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贯彻朱元璋的政策方针,轮岗制的执行策略开始有条不紊的执行。
首先上岗的是浙东集团势力中的杨宪。
虽然是同一势力,但是做为竞争对手的刘基并不看好杨宪,所以他并没有教给他一些基本的做丞相的要诀,同样也没有传授他类似九阴白骨爪的武功秘籍。
也许在刘基看来,只要杨宪做的时间越短,那距离自己上任的时间也就越近。
于是这位悲惨的同僚就在朱元璋的眼皮子底下上任了。
虽然还没有轮到刘基当丞相,但是刘基在看人方面还是很准的。
杨宪这位仁兄确实不怎么样,尤其是在当丞相上,做的是一塌糊涂。
刘基看在眼里,喜在心中。
按照杨宪的情况继续发展下去用不了几天他就得倒台。
接下来该是汪广洋和胡惟庸,再后面就轮到他上场了。
距离当丞相的日子就要到跟前了。
目标已经不远了。
努力加油吧!
但是刘基不知道的是,朱元璋对他的工作早就有了另外的安排。
朱元璋从一开始就没有想过要让刘基做丞相。
他想的只是让他趁早卷铺盖卷老家,继续完成你尚未完成的丁忧事业。
于是他挖好了另外一个坑让他往里跳。
这个坑是来自一场天气预报。
具体情况是这样的。
刘基被朱元璋喊回来继续上班以后的三个月,应天还是没有下雨。
心里也开始着急的朱元璋找到了刘基,向他寻求下雨的办法。
这时候完全沉寂在丞相位置的刘基脑子临时短路,他向朱元璋开了一个不合时宜的玩笑。
但是事实告诉他,这个玩笑开的并不是很高明,甚至有些草率。
因为现在的朱元璋,早已经不是曾经打仗时候的朱元璋。
早已不是曾经那个在死人堆里淌血的朱元璋。
现在他的身份已经变成了一国之君。
有些玩笑是开不得的。
打仗的时候,精神高度紧张,可以开一些不伤大雅的玩笑来取悦下对方缓解下紧张的气氛。
但是建国以后,身份和地位已经完全不同了,以前开玩笑的事情也就不能做了。
尤其是对朱元璋,就更不能做了。
但是一向聪明的刘基似乎还没有从战时的思维转变过来。
面对下雨的问题,他向朱元璋提供了三条建议。
第一条,阵亡将士的家属都是寡妇,她们没有得到妥善安置,这些女人的阴气太重,阻碍雨水到来。
第二条,建国的时候死了很多工匠,这些工匠的家属没有得到合理补偿,他们也有怨气,你没有解决。
第三条,张士诚和陈友谅的手下有很多投降来的人,他们既然已经投降你就应该按照起义待遇进行安置,但是你却将他们充军发配,这么做不合理,也对天气形成阻碍。
按理说这三条建议在外人都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但是这些都是朱元璋的黑暗史,朱元璋在背地里自己想想可以,但是绝对不能让别人说出来。
一旦被人指出来,那就暗示着朱元璋是一个不讲道义背信弃义的伪君子。
这对他的皇权是一种无形的打击。
但是刘基却说了出来。
这和当面给朱元璋捅一刀子没什么区别。
这对朱元璋来说绝对不是好事。
但是现在事情已经被抖露了出来,已经骑虎难下的朱元璋也只能硬着头皮去做。
不巧的是刘基最近点背的厉害,一向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掐指一算就可以预测天气的刘伯温正在走霉运。
喝口凉水都塞牙的他预测能力暂时失灵了,这一次又没算对。
天还是没下雨。
这可彻底惹毛了朱元璋。
刘基没有李善长和朱元璋是老乡那么好的命,所以朱元璋给两人的处分决定也完全不同。
朱元璋对李善长的处分只是停职留薪,还让他继续在南京生活,给他留足继续在官场活动的机会,如果那一天朱元璋高兴了说不定还会让他官复原职。
但是刘基不一样。
朱元璋对他的处分是直接将它开除回家,套用我们现在官场名词就叫做双开(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
为了警示刘基,朱元璋还下令回去的路费全部自理,
单独处分了刘基以后朱元璋并不满足,他还对刘基曾经的手下开了一刀。
当时刘基管理的部门叫做御史台。
既然说到了御史台,那我们就简单认识下这个机构。
当时在朱元璋刚刚建国以来,一共有两个**机构。
一个是中书省,他的任务类似于我们现在的中央**,每天干的事情就是颁布整理统筹管理。
另外一个机构就叫做御史台。
按照我们现在的行政机关来讲,明朝御史台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纪律检查委员会,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纪检委。
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一个:纠察(挑刺)。
这帮人每天的工作就是四处找茬,今天看你哪里不顺眼我就开始挑你的毛病,以前和谁有过节我就鸡蛋里挑骨头,反正就一个目的,把你搞垮,让你下岗滚蛋。
大家应该都看过徐峥演的《李卫当官》,我不知道大家对这部电视剧里面的一个片段有没有印象。
岳思盈对四爷说的一句话:不是连御史言官都敢杀么!
她说的是他老爹,她的老爹就是御史言官,名字叫做岳子风。
没有看过的人大家不妨去看看,挺有意思的一部电视剧。
当时我第一次看的时候也没觉得这句话有什么特别的,但是后来看明朝历史的时候我觉得这句话味道不对。
看过这段片子的人应该都了解,是太子爷或者说是***被逼的办法了才杀了岳子风,随后第二部又说是八爷借太子的手杀了岳子风,这些都不是今天要说的重点。
重点要说的是岳子风的官衔,他的官阶是七品芝麻官。
大家都知道在明朝最高的官阶是一品。
七品算个什么东西。
在一品大员眼里,七品芝麻官连个蚂蚁都算不上。
用一句经典的台词可以概括:捏死你,就好比捏死一只蚂蚁。
但是在朱元璋这里却完全掉了个儿。
在明朝,尤其在朱元璋统治时期,谁也不敢说御史的官小。
虽然他们的官职很小,但是他们的权利却大的可怕。
小到大小官员的官场作风,大到皇帝老儿的饮食起居,他们都属于他们的管辖范围。
可以这么说:在明朝,你只要当官,什么人都可以惹,唯独不能惹的就是御史。
因为你一旦惹上了他们,那你就基本可以和官场说拜拜了。
甚至可以说和你的小命说拜拜了。
你只要惹毛了他们,他们就会每天盯着你,不管是你写的奏折,还是你批改的文书,又或者你判过的案子,只要是你经手的或者你曾经插过手的案子,不管是多少年以前的,他们都可以给你翻出来,然后把你查个底掉。
因为所有纠察弹劾的案子都属于他们管,他们如果想查就是顺手的事情。
你还不能怪他们找茬。
因为他们干的就是这差事,朱元璋就是让他们乱咬。
然后他们会盯着某一个案子逐一逐字进行推敲,看你哪点没有做好没有做到位或者说你审理案子的时候有了私信判案不公,然后抓住把柄开始报告。
总之就一个目的,只要你那儿做的不好,做的不对,那你就死定了。
因为他们有一个专权,他们可以直接越级向皇帝禀告。
其他任何人都不敢阻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