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铁厂一日
() 杨思辰刚刚吃完早饭,杨德思就来找杨思辰是要带他去看看铁厂的锻炉。
杨思辰估摸着大致就是要进那座大房子了,于是头跟着杨德思走了。临走前杨思辰吩咐嫣红让她在屋子里等着就行了,那地方忌讳女人。
杨德思领着杨思辰进了那栋大房子,眼见对面沿墙一溜排开的十台四尺高的锻炉,这锻炉均是用青砖砌成不过由于长时间高温烘烤,青砖表面被氧化成了暗红sè。杨思辰大致估摸了一下,一台锻炉需要四个人cāo作,十台锻炉也就是四十个人,当年这杨家铁厂的规模倒也不。可这些锻炉上大多积满了灰尘,显然是很久没有使用了。杨思辰扭头问道:“杨伯,这杨家铁厂现在能干活的还有多少人?我看这许多锻炉积满了灰尘,定是很久没用了。”
杨德思回答道:“目前还在铁厂干的就只有十八个人了,都是杨家的老人了。”
杨思辰皱着眉头道:“这么这些人的年纪都不了。”
杨德思摇摇头道:“也不全是,我手下的十个徒弟除了曹素以外其他人都十二三十岁的壮年,他们的父亲是跟着老太爷一起拼出来的,他们是杨家的老人也不为过,还有五个人是四五十岁的,都还能干得动。”
杨思辰道:“杨伯,我昨天给你的那计划可要不少人呐,您得拿个主意啊。”
杨德思道:“按照少爷的计划,每个人只要会一样活儿就够了,这些人可以从外面招,然后签下卖身契就是了,卖身的银子可以定得高一。从开工到铁厂建成,期间还有一个多月,这期间的时间足够了。倘若担心这些人干不好的话,可以从他处召一些铁厂的老人回来。”
杨思辰道:“优先考虑杨家的老人,不够的话再招募那些单身而且识字有经验的,这些人顾虑少,容易控制,将来到了南洋再想办法从倭国买一批女人让他们自己挑老婆就是了,反正倭国的女人便宜。”
杨德思一听杨思辰这么一惊得差没把自己的舌头咬下来,心道:这少爷脑袋里究竟装的是什么呀?这主意也能想出来。不过这主意确实妙得很,倘若真这么做了,那些人不死心塌地跟着杨家干才怪咧!!
杨思辰见杨德思没有反应,以为他走神想其他的事情去了,也就没再下去。等了一会儿方才道:“杨伯,你是知道的,我那套炼钢法非常简单,这些工人一看就明白,要想保守秘密不被别人知道,那只能让这些工人跟咱杨家一条心。西洋人有句话——之所以不背叛,是因为利益不够诱人。咱杨家的老人自是不用多了,身家xìng命都是和杨家绑在一起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自是没有理由背叛咱杨家;但那些从外面招募的工人那可不好,最好的办法就是咱杨家给他的东西他从别处得不到,比如女人、家庭、一个安定的前程。”
杨德思头道:“少爷,我明白。这事情您就放心吧。”
杨思辰好奇地问道:“陶庄昨天今天要打刀的,怎么没见他的人呢?”
杨德思道:“他俩早就起了,这会儿估计在祠堂里拜太上老君呢。”
杨思辰一听这话便来了兴致,扬扬眉道:“走,带我去看看。”
杨德思头便带着杨思辰去了祠堂。
二人进了祠堂,正赶上祭拜刚刚开始。
“祖师爷爷保佑,炼石成铁,打铁成钢……”陶庄和曹素双手捻起三注香,在蜡烛上燃了,虔诚的举过头,拜了三拜,再插到太上老君塑像前的香炉里。
杨德思见杨思辰一副疑惑不解的神情,于是在一旁声给杨思辰解释着。
从杨德思口中,杨思辰得知:在江南铁匠行中,都以太上老君为祖师爷,二月十五老君诞,前一天铁匠各家都为祖师暖寿,吃长寿面;诞辰当天带家中男子到老君堂祝寿,隆重举办仪式。
同样因为太上老君是铁匠的祖师,道士自然成了铁匠们的师弟,所以道士化缘到铁匠铺,要主动向师兄问好,铁匠予以热情接待。道士若是不守规矩,铁匠就要罚道士跪在打铁炉前认错;要是道士还不认错,铁匠可以用钳子、铁铲打道士,甚至将火炉翻过来套在道士头上,俗称“戴纱帽”。据杨德思陶庄去年十月份曾经给一个老道戴过一次“纱帽”。
在杨思辰看来,这显然是早期道教炼丹行为与金属冶炼生产之间暧昧关系的佐证。杨思辰不是打铁的,自是没必要参与祭拜,于是就在一旁饶有兴趣的观看了整个过程。
过了一刻钟,陶庄和曹素二人拜完了太上老君过来向杨思辰和杨德思二人行礼,杨德思道:“我和少爷只是过来看看。你们去忙吧。”
曹素还想话,陶庄见状,一把拉住曹素的手将他半拖半拽地拉出了祠堂。
杨德思有些尴尬地道:“让少爷见笑了,陶庄这家伙跟了我七年,我的手艺他学去了九成多。在诸位师兄弟中是成就最高的,心思生得也不算愚钝,做事倒也能做得面面俱到,但是就是一个锯嘴葫芦,不太会话。倒是我这徒弟曹素是个嘴快的,不过他年岁尚,做事难免有些毛糙,五年来只学了我六成手艺。”
杨思辰头道:“杨伯,您的意思是将来您干不动了,让他俩接您的班?”
杨德思道:“是的,少爷,我今年已经五十一了,别看身子骨还结实,但指不定哪天不行就不行了,这事情还得早作安排才是。”
杨思辰正要话却见有人在院子外面喊道:“少爷,师傅!夏管事来了,正在往这边走!”
杨思辰和杨德思对视了一眼,然后均是疾步朝外走去。
三人刚一见面,夏忠就道:“少爷,老太爷同意了,铁厂工人不够的话一律从杨家其它产业处调,一个外人也不招。至于开渠修水车建高炉,可以用外人,争取一个月之内完成修建,一个半月之后出铁,至于炼钢,试一试就行了,不要大量炼制,四个月后这厂子必须转出去,工人全部调到南洋去!”
杨思辰心道:得,姜还是老的辣!论起杀伐果断,自己和杨老太爷相比,还差得远!
杨德思见杨思辰沉默不语,于是接上话道:“昨天我和少爷讨论了一晚上,铁厂改建这事情是急不来的,毕竟这炼铁不比做饭,生熟将就着吃没啥大碍。这一个半月出铁倒也不难。不过四个月后就转出去,是不是太快了?弄不好连本钱都收不回来。”
杨思辰道:“杨伯,祖父的决定不会错的。现在改建这铁厂最大的价值就是搞技术验证,所以能否收回本钱倒是次要的,现在在这里把该验证的技术验证了,出现的问题全部解决了,将来去海外重新建铁厂自然是顺当很多。到时候在海外建了厂,还不是想赚多少就赚多少的事儿?况且这铁厂投入的银子不过一万多两,一天可产十万斤生铁,一个月的产量是三百万斤,按一两银子三百斤生铁算,足够回本了。”
杨德思听罢,先是一愣,然后才道:“少爷这话占理儿,可这么好的厂子就这么转出去,我心里还是不好受。”
杨思辰安慰道:“祖父这么做自然有他的道理,祖父只是厂子转出去,可没这厂子里的工人必须留下吧。工人是从杨家其它产业处调来的,这厂子转出去后,这些工人自是要调回去的,至于铁厂原来的工人嘛,咱也可以明里暗里的转到别的产业上去,留下一个空厂子给他们。至于能不能玩得转,那就看他们的造化了。”
夏忠也道:“昨天老太爷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把那册子看明白,倘若换个纨绔,定没那份心思,杨兄弟你也了这炼铁不比做饭,做饭生熟将就着吃没啥大碍,炼铁的火候把握不好可是会出大事的。倘若真出了事,那些人哭都没地方哭去。”
杨思辰不想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下去,于是问道:“忠伯,对于开渠修水车建高炉,祖父是怎么安排的?可否要请匠师?”
夏忠道:“老太爷了,既然是……做验证,那就做到底吧,咱杨家会土木的人不是没有,懂机械的也有,不用请匠师了。至于那些苦力工,直接从外面招就是了,每天管两顿饭,另外给十二文钱的工钱,若是干得好,完工后另付工钱一百文。少爷您明天就回去,待铁厂建完之后再过来,剩下的事老太爷已经安排好了。”
杨思辰头道:“既然祖父都安排好了,那我照做就是了,不过还得加一条,倘若这些人只图快而不注意质量,今后出了什么麻烦,杨家有权将其送官府严办。”
杨德思也附和道:“少爷言之有理,那些人为了钱,难保不会做出什么腌臜事来。倘若提前不加以约束,指不定会出些什么乱子。”
夏忠头:“那么就这么定了,我这就回去向老太爷通报。”
杨思辰和杨德思互相看了一眼,然后朝夏忠头。夏忠也没啰嗦,当即就转身回去了。
…………
中午吃饭前,杨思辰去了趟伙房,进去一看发现那厨子竟然是一个五十出头的胖老头,于是就和他攀谈起来。那老头见杨家的大少爷居然放下身段同自己话多多少少有些受宠若惊,不过很快便发现杨思辰是个很随xìng的人,也就不那么拘束了,话也随意了许多。
在交谈中杨思辰得知这老头姓诸葛,单名一个善字,今年已经五十一了,原本是朝廷水师军中的伙夫,因为不愿意同伙夫长同流合污克扣士兵的伙食而被伙夫长排挤出去了。之后出海当了水手,本想挣够百两银子买几亩地再讨个媳妇安安稳稳地过rì子的,可不想还没跑几趟就遇上了倭寇,于是就被连船带人被掳到了九州岛的长崎,他和船上的所有水手都被倭寇逼着做了苦力,半年之后实在不堪忍受倭寇的驱驶,凭借军中所学的武艺伙同其他几人夺了一条船逃了出去。可是由于事先行事过于仓促,竟然没带够淡水,在海上漂泊了三天后就支不住了,正绝望之时,却被飞鱼帮的杨老太爷所救。杨老太爷问清几人的来历,见他们可怜,就给他们一些银子打发他们回大明,有两个有家室的接了银子回去了,他和另外几人却留下来,打算挣些银子再回去。
杨老太爷在交谈中得知诸葛善以前是个伙夫,于是就安排他在商船上干他的老本行。之后杨老太爷归顺朝廷,他仍然在船上干,不过已经是伙夫长了。后来年纪大了,杨老太爷就让他儿子接了他的班,把他调到铁厂来当二管事。不过这诸葛老头干了大半辈子的伙夫,其它的事情一窍不通,到了铁厂后把差事全推给了杨德思,又在伙房里干起了老本行。
诸葛善一边同杨思辰唠叨,一边把案板上的大面团连揉带摔地弄得啪啪响。杨思辰心底估摸着那面团怎么着也有个七八斤重,这老头儿居然能把这么大的面团连揉带摔地弄得啪啪响,这身力气确实不,至少自己就没这份力气。
过了大概两刻钟,诸葛善把这个大面团分成三份,各自拉成面条放在案板上,然后揭开炉子上的那口大锅道:“少爷,这锅里是牛骨汤,待会儿这杂粮面条煮好捞出锅,放上作料,再浇上一大勺牛骨汤,味道鲜美无比,而且还相当挡饥,少爷要不要尝尝?”
杨思辰闻到骨头汤的香味已是食yù大增,待听了这老头儿这番话之后也来了兴致,大声道:“好!老实,骨头汤只有这大锅熬出来的味道最地道!以前在府上喝过的骨头汤自是没法和这相比的。”
诸葛善头道:“到底骨子里流的是老太爷的血,少爷这份气度和老太爷当年很像。”
杨思辰讪笑着摸了摸后脑勺,正准备回话,却见工人们下了工,正在向这边走来。于是也没再话,朝诸葛善了头然后就回去拿自己的碗筷了。
杨思辰吃了面就回了自己的房间。下午起来,杨思辰带着嫣红在铁厂里胡乱转了几圈,然后就回屋吃饭了。晚上二人在床上又是一番胡闹。
第二天一大早,杨思辰就带着嫣红准备回府了,临走前,曹素找到杨思辰,把一把刚打出来的刀递给了杨思辰。杨思辰接过刀抽出来一看,除了刀身略厚略宽外,剩下的和自己画的差不多,再看看曹素一脸疲倦,心知他和陶庄为了这把刀一宿没睡,心下有些过意不去,于是赶紧道了谢,同时给了他和陶庄五十两银子的酬劳。曹素千恩万谢地走了。杨思辰摇摇头同杨德思作揖道别,然后上了马车。
起中文网.qidian.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原创!</a><a>手机用户请到m.qidian.阅读。</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