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怀疑
这段话到这里就结束了。
这看上去似乎很平淡的一句话,却让王警官看得心惊肉跳。因为他知道,张源现在的确已经死了,而且死因是自杀。
“疯子,这真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疯子。”王警官不由小声地暗骂道。就因为好奇而选择葬送了自己的一生,这不是疯子是什么?
骂归骂,王警官内心对这个张源还是充满了同情的。因为他看过张源的日记,相信这些日记里的东西就连他的父母都不一定看过吧。
而正因为王警官看过他的日记,他才能了解到张源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而且,事实也更加让他确信,这个生活在痛苦和煎熬里的家伙,是一个真正可悲的疯子。不过,他是被生活和自己给逼疯的,值得同情,却不值得惋惜。
而且,王警官的直觉告诉他,这个人和自己正在办的案中案一定有关系。
虽然王警官一向都不相信自己的第六感,他只相信自己的鼻子。
张源的日记王警官并没有看完,他甚至来不及看那个名叫“勿忘我”的视频,便匆匆关了电脑躺在床上沉沉地睡了过去。
王警官的假期不多了。
关于张彬的“无头剥皮案”,专案组仍然表示毫无头绪,对于这样一起性质极其恶劣的刑事案件,警方的办案难度和社会舆论压力都很大,王警官的上级已经有要求他赶快归队的意思了。
对于这样的案子,王警官很清楚,案件拖的时间越长,侦破的难度就越大。很多谜案不是本身的特殊性,而是被拖出来的。
可是这也不能就说明警方办案不力和重视程度不够,有时候一件惊天大案的蛛丝马迹实际上就在于一个很微小的事情,但是如果你不注意,它便会从你的指间溜走。
专案组的成员已经是第三次来张彬的家了,他们恨不得把张彬家的一只蚂蚁都要抓来研究一番,看是否与外界的蚂蚁有什么不同。
可惜的是,这一次注定又是无功而返。密闭的房子除了偶尔从厕所里飘来的淡淡血腥味以外,再无任何东西证明这里曾经发生了一起令人发指的杀人案。
王警官这一觉从早上一直睡到了中午。他睡得很死,意料中的噩梦场景并没有发生。这可能算得上是王警官经手这起案件以来睡得最踏实的一次了。
今天,王警官打算去暗中观察一下那个杂货店和三层楼旅馆。杂货店和旅馆,王警官已经不止一次知道了它们的存在,王警官在现实世界里见到过他们,而张源的日记里也有这样一个杂货店和旅馆。
王警官不相信这是巧合,就连他的鼻子都有些亢奋,这更加坚定了王警官对它们的怀疑。王警官甚至觉得张源那一次坐过站来到的地方,就是这里。
可是旅馆的主人和张源日记中记载的有些不一样,现实中,他只知道那是个叫袁章的胖子,而张源却说旅馆的主人是个老头。
对于这个细节,王警官没有在意。说不定袁章就是这个老头的儿子呢?子承父业,这算不上是一件稀奇事。而且这家旅馆似乎也没有什么不良记录,干净得就和它的环境一样。
唯一让王警官在意的,是杂货店的主人。
王警官在张彬的电脑里看见的杂货店主人是一个老妇人,身旁有一只长着人眼的黑猫。而张源的日记里记录的杂货店主人,却是一个老头,而且是一个单身一辈子的老头。而据旅馆老板袁章的话说,杂货店的主人却是一对老夫妻。
这就有些让人意外了。
为什么同一个杂货店,却有三个不同主人的版本?张彬,袁章,张源,到底是谁在说谎?这看似不起眼的杂货店里,又阴藏着怎样的秘密?
王警官虽然对此抱有怀疑,却无法找他们对质。原因无他,张彬和张源都已经死了,试问一个活人如何与死人交流?而单凭袁章的一面之词,王警官只能半信半疑。
如果事情真如袁章所说的也就罢了,但假如说谎的是袁章呢?
这就像是一个逻辑游戏,真相只有一个,但证据却是三条,而且其中两条证据的证人已经不在人世,究竟谁对谁错,这似乎已经成了一个迷。
假如张彬的证据是真的,可是张彬已死,现在他留下的证据也自毁了,王警官想要破案吴医师难如登天。
假如袁章的话是真的,那么张彬和张源又为什么不惜牺牲性命去制造一个假象呢?又是怎样的秘密,值得这么多人去掩盖真相呢?
假如张源的日记是真的,那张彬和他又是什么关系?张彬为什么会被害?袁章又为什么要撒谎呢?
种种信息的矛头,都直指这家不起眼的杂货店。这家杂货店害死的已经不止是两条人命了,还有七个失踪的人,其中有六人的木制人偶都是从这家杂货店里卖出去的。
还有一个在电脑前被杀害的年青人,似乎也和这失踪的七人有着不小的关系。
王警官嗅到了空气中浓浓的阴谋味道,一团厚厚的疑云,已经悄悄地笼罩了这个杂货店的上空。
王警官仔细回想了一下整个案子的起始,案子是由张彬遇害的尸体而引发的,然后王警官才碰见了袁章,最后才得知张源已死的消息。可事实上,张源时最早死亡的人。
那么案件的真实顺序,应该是张源自杀,然后张彬被杀,最后是遇到袁章。
仔细咀嚼着其中的关系,王警官忽然发现了一处关键:张源,张彬都姓张,而张源的名字反过来念,正好叫袁章。
这是怎么回事?会是一种巧合吗?
王警官摇了摇头,否认了自己的这个想法。案件的发生从来不存在什么巧合或偶然,证据是一条接着一条,它们相互之间是有关联的,因为真相只有一个。
但可以肯定的是,除去已经死掉的两人外,袁章便是这起案件的第三号重要人物,至少目前是这样。而且,在袁章没有拿出一定的证据以前,王警官甚至怀疑张彬的死与袁章都有不小的关系。
简单来说,就是王警官怀疑张彬是被袁章杀的。
这不是不可能。因为张彬不是自杀,那么和他有关的任何人,甚至是陌生人都有可能是凶手,他们的区别只在于动机的不同罢了。
杀人案,只有情杀,仇杀和财杀,还有就是精神不正常的人所杀。只有最后一种是没有动机可言的。
可是张彬孤身一人,在邻居和朋友的口碑里也还算不错,死亡之后身上的财物也没被动过。这就排除了前三种杀人动机。现场又有明显的翻找痕迹,说明也不是一个精神不正常的人所为。
而且,王警官想起那天和袁章的谈话,他发现对方不像是个精神病人。
王警官知道对方要找的东西是什么,而且从那个已经自毁的主机里的东西来看,也和这个杂货店以及旅馆有关系。
那么,会不会杂货店和旅馆的现任主人,都是假的呢?
王警官被自己这个突然涌入大脑的想法吓了一跳,但随即他便意识到,自己的这个假设并不是无中生有。
如果杂货店和旅馆的两个主人都是由其他人假冒的,换言之,就是现在的袁章和那对老夫妻,其实根本就不是旅馆和杂货店的所有者,那么真正的主人究竟是谁?
是张彬电脑里的老头和老妇人,还是张源日记里的两个老头?
袁章接近这个杂货店的目的被张彬所知晓,因而使得袁章动了杀机,这也不是不可能。
张源写日记时精神已经有些不正常了,他的话不能全信,而且张源和张彬现在都已经死了,那么最大的受益人会是谁?当然是还活着的那个!
毫无疑问,这个袁章一定有问题!
想通了这点的王警官呼吸都有些急促了,他的脸色涨得通红,似乎这起案中案的突破口已经被他找到了一样,王警官激动得几乎不能自已。
他很想把这个线索告诉给专案组的成员,但想了想,他还是放弃了。毕竟现在的证据不足,而在没有证据的法治社会,要让别人相信你的话,很难。
王警官一边吃午饭一边借看报掩饰自己的情绪,他不想让父母知道这些。
但饭还没吃到一半,王警官的脸色却一下子沉了下来。(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