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之乱世枭雄

第五十三章 孟龙请命回扬州

三国之乱世枭雄 龅牙阿慕 2790 2024-11-18 02:58

  就在张温被斩不几日,李儒却出现在了楚王府上。

  "王爷,前些日在朝堂之上,确实不是我家主公所为。只是担心王爷在气头上,未敢提及,今日特派儒过来,表明主公心迹,还望王爷海涵。"

  "哼,太师位高权重,我等又岂敢怪罪太师。"乔玄早就窝了一肚子火,便讥讽道。

  孟龙心中亦是不快,正想开声,却见李儒接着道"想来王爷也看得到,如今我家主公已经遵从王爷的建议,将大兵屯于城外以安民心。而且已经在慢慢教导圣上整理政务,也在召集群臣讨论复兴之事。"

  "若是太师有兴复之心,司空张温素来忠义,为何要杀他?这不摆明是杀一儆百吗?"对于那日吕布杀张温之事,孟龙一直耿耿于怀。

  "王爷息怒。那日也是奉先为了表明心迹,自作主张。可是您也知道,奉先乃世之虎将,我家主公爱才之心,也不好制他。张温之死,我家主公也十分痛心,但是……"

  孟龙听得李儒话语,暗道这分明是狡辩,杀了人感觉自己还很高尚似的,这是什么世道。正欲说话,在一旁的田丰说话了"李大人果然是妙计。一来有的吕将军效忠,二来威慑群臣,为以后的行动铺平道路。"

  李儒亦笑道"田先生果然慧眼。不错,如此以来,看来朝廷众臣亦不敢轻举妄动,如果我家主公能够振奋朝纲,有所改观的话,大臣们势必也会接受他。这样也就奠定了选贤任能的基础了。"

  完全是一派胡言,孟龙气结,却见田丰似乎对李儒挺感兴趣,就不再说话。

  又是一阵寒暄,终于送走了李儒,孟龙转身对田丰道"元皓,你怎么看?"

  "董卓愿意兴旺朝廷,再过一段时间就知晓了。我们也只能静观其变了。"

  永兴二年二月,献帝改年号为初平元年。封刘辩为渤海王,送往东莱居住。

  楚王府亦是欢喜一片,原来扬州消息传来,甄宓去岁十一月为孟龙诞下了一位小公主,把众人可笑的合不拢嘴了。要知道当日孟龙上京之时,甄宓还不到三月的身孕,想着不宜长途奔波,孟龙才不得不将其留在扬州,如今喜得千金,更是归心似箭,可是无奈被禁足于此,心中荡起丝丝失落,远方的宓儿,你还好吗?

  三月,朝中大臣做了巨大的变动。董卓居然威*利诱,坑蒙拐骗一切能用到的手段都用上了,不过也终于将荀攸、皇甫嵩、朱儁、郑泰等辞官之朝中大臣都给寻了回来担任朝中要职,广开言路。升王允为司空,荀攸为谏议大夫,乔瑁为黄门侍郎,又重用曹*(cao)、袁绍等人,更是挖掘出了刘晔、满宠等一批有能之士在朝为官。一时朝廷遂有中兴之象。

  同月,冀州急报,黑山贼张燕领十万贼兵攻城略镇,声势十分浩大。董卓令平原令刘备、冀州牧韩馥合力击之。刘备果然不负重望,不出一月,十战十捷,张燕投降。一时刘备名声鹊起。董卓大喜,诏其入京受赏,拜为左将军。汉献帝听闻他为皇室宗族,遂查族谱,拜为皇叔。

  五月,扬州送来先帝密旨,献帝无话可说,只得为孟龙平反,却复言孟龙字号之过,是以功过相抵,不赏不罚。董卓数次进言楚王有大功,当重赏以鉴忠臣,献帝不从,竟于朝堂以死相胁,董卓无奈,遂不再提起。

  不日,许苗从西川闻楚王有难,直奔京城,抵达楚王府,又有许褚艺成归来,孟龙等人不禁大喜,许巍见兄弟归来更是笑得合不拢嘴了。

  却说洛阳此年大旱,百姓流离失所,大批难民涌进洛阳城,饿死着甚众。董卓携帝亲王查之,遂开仓赈灾,感民间疾苦。侍御史侯汶言粮米不够,致使仍有不少人饿死。董卓怀疑侯汶没有如实用全部粮食赈济灾民,而是趁机侵占公粮,于是派人取米五升,在大殿之上熬之,得粥大盆,是以验证侯汶作弊,遂斩之。

  由此事又查出朝中大臣王督、林唐、臧海等人参与其中,欲斩之。此王督、林唐却是献帝亲近之臣,臧海更是国舅臧雄之子,故献帝欲护三人,董卓大怒,与殿上拔剑亲斩三人道"朝廷已危若累卵,若不再明纪法令,如何挽回局面。"

  于是朝廷众多忠义之士,在畏惧董卓权威之时,亦对他忠于社稷、秉公执法颇为赞扬。孟龙见董卓将朝堂治理得井井有条,虽有专横独断之时,可是亦是以朝廷大局为念,便有思归扬州之心。

  五月下旬,可谓是兵灾不断。

  幽州刺史刘虞上书告急,渔阳张氏起兵作乱,賊势浩大,攻城略县,不可阻挡。董卓遂令皇甫嵩为帅,荀攸为军师,擢升袁绍女婿高干为章武太守,长子袁熙为南皮太守,次子袁谭为河间太守,共往击之。

  柴桑太守王朗告急,言鄱阳贼彭虎作乱,引贼数万,作乱鄱阳西、豫章、庐陵一带。孟龙再次上书请命,请求入扬州以平叛乱,献帝不许。董卓亦不以为然,令魏延挂帅往击之。

  北海太守孔融告急,黄金贼管亥围困城池。左将军刘备自告奋勇前往救援。一面只身赶往北海,一面令主簿简雍入平原通知义弟关羽领兵前往援助。

  不几日,秣陵太守刘繇急报到,毗陵水寇为患,太守薛礼殉节。賊势浩大,正进*秣陵。孟龙再次请命,献帝仍不许。

  朝堂之上,董卓问孟龙"不知王爷此番平叛需要多少人马?"

  "以我汝南三千兵马足矣。"孟龙答道。

  "皇上,楚王乃当时奇才,老臣以为让楚王挂帅,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了。"董卓对献帝道。

  "可是,皇兄挂帅,朕心甚有不安。前次平定山越已经是劳苦奔波,如今又怎敢……"献帝一脸的不忍心,看的孟龙也深受感动,看来这皇帝终于放下了内斗的心思了。

  "为皇上分忧是臣等的责任。"孟龙朗声道。心中也在暗暗祈祷,快放我回去吧,在这京城,感觉就跟坐牢没什么区别,而且我亲爱的宓儿、亲爱的女儿都在扬州。

  "皇上,楚王对扬州亦十分熟悉,是第一人选啊。"乔瑁亦上奏道。

  "不用再提,另议人选吧。"献帝一改刚刚脸色,厉声道。这可把孟龙给郁闷的不行,什么玩意嘛,老子好心替你解忧,他娘的你算哪门子回事嘛。

  这时董卓可发挥他无尽的威力了"老臣以为楚王乃最合适人选,不知皇上又中意何人挂帅?"

  "前将军朱儁"献帝想也不想,答道。

  "朱将军如今染病在身,又怎堪长途奔波?如果行军有个三长两短,又该如何是好?一来,朝中少了一条顶梁柱,而来军中又无主帅,怎么作战?"董卓厉声道。

  "这,亦可以问问朱爱卿的看法。"看着阶下一脸病态的朱儁,献帝此话明显没了底气。

  "回皇上,臣为皇上分忧乃臣之本分,可是……"朱儁出列跪下道。

  "不用说了。"献帝异常愤怒。暗道,你还是前朝老臣,想要你给朕撑撑腰都不行。

  "皇上,你觉得怎样?"董卓问道。

  "哼,你说怎么办就怎么办吧。"献帝一屁股坐在龙椅上,不再发声。(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