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道不同不相为谋
老子看到铜镜中的哪位女子,心中惊诧万分,世上怎么会有这么标致的女子?她的美丽恰似青瓷上描绘的一朵含露欲滴,早晨薄雾里刚刚绽放的大花牡丹,美得出奇,难怪自己把持不定,几乎要跟随境中佳人翩翩欲飞。
老子细观这位女子虽然美丽,但她七魄以散,三魂不定,既非仙子又非鬼魅,愈加惊奇,心忖:“她一定是个妖孽,不可惹。”意欲合上金镜,免生是非。
那位女子惊呼:“哀家乃上天仙子西天王母,这下给道君施礼,万望道君稍息片刻,容哀家一语。”
老聃氏仰观天像突发异常,适才又听那女子哀求说,大师救救我,救救周天子,救救天下苍生之语,这一会儿她又报上西天王母的名号,感到世事茫然,自忖:“恐怕玉宇要发生大的祸事了,祸端发生在哪里?周天子虽是一国之君,可他毕竟是下界君王,他怎么和上天的西王母皇娘联系在一起?”
带着这些疑问,老聃氏才没有收取金镜,对着金镜施礼说:“道国小吏书记官李耳给仙皇娘见礼,但不知皇娘因何事差用小吏。”
镜中西王母哀叹一番,想要说出她因和周天子有过缱绻之情被夫君玉皇发现,招致夫君玉皇责难自我绝命的原因。这些话,终是不光彩,她嗫喻几许,脸上憋得如桃花泛红,却不知如何启齿。
老聃氏看出了西王母夫人有难言之隐,他换了一个方式说:“我观皇娘三魂不聚,七魄溃散,惊惊恐恐,如今只有一丝魂影从上界来到下界,藏于金镜之内,一定有什么话要对小臣言明,不妨上仙就直言不讳的讲出来,或许小臣能给娘娘献点绵薄之力。”
西天王母自要言明实情,突然看到老聃氏和上天的太上老君穿戴一模一样而且都是炼丹修道之人,想起天庭中太上老君火烧孙悟空,刀卸猪八戒,怒怼沙悟能,以及惩戒上天的七仙女,三圣母,织女狠毒手段,她以为找错了求救的冤家,辄要隐身离开,她说:“不劳东土道士烦心,哀家走也。”
“这是为何,仙皇娘尚未说出自己的来意,就要急匆匆离我而去,难道小臣帮不了娘娘千岁的忙吗?”
西王母没有说出她和周天子的暧昧行为,倒先把天庭中太上老君的所作所为数啰一番。
老聃氏听过太上老君的故事哈哈大笑,他说:“王母皇娘,有些琐事您是不知,太上老君大仙住在天庭上界,小臣李耳居住在凡间红尘,我们两人距离几千万里,但思想,相貌,性格,语言却有非常一样的地方,这些不足为奇,因为万物万事是对称的,比如一个地方存在有一个8这样的数子,另外一个地方一定也存在一个-8,换句话说,我站在这里,他就是我的影子,他站在天庭我也是他的影子,宇宙间每一个人每一个事物皆能寻觅到它的对称影子,茫茫宇宙就是一个对称世界,您说的天庭有一个太上老君,大约他在仙界和俺红尘李耳是异体同灵的身子和影子关系的对称同胞,不过,我们的观点未必都是一样,还请仙皇娘叙叙您的苦衷。”
因为情况紧迫,西王母以为老聃氏著作了《道德经》,晓逐八卦,深通命理,具有其他凡人不具有的预知未来的特异功能,相信他一定是一位拯救世界劫难的先觉大士,也不顾了老聃氏适才所言真伪便一股脑如实对他原原本本讲述了昆仑山瑶池发生的经过。
最后西王母补充说:“她的真魄已经化作一只凤凰投入火海被燃尽,如今她的表现形式仅剩最后一丝魂影,她再无法靠近玉皇和周天子,如今玉皇和周天子决斗,玉皇要使出“玉皇神掌”灭掉周天子,而周天子又不还手,也不避让,希翼您老人家看在周天子是红尘尊王的份上,您是他的臣民,希望您帮助周天子度过厄劫。”
老聃氏听过西王母这番话,倒吸一口凉气,果然他的思维和上界太上老君如出一辙。
他心中暗想:“我的确是周天子的臣民不假,但周天子乃一国之君就应该恪守铭德,不应该和西王母有染,令玉皇大帝家庭破裂,引起二人决斗,周天子的这种不检点行为所招来的祸端应由个人承担,我如果帮他就是助长邪恶的滋长。
他摆手说:“原来是这样,上界玉皇和下界天子为争一个女人生死赌命,大打出手,况且天庭上界又有文武大臣,天兵天将,特别莅临了释迦牟尼,耶稣,清真安拉三位天神在场观战监督,我一个区区凡间小道怎能奈何哪宏大场面,改变格局,小臣无能,还请仙王母娘娘另寻高明。”老聃氏说罢就要收镜。
西王母再三请求,老聃氏说:“贫道是出世之人,不管人间是非,天地变化自有定数,我既入道,为道证明,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西王母表现出无可奈可的落寞,摇了摇头骂说:“你个老道看来和上界的太上老君果真是形影一致,铁石心肠。”老聃氏听着西王母的怒怼,把身子背到残阳落山的方向,如同耸立的青山表现得无语,不在争辩。
西王母失望之极,想起过一会儿玉皇大帝就要使出“玉皇神掌”摧残周天子,周天子既要在人间消失,她大放悲声,伤心极致。
这时,她的悲声却引来了一群人。
一匹羸弱瘦马拉着一辆破烂不堪的马车载着一位精神矍铄的学者,车上还有许多成捆的竹简书籍,后面跟随一群饿得东倒西歪有气无力的书生。
车子到了函谷关下,哪位学者没有见到悲伤中的女子,却见到了迎风临立的老聃氏,他不顾了女子的泣哭声,急忙下车说:“老聃先生,学生不期这里与您邂逅相遇,晚生给您见礼。”
“别来无恙,大司寇孔丘先生您怎么也行到了这里,幸会,幸会。”
孔丘说:“如今晚生受荆襄楚国国君邀请带领弟子前往郢都讲学,不料走错了路,在此与先生相逢,可谓天下若比邻,甚幸,甚幸。”
老聃氏笑说:“大司寇一生积极出仕,为国担忧,为民解困,喜好风雅,追求仁义,弘扬中庸至德,提倡克己复礼,如今弟子三千,有名望者七十二贤,可佩可佩。”
“徒有虚名。”孔子说:“先生您是洞察天机,明生死,懂鬼神的大方,晚生当拜您为老师才对。”
老聃氏说:“道家、儒家各有千秋,孔丘先生谦虚了。”
此刻,孔子不知老聃氏适才遇着西王母之事,以为老聃氏独自一人骑着青牛站在函谷关面对斜阳心情非常逍遥闲逸。
孔子不由发思古之幽情,笑对老聃氏说:“老聃先生,您上知五千年,下卜五千年,您说这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函谷关以后可留什么史迹?”
老聃氏捻须笑说:“五百年之内,必有两个王在这里打赌,必定留下先入关者为王的事迹。”
孔子笑说:“也许吧,你我在此相逢,不如面对函谷关各吟一联,莞尔一笑如何?”
老聃氏不以为意捻须唱道---
斜阳不知人间事,
明日依旧照墟里。
孔子笑说---
太平高楼起艳妆,
狼烟总是携离人。
西王母闻听二位圣人对话,方知“道不同不相为谋”,她在铜镜中说:“俺的救星到了。”
孔子与他的学生听到身旁有妇人燕燕之语,再次大吃一惊。(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