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隋唐大猛士

第303章 羽翼丰满

隋唐大猛士 木子蓝色 3576 2024-11-15 21:47

  这边罗艺的两千人马刚安排妥当,侯莫陈和冯孝慈二人也带着两千人马到来。

  罗成跟冯孝慈以及侯莫陈也算是老相识了,这时也不客气,笑着便一手挽一个进了营。

  “我们这次带来两千人马,比不得罗虎贲的兵强马壮,但太守说了,罗郡丞为前锋过河,那也是咱们辽东郡的大事,所以必须全力支持。”

  “四百轻骑,一千六百卒,人已经带来了,如何安排编伍,全听郡丞的,我们哥俩这次来,也不回去了,就留下来随郡丞一起过河。”

  看侯莫陈这爽快的样子,罗成那自然是更加欢喜。

  “那就真的是太谢谢李太守了,也多谢侯莫陈参军与冯参军相助。”

  “都是自家兄弟,客气啥。”

  虽然冯孝慈和侯莫陈都是四十出头的大老爷们,可跟罗成这个十八岁的年轻人却是直接称弟道弟起来,这份熟络倒是让一边新来的慕容长生和尉迟亮好生羡慕。

  侯莫陈跟慕容二人一样,也是鲜卑人,但他是三字复姓,姓侯莫陈,名。这个姓带着很浓郁的鲜卑人特色,鲜卑人姓氏除多是复姓外,三字姓也很多。比如步六孤、可地延、莫那娄、吐谷浑等等。

  其实鲜卑人本来没有姓,部族名便算是姓。后来拓拔氏建立北魏后,便大力推行定姓族,把姓和族分开。

  再到后来,积极汉化,更是把那些带有明显部族印记的复姓、三字姓等改成汉人单姓,比如勋臣八姓,穆(丘穆陵)、陆(步六孤)、贺(贺赖、贺兰)、刘(独孤)、楼(贺楼)、于(勿忸于、万忸于)、嵇(纥奚)、尉(尉迟),让此八姓改为单字汉姓,然后还规定说这八姓跟关东四姓相同,都是可以直接做到高官,是为甲姓。这相当于晋人的九品中正制相当,都是定出姓氏门第来。

  在后世的时候,中国根本没有鲜卑这个族,但与消失的契丹族不同的是,鲜卑族其实不是消亡了,而是同化在了汉族当中。

  在古代中国,鲜卑族算的上是被同化的最彻底的一个胡族,盖因为鲜卑人本身就很积极的主动汉化,后来鲜卑建立的魏朝灭亡,那些鲜卑贵族更是汉化的彻底。

  就比如现在隋朝有许多鲜卑贵族,甚至还都是贵族高官,但他们哪怕有些人还没放弃复姓、三姓,可实际上无论是他们的衣着服饰,还是他们的语言习俗,都已经变的跟汉人没什么区别了。

  侯莫陈虽然有个三字姓,但也就是外貌比汉人稍有些不同,但其实说话之类的并没什么不同。

  李景早跟罗成说过,侯莫陈最擅长的是谋略,尤其是军略。

  所以罗成便请侯莫陈做了他的行军长史。

  那两千人马,大部分确实也都是新拉起来的队伍,可好在他们装备都很齐备,于是罗成便把四百轻骑直接补充进了慕容长生的亲卫团,一千六百步卒,则跟三个步团混编,罗成干脆又新建了一个步团。

  他从民兵营里又补充了几百人进来。

  于是他这个先锋军,便拥有了三个轻骑团,四个步兵团,外加一个重骑营,全军一万二千战兵,形成了一个满编的战时野战军。

  冯孝慈也统一团步卒。

  坐在帐中,目光扫过诸将,罗成顿时有股子兵强马壮之感。

  “将军,先锋军战兵一万二,我建议分成中前后三厢。”魏记提议,兵马多了,自然也有不同的统带之法。

  侯莫陈也点头同意魏征提议,他说分厢的作用是为了在战时,能够分兵。一厢就是一路,这样先锋军随时可以分路出击,互相攻守配合。

  罗成从谏如流。

  目光扫过诸将,他心中已有了合适的都将人选。

  “前厢,由斥候轻骑团、步一团组成,三千人马。授罗嗣业为都将!”

  老三有些意外的站了起来。

  “将军,嗣业资历浅薄,不敢担此重任。军中有齐偏将、李偏将、冯参军、侯莫陈参军、慕容校尉、尉迟校尉、贾偏将等都资历比我老。”

  被点到名的那几位,则个个摆手摇头。

  如冯孝慈、侯莫陈、慕容长生、尉迟亮那都是新来的,自然是不好意思来争这都将的位置,而贾润蒲、齐国远、李如三将,则都知道老三本事,也无间相争。

  最后还是罗成道,“罗偏将,本先锋选任都将,那自有考虑,用你不是因为你是我兄长,而是因为你一向以来的表现。”

  最后罗嗣业才勉强同意接下这前厢都将之职。

  罗成又授赵贵为前厢副将。

  “后厢,由破锋轻骑营、步二团组成,三千人马。授齐国远为后厢都将,罗存孝为后厢副将。”

  齐国远推辞了几下,老四虽然有心想当这都将,可也知道罗成说话向来没的讨价还价的,他选了齐国远为偏将,那他想当也当不上,便也干脆的应下这副将,于是最后齐国远还是做了这都将。

  中厢则兵马稍多,拥有六千人,为一个亲卫轻骑团,两个步兵团,还有一个重骑营组成。罗成便任命了冯孝慈做这中厢都将,然后授贾润蒲和李如为副将。

  侯莫陈做了先锋军长史,魏征为记室,王子明为录事。

  因嗣业、齐国远皆升都将、存孝、赵贵、李如、贾润蒲皆升副将,于是各团偏将位置又空了出来。

  七个团偏将,除了慕容长生任亲卫团偏将外,其余六团,罗成便任命了杜伏威、辅公、郭孝恪、张亮、王君廓、李君羡、石猛七人为偏将。

  下面各营,也都提拔了一大批老弟兄上来。

  这么一来,一众军官几乎人人都升了官,自是皆大欢喜。

  仗还没打,各个先升了官,这自然值得高兴。

  不过如侯莫陈这样的老将,也只是一笑而过。对于他们来说,都很清楚这次渡河其实是很危险的。

  “要带辅兵、民夫吗?”

  这其实是个很麻烦的问题。

  如果兵马少,以轻骑为主,渡河入辽,自然是机动方便,不容易被高句丽人围堵,可麻烦也有,就是缺少攻坚能力以及防御能力,更缺少补给,没有长期作战的能力。

  可如果说多带粮草辎重,就得需要带上一支数量不小的辎重兵和民夫队伍,而辎重兵与民夫队带上了,又得增加粮食消耗。还会因此拖累军队的机动性能,很容易会被围堵。

  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只能二选其一。

  选择不同,便意味着入辽后的行动策略不同。

  “我想先听听大家的意见!”罗成没急着表态。

  诸将你瞧我我看你,没人急着先说话。

  “侯莫陈长史,要不你先说说?”

  罗成点名。

  侯莫陈也没推辞,笑了笑道,“这次陛下特旨令将军为先锋将军,率部先渡河入辽,陛下的旨意是过河侦察敌情,所以我们此次并没有攻坚拔城的任务,因此我以为,倒不如在辽河西岸建个大营,储存辎重粮草,并令步卒驻守。”

  罗成已经猜到他的想法,“长史可是说我只带轻骑过河?”

  “没错。”

  只带轻骑过河,便没存打仗的意思,顶多就是游而不击,这是真正去武装侦察去的,万一情况不对,立即撤回河这边,后面有大营,有步卒接应,不至于危险。

  “太保守了些。”罗成摇了摇头,并不喜欢这个方案。

  “那要不就进一步,把辎重和粮草储存在河西岸,然后在河东岸也隔河再建一个大营,里面驻守步卒。”

  确实是进了一步,但也只是让步卒过了河而已。

  依岸而守,其实还是先前的策略。

  “魏记室,你呢?”罗成问魏征。

  魏征坐在那里眯着眼睛,闻声也只是呵呵的笑,好半天才道,“我觉得吧,既然咱们被点了先锋,这又过了河,若是不打一两仗,不拔一两座城池堡垒,那岂不显得咱们太畏缩胆怯了?这也对不起皇帝钦封的先锋将军名号啊!”

  “可是攻坚拔野,却不是那么容易的,高句丽山城多,皆十分险要,易守难攻。若是我们顿兵坚城之下,久攻不下,则易被附近高句丽人合围。咱们孤军一支,万一被围,断了归路,可就完了。”

  慕容长生做为在辽西长大的将领,对高句丽人的情况还是比较了解些的,他提醒魏征。

  谁都想要功绩,可若是为了功绩,硬生生的把自己送了,就不值得了。

  谁料到,魏征却呵呵的笑道。

  “这我也是知道的,不过我们只要不去打新城、盖牟城、扶余城这样的大城要塞,而是打几个小点的城堡,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小城也不好打,就如通定城,当初罗亚将率第一军,可也是费了几个月的时间才最终拿下的。”尉迟亮也出声提醒魏征,他总觉得这个瘦黑的家伙,有点呆傻的样子。

  不过罗成听着听着,却是眼前一亮。

  “诸位,本先锋心中已有计划了,取地图来,我与诸位细细分说!”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