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其中,凡是没钱的百姓也无须担心。
只要是有意购田的百姓,全都可以从窦太主府和盖侯王府暂借一部分钱财,用来购买田地。
而且,借来的钱,利息并不高。每一贯钱一个月只收固定利息十文钱,也就是说,一百文钱,一个月的利息也只有一文钱而已。而张挚说公布的京兆尹辖区内的地价,上田一亩一贯,中田一亩六百文,下田一亩才三百文而已。
这其中,只有各个河流周边的水浇地才被归属于上田,而其他大多数都是中田,至于下田,指的是旱田。
其实,这件事若是由修成君府向外面放贷的话,效果会更佳。
可金知蝉在提出这个建议的时候,主动拒绝了。
一方面,现在在整个关中地区,甚至是整个大汉朝的北方地区,金知蝉的民望已经很高了。这种既民心,又得实惠的事情,还是让给其他人操办为上。
而另外一方面,用这种方法,既可以弥补窦太主和盖侯王家在此次风波中的一部分损失,还可以让刘彻少赔付一些钱财给他那个贪财的姑姑。
老实说,窦太主和王充耳,也就是金知蝉姐夫,先开始都有些看不上贷款给百姓这点利息。
高利贷在古代华夏是早已有之,虽然其利率并没有宋代民间的那么高,但也不低,那可不是一般百姓敢轻易借取的。
因此,这两位贵戚一听刘彻说,借款的利息如此之低,便准备退却。
结果,因为刘彻接下来说得一句话,两人便忙不迭地应承下此事。
“姑姑,须儿,既然你们都不愿意。朕就要把这个差事交给公孙贺和陈掌了。”
公孙贺是卫子夫长姐的丈夫,他先虽然在边郡担任郡守,可他的妻子和儿子都在京城。而陈掌的身份就更不得了,他是大汉朝开国功臣曲逆侯陈平之后,而他因为与卫子夫二姐卫少儿有私,最后还娶了卫少儿,最近担任了詹事,这个官职主要管得就是掌卫皇后、卫太子的家事。
卫皇后所生的皇子,虽然现在仍然未被封为太子,但是,现如今只有一个皇子的汉武帝,不管将来他还能生几个儿子,作为嫡长子的刘据毕竟是太子无疑。
这两位的地位和权势,在长安城里,除了卫青以外,可是仅次于窦太主和盖侯王须耳的。
尤其是王须耳,在田玢和王太后相继过世之后,他在刘彻面前的恩遇其实已经大不如前了。究其愿意,还是因为刘彻恶了田玢那厮。
一听这话,窦太主和王须耳只好答应了下来。
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在之后的五年当中,他们因为这么一点小钱,就获得了巨大的利益。
放高利贷,始终始终只是小打小闹而已,顶多就是几单生意。
可用低息招揽长安城的百姓,让百姓们可以安心地从这两个贵戚的府中借钱,相当于这两个家便成了大汉朝的临时中央银行。
只不过,先开始,那些胆大真正敢借钱到官府去买田的百姓,所有人都会选择从盖侯府借取,却没有一个百姓敢从窦太主府中借钱的。
没有其他原因,只是怪窦太主自己的名声太恶,谁那么不怕死,敢从窦太主府中借钱呢,何况,之前,窦太主府中的恶奴就曾经干过这样的高利贷,也因此逼死过少的人家。
最后,还是,金知蝉出主意解决了这个问题,她建议刘彻出面,让窦太主拿出一部分的钱财,交给王须耳管理,窦太主再派出几个亲信从旁监督,一旦王须耳府中的银钱贷完,剩下的就用窦太主借给他的钱放贷。
王须耳毕竟只是个才被封侯多长时间的外戚,家中底蕴不足,钱财也不是很多。他们此次用来放贷的钱,有两个来源,一个是来直刘彻的赏赐,而另外一个来源,那就是金知蝉姐姐,嫁到王家后带去的彩礼嫁妆。
当然,借钱买田,毕竟是有风险的,万一有人一直种田遭遇各种灾害,而出现亏损的话,别说五年内还完本金,就连每年所需归还的利息,他们也都还不上了。
这个时候,就需要榜样的力量了。
以往,修成君家的那些佃户就成了第一批从官府手中买到田地,并且,买足一顷上田的人。
跟着金府干了这么久,这些佃户自然积攒下一定的财富,即便是再笨的人,也能够积攒下一二十贯的私房钱。
可是,一百贯对于他们来说,却是有些多了。因此,这一百多户金府的佃户,也成了第一批从盖侯府中大量借贷的人。
看着金府的佃户们从盖侯府中借出了一大车一大车的铜钱,接着被运到了京兆尹衙门,这件事在整个长安城造成了极大的轰动,有胆大的也学着金府佃户们的样子,在自身一文钱都没有的情况下,居然也能够从盖侯府中借出一百贯铜钱。
当然,这些借钱的人从出府,盖侯府就会派人跟着他们,一起去京兆府办理购田的手续,严防有些不法之徒,利用这个名目从盖侯府借完钱之后,便立即跑路。
刘陵就派了人打算这么做,可盖侯府派来监视借钱的人,全都是禁卫军中的好手,这让那些想混水摸鱼的人彻底死了心。
先出手的人,先吃肉,很快,就有人明白这句话的道理了。因为,上田水浇地,即便在土地肥沃的关中八百里秦川,也并不多,那些先出手的人买光了上田之后,剩下的人只能去分那些中田了。
被两个侯府这么一搅扰,刘陵等人好不容易商量出来的应对之策,立即失效了。
这些地主和家中拥有大量田产的官员们都深知,张挚的京兆府贴出的这个新告示,会让整个长安城,甚至是整个关中,从此以后让一个职业彻底消失,这个职业就是佃户。
在关中地区,尤其是长安城内外,普通百姓根本就不需要买够一顷地,二三十亩,甚至是十亩地,就支撑一家五口人一年的生计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