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镇国永乐

第213章 以后就由我罩着你了

镇国永乐 不给钱就不算 3709 2024-11-18 02:33

  按照洪武朝的惯例,正旦之后又是盛大的元宵节。徐钦作为锦衣卫指挥使依然是忙得不可开交,至少表面上是这样。

  因为这段时间,锦衣卫都会直接参与到整个应天城的治安管理工作中来,甚至还要安排朱元璋宫门赏灯等事宜,作为锦衣卫的大头目,徐钦可以说是责无旁贷,自然是没有时间再去浪了。

  只是这一年的元宵节当晚,朱元璋身体稍有不适,未能亲自于宫门领百官赏鳌山花灯,而是直接指派朱允炆代行职权。虽说只是一个象征性的非正式礼仪场合,可这也算是一种信号的释放:皇太孙的地位很牢靠。

  而全场站在朱允炆身边的徐钦已经是一个比较成熟的政治人物,脸上的表情丝毫没有异样,可心里却是在感叹:路漫漫其修远兮。

  朱允炆的自身特质本就是更偏向于一个文人,同时朝中的大多数官僚们也都能看清楚这个帝国顶层的信号。于是当晚的诗词会较朱元璋在场时少了一份小心翼翼,多了一份热切。

  弄得包括徐钦在内的大多数勋贵都比较尴尬,尤其是武定侯郭英和曹国公李景隆的情况尤其如此。

  郭英这边倒只是单纯因为皇帝陛下释放出来的这个信号而感到特别的不自在,徐钦观察发现,这位目前朝中老资历勋贵中权势最盛的武定侯,全场都像是猫爪子挠心一样,浑身都不自在,整个脸上的表情也是极其僵硬。

  想来这也正常,郭英现在最主要的依仗其实就是朱元璋的亲近和信任,而再究其根本,则可以追溯到执掌后宫代行皇后职权的郭宁妃。可郭宁妃和朱允炆实际上并没有半毛钱的关系,朱元璋又毕竟年老,身体可以说是一天不如一天,这次竟缺席元宵庆典。说不得哪天这位皇太孙就要扶正了,到时候他这个名义上的亲军大统领必然是第一个倒霉的。

  李景隆的情况就要幽默很多了。

  说起来,李景隆这位官二代,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比不上徐辉祖,但也可以算是顶级勋贵中的代表人物。且不管他日后的表现有多草包,但至少人家有一副看起来很叼的皮囊,且就事实而言,人家多次负责练兵事宜,也是办得妥妥当当的。因此他不但承袭了曹国公的爵位,更是在不到三十岁就出任了左军都督府左都督的高位。

  当晚诗会进入“正题”之后,朱允炆带着一众文臣玩得挺高兴,武将这边自然是大受冷遇。而曹国公也领会到了有关于帝国皇位更迭的危险气息,相比于徐辉祖等人的淡然处之,或者是郭英的蚂蚁上热锅,李景隆选择了完全另一条路线:迎合朱允炆!

  本来这诗会就是完全自由发挥的,并没有说是一定只能由文臣玩,甚至在朱元璋主持的时候,有时还会直接钦点某些武将来娱乐一番。

  只是在这种比较微妙的时机,主动参与进去就稍显有点太那个了。

  最关键的是,他毕竟是个主攻兵法的武将,虽说像他和徐辉祖这种主要成长在承平时代的顶级勋贵,肯定还是会受到良好的儒家教育,但单论诗词水平肯定是远远不如大多数文臣的。

  “画虎不成!”

  当李景隆展示了他的作品之后,文臣团队那边也不知是谁“小声”评价了一句,只不过这个声音却清楚地传到了高级武勋这边,不仅是李景隆本人,像徐辉祖、郭英这些人大多也都听见了,就更别说是文臣那边了。

  这句话传来,就算是众武将大多都差点没憋住,甚至郭英等几个人还笑出了声,大概是故意报复李景隆对武将大团队的背叛。而文臣方队也响起了一阵嗤笑声,以至于里外不是人的李景隆顿时就面如赤枣。

  在夜晚的城楼上,即使是“灯火通明”也没办法真的找出是谁在作怪。而且这明显就是文臣集团不爽李景隆一个武将对他们的地盘横插一脚的刻意羞辱,要想他们自己检举也不太可能,更不可能因为这么一点小事就把这一大堆高级文官真的怎么样。

  “何人胡说八道?!曹国公身为武将,亦有此等才华,照本宫看,此篇亦当中品!”见状朱允炆也只能出来打个圆场。毕竟他也明白,李景隆此举并非是简单的露脸,而是在主动向他投诚。以他现在的情况,他可不愿意因为这种事就失去收获一个重要助臂的机会。

  听见朱允炆这样说,李景隆大致知道了皇太孙对自己的态度,脸色这才好些。只是经过这一个小插曲,他也觉得浑身不自在,后面也不敢、不愿参加文臣们的狂欢了。

  朱元璋的身体其实问题并不大,大概只是比较小的伤风感冒而已。另外,徐钦也很清楚,此时距离他的真正大限,还有差不多两年半的时间,很多事情都还来得及。

  这不,仅仅两天后,朱元璋就已经基本恢复,开始重新亲自主持早朝。估计这让极少数人心里的某些小庆幸狠狠地落了一个空。

  当然,这件事也在某种程度上提醒了徐钦,他的相关布局要适当加快落子了。

  正当他的紧迫感开始上升的时候,一个特殊的访客也不期而至。

  这天徐钦都已经用过晚饭了,正陪着越来越有老佛爷倾向的朱雨宁饭后散步,突然有丫鬟前来禀报有人求见。

  虽然来人未表明身份,但敢直接上中山王府,指名道姓求见徐钦这位已经算得上是名满天下的锦衣卫指挥使,相信应该不是什么疯子。而且这种情况也应该不是什么刺客之类的,所以徐钦还是决定去看一看。

  等徐钦到了前院偏厅,十余个王府护卫看押着一个年轻人在此等候。

  来人看年纪约二十上下,身着一袭普通的青褐色盘领衣,同色四方平定巾,脚上则是一双颇为陈旧的皮扎。徐钦虽不认识此人,但一看他这身打扮,尤其是脚上的这双皮扎,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位北方人,于是心中马上警觉起来。

  “听说你求见本官?姓甚名谁,所为何事?”

  “是,草民张辅…”

  “停!”

  娘希匹的,这个名字差点儿没让徐大少闪着自己舌头。本来徐钦就怀疑他是朱棣派过来的人了,只是没想到来的是这位。虽然现在他还只是个默默无闻的小虾米,最多也就算是个级别一般的官二代,但未来人家可是帝国第三批次的头号战将!

  张玉之子张辅,平安南、征漠北、定汉王之乱,同三杨共同开辟仁宣之治,未来帝国太师、左柱国,若不是最后土木堡之变,此人一生都是辉煌的光环,简直就是近乎小说主角型的人参赢家。

  当然,徐钦直接叫停,也不仅仅是因为惊讶。更重要的是他现在基本上已经可以确定来人的身份,有些事就不用这么多家将参与了。毕竟按照朱元璋的一贯尿性和手段,谁知道这些家将在这种事上面的忠诚度?

  徐钦先遣退了一众家将,这才上前扶起了这位未来的帝国将星。

  “令尊可好?”

  “啊?承蒙小公爷记挂,家父一切都好。临行前,家父也向下官提起过小公爷乃人中龙凤、天纵奇才,让下官过来之后向小公爷多多请教。本来家父倒是很想来的,可惜太过扎眼…哦,对了,这是那位给您的亲笔信。”

  说来大家的关系还真是有点奇怪,虽然张辅的年纪甚至比徐钦还要稍大几岁,但徐钦和张玉早就相识,而且还是徐钦主动屈身,这才以平辈论交。这样算下来,徐大少理论上还占了这位未来名将兄的便宜。

  看完朱棣的信,徐钦这边自是再无疑虑。

  之前徐钦在收到朱棣希望训练新军的请求之后,回复给他的其中一个办法就是秘密派遣军官团。当然了,“军官团”说法其实有些夸张,更准确的说就是派一个绝对可靠,而能力出众的中下级军官过来“偷师”。

  这个办法虽然看起来依然有些过于冒险了,但实际上只要运作小心一些,完全可以不用太过担心。朱棣那边再怎么说也能挑出一两个真正的铁杆心腹,而徐钦这边往新军里面掺一两个总旗官、小旗官什么的,也绝对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退一万步来说,就算是出了什么问题,也能够找个理由支应过去,最多也就是引起怀疑和警觉罢了,断不至于直接翻船。

  至于其他的装备什么的,核心技术都是徐钦一手掌握的,就算有几个“技术骨干型”的工匠比较重要,但以这个时代对工匠和技术的重视程度,真到了事不可为的关键时刻转移起来也并不困难。

  再考虑到时间表的问题,这个办法基本上可以说是最稳妥,最万无一失的方案。徐钦也料想到朱棣多半会采纳他的这个建议,只是没想到他派来的人居然是张辅。

  “嗯,这样吧,今天你先在府上暂住一晚,明天一早,本官就回衙门去给你办理手续。”徐钦看完信,顺手就在烛火上点了,毁尸灭迹。

  “职下多谢指挥使大人!”

  跟聪明人说话就是简单,徐钦一改口,张辅也马上进入状态,从现在开始,他就是一名光荣的锦衣卫工作人员了。

  “本官面前不用那么拘谨,毕竟这也算是大功一件,以后有本官罩着你,有什么麻烦尽管跟本官说就是!”

  “是!职下明白!”张辅见徐钦笑着说道,也是憨憨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未免引起太多不必要的注意,徐钦很快就吩咐家将带张辅下去休息。而他自己则是马上赶回了自己的书房,开始准备这位新百户官的身份材料。毕竟是关乎脑袋的大事,就算是作假也得敬业不是?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