄,就算是知道我的情况,可是也未必能有解决的办法。可是为了钱,他自然会想尽了办法从我的身上榨出铜板来,这些道长都是一个得性,为了钱一些职业道德也没有,只要能弄到钱,他们一定会用尽一切的手段,想尽一切的办法,这就是这些道长的套路。
“你说这是有得治,还是没得治啊。”
“你问我,我是来看手相的,我要是知道的话,我还找你做什么?”
“也是,你自然是不知道了,要不,我再摸摸。”
“什么?你要摸什么?摸你个大头鬼啊!”
“我切,我切,还不行吗?”
“切了这么久了,也没见你是切出个什么名堂来。”
“这个真没有!”
“怎么就没有了,你不是挺厉害的吗?你刚才不是又跳又唱的,还以为你本事挺大的吗?现在怎么就不行了,你真是太让我失望了,你真想把你的鸡蛋给捏碎了。”
“怎么又要捏鸡蛋,哪有这么多的鸡蛋可以捏,我就两个蛋,你不能都给我捏碎了吧。”
“都捏碎了,反正你这个人一天没事就知道扯蛋,我给你捏碎了,看你以后还怎么扯蛋。”
道长真是无语了,难怪别人敢给她看病,她这个本就是疑难杂症,谁也不敢保证能治得好。这治好了自然好,要是治不好,想想自己的鸡蛋不保,谁还敢给她瞧病,躲她都来不及了。又切了一会儿后,道长喃喃道“姑娘你这个手真滑啊。”
我总算看出来了,你不是一个道士。
“那我是什么”
“你是一个流氓,你的手滑吗?”
“滑,滑,滑,你的手真滑。”
“你是不是想死,你再说一遍,试试。”
刚才我为姑娘诊脉的时候,便发现姑娘的脉象“虚虚实实,左边泽强而有力,脉象往来流利,如珠玉走盘,这是……这是……”
“放屁,你敢污老娘的清白,你是不是以为我听不懂你在说什么,我可是清清白白的人,你这是想要干嘛。”
道长本是想要形容一下自己是看得懂脉像的,就随便找了几个形容词来糊弄一下这个村姑,没有想到对方也许是病久了,她也就成了半个郎中了。一般的病她自己也能看,而且对医学上的一些简单术语她也听得明白,她本就看不起这个道士。听他如此的胡说八道后,更是生气得厉害。见姑娘生气了,他知道自己说错了,连忙解释道:“这要是谁娶到你,一定旺夫得厉害。”
其实,你最厉害的不是看相,而是你的胡说八道,你如此的胡说八道,你爸妈知道吗?
这下他还不好回答了,只能是苦笑道,想要说是自己错了。
会看相也就罢了,怎么还懂医术?我就说嘛。
“姑娘你这话怎讲
,为什么我就不可以懂医道。”
“而且你刚刚只是碰了一下我的脉门,难道就能知道这么多,这也太神了吧?”
“医者自然是知道的,这有什么,很奇怪吗?”
“别人知道并不奇怪,可是你知道就很奇怪了。”
“你是看不起我这个人,还是看不起我的道术。”
“如果我说我都看不起,你会怎么想呢?”
“我自然会很生气的。”
“你要是有本事,自然不怕别人质疑你,还不是因为你没有本事,还喜欢装模作样,我当然就不喜了。”
“难道,这还怪我喽。”
还有,你是怎么知道我有病,直接要给我把脉的呢?
“如果我说,我是看出来的,你信吗?”
“你才看着跟有病似的,你会不会说话的。”
一口气提出了一堆问题,道士也只是笑了笑,解答说:“医术本就源于道门之内,与命相之学一脉同源。其实医书上也曾经说过,‘看病不如看相’,也就是说人的病情,在一定程度上是会表现在外的。刚才之前我在这里又跳又唱的,你以为我只是单纯的耍猴戏,逗村民们玩吗?我自然也是观察了的。
“你观察了什么?”
“我观察谁会给我打赏。”
“为了挣铜板,你也是用心了,你也挺不容易的。”
“当时,我就发现了你的脸色略有不对,似有病症。”
“是吗?那你有心了。”
“为了铜板,一切都是值得的,孔夫子说,芝兰生于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我虽然没有兰花之品,可以供人鉴赏;可是我却有君子之德行,而修道者更是不忘自己应有的骨气,不会为了铜板而折腰,更不会为了铜板而改节。你们不要以为你们给了我铜板,就可以侮辱我的品格,说起来我就生气,哪有给人的铜板,又收回去的,你说这些村民都是些什么人。”
你以为就你一个人生气,我也很生气的,我现在是饥肠辘辘在给你看相,我容易吗?我心里的怨气我又能对谁说,我又应该发泄到何人的身上,我以前也是与你一样,也有诸多的不满。可是后来我出家了,我却也是看明白了世间的事,看懂了世间的态,看懂了世间的因果。我知道现在我说什么你估计未必听得进去,可是我还是要说,你找上了我,说明你我有缘分,我很看重这种缘分。
她只是一个姑娘,而且是一个还没有长大的姑娘,她哪里懂得如此多的大道理。她只是一个受病痛折腾的小女孩,我又怎么能理解你的大道,你所说的这些道理。在古代读书的女人很少,所谓“女子无才便是德”,也许就是这个意思吧,在城里的大家闺秀尚且不是谁都能有读书的机会,何况是村里的村姑更是不可能读书了。一个没有读过书的村姑,我们自然不能指望她能知情达理,更不能指望她能明白道长说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