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受到心爱的人责备,面红耳赤,说不出一句话来。顶点 23S.更新最快而在心里极力辩解:萧妹,我爱你,只是爱的时间长了,其热度有些冷却罢了,并非我不爱你!真的,谁个说假话,叫他不得好死!
正当隋炀帝为难的时候,杨素带着屈突通来了,这个屈突通从杨谅那里刚回来,他这一来一回,已经半个月,屈突通走的时候,隋炀帝还尚未登基。
当时,是杨素催促隋炀帝做出这个决定的,虽然不把杨谅给“咔嚓”了,但,要他回来。为了国家利益,暂时兵权就不要让他掌了,至于怎么安排,一切等杨谅回来再说。
叫杨谅回来的理由是:老爹病重,想见他最后一面。
其实,第十三属相属狐狸的杨素知道,杨谅不会回来。
隋炀帝为了让杨谅回来,便惯技重施,用老爹的名义。
这诏书之上,“敕”字是必用字。杨谅和隋炀帝的共同老爹,为了杨谅的安全,有一个约定:诏书中,必写错一个字,如果没有错字,那么,这里就有鬼。
这个错字,就是“敕”字,在敕字上加一点。
杨谅见到这份有水平的,没有一个错字的诏书,真伪立辨。他没有像大哥杨勇那样:只是紧盯着那玉玺,像个考古专家那样辨别玉玺的真假。
杨谅严斥屈突通,你拿一份假诏书来瞒骗我,你的险恶用心何在?是谁叫你这么做的,这叫你做的人,他的险恶用心何在?
屈突通闪烁其词:一切都是真的!是皇上病危,想你了,想见你一面,便叫我前来召你回去。
杨谅没有把与老爹的约定告诉屈突通,只是在心里骂道:骗子!
杨谅考虑到,屈突通是钦差大臣,不宜久留,便放他回去,当然,他自己没有跟着回去。
……
杨素向杨广分析了其中的要害:杨谅不回,绝对有可能谋反,为国为已,陛下,你都要立即采取果断的行动。
隋炀帝在杨素间接批评下猛省:自己这么多年来的努力、奋斗、阴谋、施计,都是为了当皇上,而在这时,却沉湎于母子恋,这是相当错误的!母子恋可以搞,今后,也可以一直这样搞下去,但是,绝对不能沉湎,沉湎了,就是对大隋的犯罪,就是对人民的犯罪,就是对自己的犯罪……
这时,一军卒慌张来报:大事不好,杨谅谋反!
在这危急关头,隋炀帝诚恳的向萧氏承认了错误。
萧氏原谅了他,之后,隋炀帝又向宣华实话实说道:“我虽然爱萧氏,但,目前,远没有爱你之甚!现在,我要去办更大的事。不过,请你放心,我在办更大的事情的同时,兼顾我对你的爱!”
宣华和萧氏一样,都是识大体的女性,她赞扬了隋炀帝。
依隋炀帝的性格,如果不是对宣华爱的承诺,他一定会御驾亲征。
不过,隋炀帝也像他的老爹一样,对万能的杨素的能力是绝对信任的!于是,他任命杨素为并州道行军总管、河北道安抚大使,率领部队讨伐杨谅。临行时千叮咛万嘱咐,不要伤害自已这个谋反的小五弟,只要抓住他就行……仁慈的皇上啊!
……
近两年,杨素在与柳述的斗争中,身心交瘁,总是让薛峰给他拿个主意。
这一次,杨素没有问薛峰,因为带兵打仗是自己的强项,自己就是世界第一,因而,谁也无须问。…,
杨素全身铠甲,薛峰也是全身崭新的铠甲,与其并辔而行。
薛峰很兴奋,因为跟着杨素,他也喜欢上了战争。
薛峰这是第二次随杨老元帅出征,心情异常激动:未来,自己又要在战争中,一睹老元帅杀人的风采,也使自己在战争中得到更大的锻炼。
杨素真是宝刀未老,骑马急驰。就是在听取汇报的时候,他的马也并未因此而停下,只是放缓了一些而已。
……
杨谅这次革命的口号,不是打倒二哥杨广,而是“清君侧”,要消灭野心家、阴谋家杨素。
杨谅军队到达蒲州,他派数百名精锐士兵,扮成汉王杨谅的女眷。
城门上的守军远远望去,确实花枝招展,守军们为了尽快一睹花容,匆匆忙忙的打开城门。
城门被打开之后,守军们才发现,这些穿着花衣服的,一个个容貌不咋地,没啥可以的:一个个都黑着脸,还胡须邋遢的。
就这样,守军们还没来得及仔细欣赏,一个个便死在杨谅的这些男扮女装的士兵刀下。
杨谅旗开得胜,顺利的拿下了蒲州城。
……
杨素听了探马来报,他笑了。
薛峰不解,但没有问。但心存疑问:他笑什么?莫非杨素是杨谅一伙的?如果不是,为什么丢失蒲州城,他不仅不惊不悲,反而笑呢?
杨素笑的原因是:杨谅,你这小子,你也知道什么是打仗么?我打仗的时候,你还在你妈肚里没出来呢!
他笑的另一个原因是:也许,你杨谅这小子这几年锻炼得也可以了,要不的话,怎么知道将士兵化装成女人呢?
他的笑,还出于他一个恶毒的想法:小杨谅,这一次,我要叫你比你的两个哥哥、和你的小妹婿的下场一般般!
……
杨谅得意洋洋的拿下蒲州以后,把蒲州的领导权交给了纥单贵和王聃。他拿下蒲州,又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向蒲津关进军。
杨谅的部队在胜利的号角声中,士气大振。
主帅汉王杨谅骑在马上,在心里打起了如意算盘:拿下蒲津关,就如同钢刀插在敌心脏,这样下去,不久,就会解放全国。到那时候,皇帝就会是姓杨名谅的,而不是姓杨名广的。
整齐有序的步骑兵叛军,浩浩荡荡向蒲津关进发。杨谅骑在他久已不骑的白色战马之上,左边一个姓张的狗头军师、右边一个姓李的狗头军师,在队伍中心,急速前行。
姓张的和姓李的,只是代指,其实他们既不姓张也不姓李,他们一个是萧摩诃,一个是王頍。
这两个都是怀揣大才之人,都自认为是宰相之料,但却在底层军官的位置上苦苦挣扎。他们一个共同的想法就是:要想当宰相,不靠天,不靠地,还得靠自己。
他俩,就是叫杨谅造反的始作俑者。
萧摩诃,原是陈朝大将,在隋灭陈战役中,他是一个识时务的俊杰,及时走向光明。这一次,他将进一步引领杨谅走向黑暗。
萧摩诃是一个石原一类的人物,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一类的人物。这时,他已经七十多岁了,也相当于后世八十多岁的人。但他的心态特别好,是采用去年七十、今年六十年龄计算方法的人。打败杨广,那么,年龄立马降至五十。
古语云:七十三、八十四,阎王老爷不带自己去,萧摩诃正处于这个关键的年龄——七十三,也许是阎王老爷这样安排他这么做的,安排他的头让杨广砍下之后去见阎王老爷。…,
萧摩诃是诸葛亮一类的思想家,王頍也是。有一个诸葛亮就能打胜仗,何况杨谅有两个诸葛亮呢?
“汉王爷,我们顺利的拿下蒲州,再拿下蒲津关,一鼓作气,天下可就是我们的了!”萧摩诃抚摸着大白胡须说道。
“我们用关中之兵,渡过黄河。他们归乡心切,个个都会以一当十,攻克长安,指日可待!”王頍也胸有成竹的说道。
杨谅也是一个有思想的人,他早已派探子去探听杨广那边的动静,看对方谁是这次带兵的主帅。
这一点很重要!
因为杨谅怕的人,一个是杨广,一个是杨素。不过,他估计他俩都不会来。理由是:杨广新登基,根本无法分身,他还得到一个消息,这个二哥,和小妈宣华处在热恋之中。热恋中的人有些迷蒙,最厌恶带兵打仗。
杨素也不会来,他当了两年的空头宰相,墙倒众人推,这两年他也够惨的了,他的士气消沉!老爹当年之所以叫他做冷板凳,就是担心他谋反。二哥也担心别人谋反,估计也不会用他,即使用他,我也不怕!我有萧摩诃和王頍,我怕谁?
杨谅久离中央,中央内部的变化,他不甚明了,因而,他是这样想的。
“报告汉王,对方带兵的主帅是杨素!”
探马骑着快马急匆匆的从前面奔来,到杨谅面前,跳下马来,单腿跪地,低下头去禀报。
杨谅听说对方主帅是杨素,无异于晴天霹雳,一阵眩晕,差一点儿从马上摔下。
杨谅对杨素太了解了:知道他简直是魔术师,无论他带的兵多兵少,地形对他是否有利,他总能打胜仗,因此,他有战神的美誉。
“……我们现在距离蒲津关还有多少里?”王頍曾给杨谅设计两条方案,一是解放全国,二是地方割据,做第二个北齐。在面对杨素的巨大心理压力之下,杨谅心中决定采取第二条方案。
探马答:“还有一百里。”
杨谅闭了一会儿眼睛,然后,慢慢的睁开。开始,目光还有些游移不定,接着,目光慢慢的坚定起来:“传我的命令,大军撤回黄河以东,烧断浮桥!”
杨谅决定撤军,仅仅是听到杨素这个名字。他这时完全忘了:在他的身边,还有两位诸葛亮式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