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八十七节 中印缅战区
轮椅、盖毯、小会客桌、白发、眼镜,眼前的人看起来丝毫没有力量可言,但是他身旁的将军却总有一种想要立正的感觉,坐在他旁边觉得浑身不自在。
“中国人的参战不仅对亚洲局势至关重要,更重要的是可以让盟国集中力量解决欧洲焦头烂额的局势,只要中国人在亚洲坚持抗击ri本,我们的力量才可以全部用来对付德国。人才是战争中最重要的资源,而中国有的是人。英国人必须放下他们殖民者的架,得学会同中国人共同抗战,所以将军您的主要工作就是去协调中国人和英国人之间的问题的,用我们的物资来武装起来中国人,用亚洲人的力量来解决亚洲问题。”
将军站起来敬了个礼。
这将军叫做史迪威,而他对面的老人则是罗斯福,虽然残迹、年老、体弱,但是经历了经济危机和遇到了战争力主开战的他,显然是拥有力量的,指挥和性格的力量,这力量让史迪威不敢轻视。
罗斯福很恼火英国人再三阻挠由美国人提出的中**队入缅作战,尽管后来同意了,可是也晚了,ri本人把该占的,能占的都占走了,现在中**队要一一来收复这些地区了。罗斯福始终不明白英国人为什么如此顾忌中国人,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宁可ri本占领了这些地区,也不愿意交给中国。要是罗斯福能想象的到中国崛起后的恐怖力量的话,或许他此时很欣赏英国人的远视呢。可罗斯福是一个现实主义的人,他看到的是,现在ri本是敌人,而中国是可能的盟友,他就要拉拢盟友先打败敌人,然后再跟盟友算账。这是美国人一贯的思维,因为他总能保证自己在各种合作中是强势的一方,因此不担心合作会让自己的伙伴受益太多最后威胁到自己。像一战中,他们可以游刃有余,打败了德国后,还能让英法势力无法彻底压制美国。这是一种自信,他们可能也相信,跟中国一道打败ri本人后,中国始终不会是美国的对手的。
英国不是中国,这些西方国家做事有他自己的一套原则,跟感情完全不挂钩。英国人此时需要美国的帮助,但是他们却不完全以美国马首是瞻,反而是在自己的利益问题上斤斤计较。而美国也不能要求英国人做一些完全违背他们意志的事情,因为不管是美国还是英国,在他们看来,现在他们都是ri本进攻的牺牲品,他们是合作关系而不是谁有求于谁的关系。
但是中国不一样,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向来比较感性,比较浪漫,喜欢依照个人好恶来行事。所以美国人一请求,蒋价石就痛快的答应了出兵。而且表现的很积极,派出的军队都是精锐,其中包括zhong yāng军剩余的全部机械化部队和其所属的两百多辆汽车。
对比中英两国的态度,罗斯福显然更喜欢中国,但是这代表不了什么。做一个设想,假如战后由罗斯福主持划分势力范围的时候,他绝不会为此而偏袒中国多少,只会以他们美国的利益为基调。这就是国际政治,这就是西方外交,东方人一贯不理解的东西。
所以尽管不喜欢英国,可是罗斯福还不得不苦心派遣史迪威来协调。在他看来,史迪威是十分合适的人选,典型的美国人,热情并且具有美国式的理想主义色彩,能胜任一切困难任务,在一切艰险中能保持乐观的精神。而且史迪威在中国担任多年的武官,完全可以起到协调中国和英国的作用,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可是显然罗斯福错了,他以美国人的思维模式思考没有问题,可是把这种模式加到中国人身上就错误百出了,史迪威确实在中国工作过,确实有热情有理想,可是在中国工作,最要不得的就是理想,否则你只有想死的份儿。而这个理想的史迪威此时面对的是,zhong yāng军这个大官僚型的军事团体和殖民思想浓重的英**事制度。
史迪威意气风发的飞到了缅甸,他来之前,他的总统告诉他,中国人答应了,他有权力指挥在缅甸的中**队。可是他不知道的是,中**队临行前,指挥官杜聿明问过蒋介石该听谁的,蒋价石说听史迪威的,杜聿明又问,要是史迪威跟蒋价石的命令冲突怎么办,蒋价石说听他的。同时英国人也给他出招了,史迪威是缅甸战场的美军代表,参谋长职务,表面上只需要向美英参谋长联席会议和蒋价石负责,可是此时英国zhèng fu突然自行任命英军亚历山大将军为英缅总司令,表示同意中**队归属史迪威指挥,但是显然他们英军自己指挥自己。
在缅甸战场上,看似是美国人协调,中**队和英**队配合作战,可实际上确实各行其是。史迪威既指挥不动中**队,也无法干涉英**队的行动,而中英两**队不起冲突就不错了。
这种复杂的情况让罗斯福再次头痛了。
他终于严厉了起来,指挥必须统一起来,在华盛顿召开了阿卡迪亚会议,在会议上美国表明态度力压英国,要求将缅甸、越南、泰国三国从东南亚战区中划分出来,并入中国战区,组成中缅印战区,由蒋价石任出任最高司令。
美国人表示如果英国人不同意,那么美国将无法支持英国在欧洲的作战,甚至放弃与英国的合作,而专心跟中国进行更进一步的军事合作。看到美国人态度强硬,英国人妥协了。
英国人此时不得不依靠美国,尽管罗斯福想尽办法把德意ri三国看做一个侵略的整体,可是美国民众不是傻,他们不认为德意ri是联盟,罗斯福提出的向三国宣战的议案国会否定了。但是作为政治家他是有变通的手段的,完全可以把物资通过亚洲战区支援给英国,至于英国人用于哪里就不是他们考虑的了。所以此时虽然美国没有向德国宣战,但是他们的物资还是进入了反抗德国的斗争中,英国人仍旧在受益。既然需要美国配合做这些事,那么英国人在亚洲态度上就要妥协,否则别说美国人不合作了,就是蒋价石不合作,他们也不会好受。
但是英国人对美国可以让步,对中国可没那个必要,蒋价石做了战区司令,但英国人不愿意看到他的权力太大,于是采取手段把很多权力从蒋价石手里转移到了英美参谋长联席会议手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作战物资的分配权力,美国的军援要首先通过参谋长联席会议决定,而这个会议又完全是英美把持的,等联席会议分配到中国后,那些物资也不是蒋价石说了算,此时的权力又落到了史迪威这个参谋长的手里。
但不管如何蒋价石还是很高兴了,甚至中国人普遍很高兴,为什么呢,自己的领导当了国际性的大官了吗。报纸上宣传力度很大,看的赵礼头疼。
他头疼不是嫉妒蒋价石,而是感到很不妥当,蒋价石不应该做这个司令,甚至为此他又一次惹的蒋价石不高兴了。在赵礼看来,这完全是扯淡的事情,蒋价石是中国最高领导人,但是却去做一个狗屁的中缅印战区司令,还有比这更扯淡的事情吗。丘吉尔当了欧洲战区司令了没有,罗斯福当了战区司令了没有,人家的老大不当让你当,那你岂不是给罗斯福和丘吉尔打下手的了。因此赵礼得到这个消息后,给蒋价石发了封报,让他拒绝美英两国给他的任命,只需要向美英推荐人选就可以了,完全可以让手下军官去担任这个职位,不管是何应钦也好李宗仁也好,都够格,你蒋价石去当就太不把自己当回事了,丢的是中国的人。
可蒋价石不但不接受赵礼的好意,反而相当生气。
赵礼不理解蒋价石这种乐的给列强当手下的心态,而且永远也理解不了,但是他很快反应过来,不应该在继续跟蒋价石闹矛盾了。国际上正在团结,罗斯福在努力调和的时候,中国人自己救更不应该内斗了。于是在蒋价石宣布就职后,他热情洋溢的发去了贺,并表示塞北军坚决拥护蒋委员长的领导,团结在蒋委员长的周围抗战到底。
同时派去了新的代表驻chong qing,调回了李忘川,还给蒋价石送去了三百架战斗机两百架轰炸机作为上任的礼物,而此时蒋价石则给塞北军各级将领普遍的长了军衔,军一级的军官统一升到了上将军衔,基本上跟其他军阀势力平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