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魏国国王说:“请允许我带领一支并慢和那个秦国大战。”
西周的国王知道,那个东周的王室希望借用秦国来灭掉自己,其实这个秦国是想将两个周国都灭掉。
西周的国王不知道秦国的这个打算,还将主要精力用来防止那个东周的进攻。我对魏国的信陵君说:“这些人死到临头,还在打小算盘,真是可笑。”
信陵君说:“这些人一直就是这样打算的,你不要生气。”
不如让那些士兵为东周筑城,借此把诸侯怀疑您要攻打东周的事端掩盖住。”梁王说:“好。”于是就让那些士兵给东周筑城。
谁知道,传来的是不好的消息。原来楚考烈王的盟主令发出之后,大多数国家要么害怕秦国,要么只图保存实力,只有楚国和燕国派出了兵马。楚、燕两军等待几个月,还不见盟军前来会师,他们又不敢孤军向秦国进攻,于是也收兵回去了。
这下子,周赧王傻眼了。计划中兴复周室的大远征成了泡影,借来的军费却花得差不多了。想到已经背负下的沉重债务,年迈的君王心中笼罩着一片阴影。没容他多想,洛阳的商人们已经吵吵嚷嚷的来讨债了。
周赧王输光了面子输里子,就算把自个卖了,也还不上债啊。他只好厚着脸皮,向商人们说明情况,哀求展期还债。战国时期,商人已经成为社会中重要的一股势力。秦国权臣吕不韦以前便是阳翟的大商人。据野史说,他是秦始皇的父亲。
商人们向来把一个大钱看得比命根子还重,哪里容你分辨?再说展期还债,你拿什么还呢?大家火冒三丈,可不管你天子不天子了,七嘴八舌,什么难听的话都说出来,就差没有揪住周赧王的胡子逼债。可怜的“天下共主”无计可施,也只得垂头丧气,任人指责。
日复一日,商人们天天前来逼债,周赧王苦不堪言。他就算是杨伯劳,也拿不出这么多个喜儿啊。原本年纪就大了,当不得每日吵闹,他最后只好叫人修筑了一个很高的楼台,然后自己跑台上去,躲避商人的围追堵截。
这个高台,被人称为“逃债台”。于是,后世把这种陷入重重债务困境的局面,用一个成语“债台高筑”表示。周赧王便是始作俑者。周赧王余下的日子,便都在债台之上愁眉不展。应付索债的商人已经耗尽了他全部精力,再也无心去思考对抗强秦,兴复大周的伟业了。
周赧王四十五年(公元前270年),周赧王在秦国的说客对周说:“您不如称赞秦昭襄王的孝道,趁便把应地献给秦国作为太后的供养之地,秦昭襄王一定很高兴,这样您和秦国就有了交情。交情好了,周君一定认为这是您的功绩;交情不好,劝周君归附秦国的人一定会获罪。”
后来秦昭襄王要去攻打西周,周果然对秦昭襄王说:“如果为大王您考虑,那就不应该去攻打西周。攻打西周,实在利益不多,却使您的名声让天下人都害怕。天下人都因为秦国攻打西周的名声而害怕,一定会往东边去与齐国联合。您的军队在西周打得疲惫了,又使天下都去与齐国联合,这样,秦国就称不了王统一不了天下了。天下正希望使秦国疲惫呢,所以鼓励您去攻打周。如果秦国和诸侯都疲惫了,那样您的教命就不会通行于诸侯了。”
周赧王五十八年(公元前257年),韩、赵、魏三国与秦国相对抗。西周派相国御展前往秦国,因为怕遭到秦国的轻视,就半路返回来了。有人对御展说:“秦国是轻视您还是重视您,这个还不能确料。秦国是想要了解那三国的实情。您不如赶快去拜见秦王,就说‘请让我来给您打探东方三国的变化’,秦昭襄王一定会重视您。如果秦昭襄王重视您,就表明秦国重视西周,西周因此也取得了秦国的信任。至于齐国对西周的重视,那么早就有周和齐国联络好了。这样,西周就可以永远不会失去与强国的交情。”秦昭襄王果然信任了西周,就转而发兵去攻打韩、赵、魏三国。
周赧王五十九年(公元前256年),秦军攻取了韩国的阳城负黍,周赧王很害怕,就背叛了秦国,与东方各诸侯相联合,率领天下的精锐部队出伊阙塞去攻打秦国,使得秦国与阳城之间无法相通。秦昭襄王因此大怒,派大将军攻打西周。周赧王跑到秦国,叩头认罪,把全部三十六邑三万人口都献给了秦昭襄王。秦国接受了周赧王献的人口、土地,便放他又回到西周去了。
其后周赧王久不逝世,国权已为西周公与东周公把持,西周公据洛阳,东周公据巩邑。
到了东周君姬班、周赧王姬延二人逝世后,西周一地的民众就纷纷向东方逃亡。秦国于是轻易地收取了九鼎和其他珍宝器物,又把西周公迁到狐地。此后第七年(公元前249年),秦庄襄王嬴异人又干脆灭掉了东周公。东西两周就全都归属于秦国了,周王朝的祭祀从此断绝。
周赧王五十九年,公元前256年,秦军养足精神,如狼似虎地猛扑过来,顷刻之间,便将小小的西周国抹去了。
周赧王在西周公的劝说下,向秦昭襄王投降。秦王剥夺其“天子”身份,把他改封为“周公”,安置在梁,并把象征王权的“九鼎”搬入秦国的宗庙。
“九鼎”传说为大禹铸造,象征天下九州,也成为历代最高统治权的标志。延续八百年的周朝于此宣告灭亡。周赧王年事已高,经不起国破家亡的打击,也在这一年中病逝。其后五年,秦相吕不韦灭东周,杀东周公。再往后,秦始皇扫平六国,一统天下,从而揭开了新的时代。
而作为周朝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周赧王留给后世的最大贡献,却是“债台高筑”这个妙趣横生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