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功不可没!
这一回顾欣茹没说得了:要说家里做红烧肉、豆包、花卷儿,他送了别人还有可能,塑料袋里的玉米是绝对送不出去的。因为太多,不是人力所能办到的。
怪不得这些日子老偷着乐,红光满面滴显精神,难道真沾了腊梅的光?
腊梅是小神童,这个人们都心知肚明。要不然,那么多蹊跷事无法解释。
小神童租赁了自己家的房子,还雇老伴儿当了她的粮店经理,儿子儿媳当了她农场的场主。这么说,除了自己这个老太婆以外,一家人都沾上了神缘儿。
“其实你也沾上了神缘儿。”王贵勇见老伴儿半天不语,拍拍她的手和蔼地说:“你做了红烧肉、蒸了豆包、花卷儿,我给腊梅端过去,腊梅给神家送过去,自是会说谁做的。神家吃了你做的,自是会记住你的好。你说,你这不是也沾上了神缘儿!”
顾欣茹破涕为笑:“这么说,咱一家人都沾上了神缘儿了!”
王贵勇:“那自然,腊梅是神家罩着的人,她租赁了咱的房子,就是与咱家有缘分,与小神童有缘,岂不是与神家有缘!”
顾欣茹点点头,喜上眉梢,从此再不怀疑老伴儿的作为。
当王贵勇把顾欣茹的怀疑、自己的解释对腊梅说时,腊梅眼里却转起泪花儿来:自己这一重生,一个谎要用一辈子的谎话来圆;告诉了前世现代唯一的亲弟弟,也让亲弟弟陷进谎话之中。面对自己的结发妻子,却不能说出真相!
“你也不用难过。”王贵勇劝道:“无法说清的事,就往神家身上一推。神家看不见,摸不着,怎么说怎么是,还能让人们相信。只是咱俩统一起口径就行啦!”
腊梅点点头:“我一定配合!”
秋收以后,地净场光。这时,人们最忙碌的就是拾柴火,备下今冬与明年一春一夏的烧柴。
作物秸秆儿队上收回了,能喂牲口的留着喂牲口,不能喂牲口的,队上都集中在一起,待没农活以后,挑成堆,按工分分给社员们,体现多劳多得的原则。
人们能拾的,只有沟壑、道边儿、闲散地上的蒿草、小杂树。人人都拾柴,地里的柴草拾一点儿少一点儿,不长时间,拾柴就成了难题。
老人和孩子跑不动,就用镰刀砍路边的草茬子,用筢子搂树底下的落叶,背回家当柴烧。
腊梅深知拾柴火的艰辛。前世家里没柴烧,王晓华一大早就扛着筢子、背着篓筐去搂柴。那天天气特别冷,地上下了一层霜。由于有霜冻,地上的草叶比较容易搂下来。
王晓华搂啊搂,搂啊搂,在沟边上搂了一堆又一堆,装了满满一篓筐,压得仄愣仄愣地背回家,在庭院里摊了厚厚一片。
中午放学后,再看那柴草,却成了博博一层,柴草下面的土地湿漉漉的。
原来,由于这天气温低,柴草上面被裹了一层厚厚的霜雪,体积比原来大了两、三倍。太阳把霜雪晒化以后,柴草恢复了原来的模样,一大篓筐装不满一小筐头头儿。
这世里绝不让王晓华再像前世的自己,去搂被霜雪裹了的草叶。
但拾柴火是免不了的,因为这个时期农村一律烧柴火做饭。过日子离不开柴米油盐,柴是第一位。
要想不搂草叶,必须备下足够的烧柴。
其实,前世现代的柴火有的是。那里的人们做饭不烧柴火,条件好的用电、用煤气,条件最次的,也用蜂窝煤炉子。
能还田的秸秆儿都还田,不能还田的如棉花柴、芝麻秆,人们又懒得往回弄,在地里的葫芦沟里、道边儿上,扔的到处都是。
尤其是大面积种棉花的承包农户,棉柴都没处除消。拔了以后,地里堆的一溜一溜的。为了腾地,得花钱雇人往外运。谁要是有用项无偿弄走了,高兴的棉农不要不要滴!
腊梅在棉柴上动了心思。
说来也巧,现实中十一队的春留地(留着明年播春作物的土地),正好是前世现代的棉田。而且棉田面积远远大于春留地。
腊梅去问棉农,棉农告诉她:“你要要,尽管要,要的越多越好。”
腊梅:“行,你?好,保证地净棉柴光!”
腊梅通知十一队的社员、干哥哥郑存梁、好朋友崔桂兴,让他们明天一早到村南十一队的春留地里推棉柴,白头发老奶奶把她那里的棉柴都弄到那块春留地里了,想要多少要多少。
这一晚,待贾凤娇睡熟以后,腊梅来到前世现代的棉田。手抚棉柴,默念咒语,把一堆一堆的棉柴收进空间通道;再在空间通道里手抚棉柴,默念咒语,把棉柴移到现实中的春留地里。
虽然过了两遍手,由于不亲自搬,倒也不很累,速度也不慢。奋战了一晚上,把春留地上排了满满一地。
头明时,把空间通道里的最后一拨棉柴,弄到现实中自己的庭院里,卸了半庭院。
贾老太太打开门看到从天而降的棉柴,惊讶地无以复加。赶紧来问腊梅。
腊梅对她说:“这是白头发老奶奶给咱和干娘两家的,你就可劲儿烧,烧完了白头发老奶奶还给。”
马惠恩自是也高兴的不行,立马在白头发老奶奶牌位前又烧香又磕头。
村南十一队的春留地里可就热闹了:人们车推、肩担、筐背,争着抢着往家弄,只恨爹娘少生了两只手。
第一天这样,第二天还是这样,直到把前世现代棉田里的棉柴弄完。
前世现代的棉农不相信是腊梅干的,考虑她一个小孩子,也就背几筐。
只怀疑老天爷睁眼,见他种棉花不容易,发慈悲把棉田废物收走了,给自己省了一大笔清运费。
现实中的人们得到了实惠,纷纷在白头发老奶奶牌位前烧香磕头,感谢白头发老奶奶给送来棉柴。
队里的秸秆如棉柴、玉米茬子、高粱茬子、芝麻秆也得分。
把所有秸秆都挑成一般大小的柴堆,柴堆上插上序号,按序号做成阄,以工分为据,一家该着分几堆,就抓几个阄,然后按阄上的号去找柴堆上的序号。阄上的数字与柴堆上的序号对上了,这堆柴就是你的了。
一是有棉柴垫底儿,人们心里不慌;再就是认为白头发老奶奶给了这么多棉柴,再为了一堆杂七杂八的柴火起争执,太对不起白头发老奶奶了。
分柴现场虽然你呼我叫乱成一锅粥,却没有出现弄错和你抢我夺的现象。
这一年年终结算,十一队的工资一块三毛钱,远远超出了所有生产队。一般队上都是两毛多,有一个队才八分。
人们都说是做菜团子挣来的,白头发老奶奶神助,腊梅功不可没!(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