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常说,故国难舍、故土难离!独自一人,面对这陌生的世界,那种无助的感觉确实让人发疯。如同天使一般的小丫头敏锐的发现了胡涛的伤感,她用一支冰凉的小手就摸上了他的额头,小手很柔,很软。
“涛哥哥,有衿儿在,衿儿会一直陪着你的。”体贴的话语瞬间击碎胡涛的失落。
“既然天意如此,‘既来之,则安之’。这可爱的丫头肯定和这个身体原主人有关系,得先向她套套底。”胡涛如是想着。
“衿儿,哥哥可能今天被野猪撞到的时候碰到头了,很多事情都记不起来了,你能给我讲讲吗?”
“啊,涛哥哥你不会连自己叫胡涛字天佑(还不错,名字没变),我叫杨子衿都不记得了吧?”
“这我当然记得,说些其他的。比如你我多大了?我们住在那?都还有些什么人和我们在一起生活?我们为什么住山里?呃!最后一个问题算了,你还太小,估计不会知道。”
“哦!”“涛哥哥今年11岁,我今年6岁。我们住在太白山附近的水扬村。村里有王伯、王大哥、王二哥、王三哥、赵叔、赵婶、赵大姐、赵二姐、还有......(以上省略万余字)”
“行了行了,这人啊还是回去以后你再给我当面介绍,以前的趣闻故事了,等有时间我再听你慢慢讲。”胡涛一时不察,让这丫头的话唠潜质淋漓展现了一把,真是非一般的头疼。估计今天带她偷跑出村的举动,就受到如同唐僧的母亲般功力的胁迫才实施的。
如丫头所说,加上胡涛的分析,可以确定:水扬村的村民、胡涛和丫头是前朝的遗老遗少,因躲避战乱逃到终南山避世。丫头是这股势力的少主人,(其父母已亡故)王伯作为丫头的下属主理文事,胡涛的父亲主理武事,多次率众挡追兵、破山贼、驱流寇,护卫众人脱离危险,走出困局,隐隐成众人之首;(后来外出游历断了联系)而胡涛从小习武刻苦,加之天赋上乘,功夫略有小成,故终日里在丫头跟前护卫着并陪伴她玩耍,两人好似两小无猜。
胡涛心中开始权衡,“现在是天下太平时期,我这前朝的贵族的身份只要不造反还是容易为当朝所接受的。当然凭借我比唐人多出来的一千四百多年的科技基础知识,还有对唐朝的狂热了解,如鱼得水的高品质生活想来应该不是多么困难的事情。只是疾病风险是个大问题,这里可没有什么抗生素,搞不好伤风感冒都有可能要人的命啊!对了,走丫头的关系一定要拜孙思邈为师,这条大腿抱好了可是受益终身啊!”
为什么?就凭孙思邈这个名字。孙思邈生于隋开皇元年(公元581年),卒于唐永淳元年(公元682年),享年102岁。他十八岁立志学医,二十岁即为乡邻治病。对古典医学有深刻的研究,对民间验方十分重视,一生致力于医学临床研究,对内、外、妇、儿、五官、针灸各科都很精通,有二十四项成果开创了我国医药学史上的先河,特别是论述医德思想、倡导妇科、儿科、针灸穴位等都是先人未有。他一生致力于药物研究,曾上峨嵋山、终南山、下江州,隐居太白山等地,边行医,边采集中药,边临床试验,他是继张仲景之后中国第一个全面系统研究中医药的先驱者,为祖国的中医发展建树了不可磨灭的功德。孙思邈医德高尚。他认为,医生须以解除病人痛苦为唯一职责,其它则“无欲无求”,对病人一视同仁“皆如至尊”,“华夷愚智,普同一等”。他身体力行,一心赴救,不慕名利,用毕生精力实现了自己的医德思想,是我国医德思想的创始人,被西方称之为“医学论之父”,与希波克拉底齐名的世界三大医德名人之一,中国古代当之无愧的著名科学家和思想家。孙思邈一生淡泊名利,多次推却做官召请。隋文帝时,征召他为国子博士,唐太宗欲授于爵位,唐高宗欲拜谏议大夫,他都固辞不受,一心致力于医学。
正所谓,心动不如行动。“孙老神仙当面,感谢您救了小子的性命!先前小子胡言乱语,无礼怠慢了,多多恕罪!多多恕罪!”胡涛立马向药王搭话。
“小兄弟,言重了!你小小年纪便能舍生救人,令人敬佩。贫道身为医者出手救助本属应当。正常人受外力撞击精神短暂失常本也为平常之事,你无需介怀。况且听衿儿刚才一番介绍,我才知道你我还是有缘之人了。所以你我相处不必如此客气.”
“哦?愿闻道长明言!”
“隋朝大业年间,贫道在洛阳附近遭遇群狼被你父亲所救。而后的一段时间相处我和他志趣投合,结为好友。你父亲向往贫道四处云游,悬壶济世的生活,盼后人避开世俗纷乱。曾说待有子女出生,希望能拜贫道为师学习医术。故而今日见到你贫道想问问你是否愿意随贫道学医?”说完,孙思邈捋了一下胡须微笑的看着我。
胡涛心里一阵暗爽!想道“还有这好事!原来我未曾见面的老爹才是真的神算子!还一早便为我铺好了路。”说时迟那时快,只见他双膝一弯毕恭毕敬向孙思邈跪倒下去。口中庄重说道“师傅在上,请手弟子拜见!”“咚咚咚......”三跪九叩的拜师礼一气呵成,动作潇洒如行云流水。连他自己都诧异如此古礼他是如何做到这般流畅、自然、丝毫无差。
“太好了!涛哥哥拜干爹为师,以后就是我师兄。嘻嘻!师兄在上,小妹这厢有礼了!可有见面礼?”说着向胡涛礼了个万福。
“丫头又调皮了!我这值钱的、好玩的、有用的东西不都早被你收刮干净了。”
“师傅,您看此时天色已晚,我和子衿两人今日又是偷跑出来的。可否今日歇于此处,明日一早回村向长辈们报个平安,安顿子衿再来随师傅学医?”
孙思邈想了想说道:“你们今日就在此茅庐休息。随贫道学医需长时间野外生活,给你三日时间回去安排琐事,贫道会在此处等你,如何?”
“徒儿谨遵师命!”
一夜无语,第二日清晨。胡涛在子衿的指导帮助下终于穿好了自己衣服,一番洗漱之后来到孙思邈面前向其辞行。打完招呼刚准备动身,丫头好像突然想到什么事情,于是又反身向孙思邈问道:“干爹,师兄拜您为师是学医不算道士吧?不会成了出家人吧?不行、不行,他可还要成家娶媳妇的啊!”说完小脸微红,随即眼珠子一转又连忙说道:“是王伯说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他们家他是三代单传而且现在就他一个人,出了家就变成不孝子了!”
“哈哈......那你问问你师兄愿不愿出家啊?”孙思邈笑道。
胡涛一把抓住小丫头的手一边往外跑,一边说道:“我不出家,你就放心吧!师兄我将来打算娶好几个媳妇侍奉师傅。”
“不行,我干爹我自己侍奉不要别人帮忙!”
“那行,那就把你娶回家专门侍奉师傅好了。”
“涛哥哥你说什么了!你欺负人!不理你了!哼......”
“哈哈......”身后传来孙思邈无比爽朗的笑声!
衿儿和胡涛花了小半天的时间终于顺利的回到了水扬村,一进村就被四周蜂拥而至的长辈团团围住,他们一边对衿儿是和风细雨般的嘘寒问暖;一边对胡涛是拳脚相加,狂轰乱炸。见着情况着实不妙,胡涛急忙认错服软,并将相遇孙思邈拜师的事情进行了交代,迅速的转移了众人的关注点,终于平息了众怒。
在村口应对完众人,衿儿和胡涛随王伯来到他家。王伯吩咐了丫鬟服侍衿儿回房洗漱,胡涛则留了下来与王伯单独叙话。昨夜在药王草庐是胡涛来到这个时代度过的第一个夜晚,为安身立命打算他考虑了很多问题,也有了些初步的计划。王伯是此时村里的首脑人物,现在正好可以与他合计一番。于是胡涛说:“王伯,我昨日不是被野猪害的撞了头吗!今日头脑里却是多了些平时不曾有过的想法,想您帮忙评判一下,不知可否?”
“哦!仅有此事,天佑但说无妨。”王伯回答道。
“谢谢王伯,据我所知如今天下大型战事已停止多年,我们是否应派出人员打探当今局势为族人入世做准备?毕竟年轻的一代人已经逐渐多了起来,他们(包括我、衿儿)对外界有着无比的好奇,留在山里不是长久之计,难道要衿儿以后做个山野村妇吗?”
“天佑所说在理,其实老夫从去年就已经安排人员,前往长安附近的蓝田县做准备。李世民不愧是一代圣主,心胸宽广,什么前朝遗臣、绿林好汉、生死仇敌、番邦外族统统被他任用其贤而收其心。蜗居山野却非长久之计,我们只要没有反叛二心,重新抛头露面应该没什么问题。老夫原本打算过几日告诉你们的,没想到你竟然先提出来了。胡家后继有人啊!”
“惭愧!惭愧!小侄杞人忧天了”胡涛无奈一笑道。“王伯安排妥当,小侄佩服。不过我认为咱们前朝遗老遗少的身份当权者不计较,就怕招有心人惦记牵连无辜。如今有幸结识药王,借药王的势我们就可多条保障。后天我会回草庐跟随药王学医,多习一保命的技能也不错。我希望花两年的时间来学医并说服药王出山,把大树放在身边才好乘凉嘛!王伯以为如何?”
“好哇!你小子被野猪一撞到变成了一只小狐狸了!青出于蓝啊!哈哈......那你我就按此计划分头行动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