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小人物

第二百一十章 灾民安置

大明小人物 临海雪原 3346 2024-11-19 06:12

  三月初,经过一个多月的长途跋涉,行程近两千里。朝邑的五万灾民终于陆续到达莒州。

  第一批灾民刚到莒州,衙门内各级官吏都立即行动起来。尽管有些官吏有些不情愿,但这是皇上亲自下旨安排的皇差,谁要是表现的好了,升官发财指日可待,谁要是表现不好,朝邑的那位苏知县就是例子。所以这种情况下,所有官员都投入到灾民的安置当中。

  就连州内的地主豪门也都支持灾民安置,因为他们发现莒州的人口越来越多,作坊也越来越多,自家的地却租种不出去了,但自家在城内的店铺生意却好了许多。现在一下子来了这么多灾民,这都是潜在劳动力和自家店铺的潜在客户啊!他们自然欢迎灾民来莒州安家落户。

  首先由户房和工房开始统计灾民的户籍信息,把有一技之长的匠户全部筛选出来。经过统计他们惊喜地发现这一万多户的灾民当中匠户竟然有一千多户!

  当梁文盛与何志远知道这个消息,大为高兴,当即把这些匠户瓜分,其中最受欢迎的就是铁匠、枪匠、炮匠、木匠及泥瓦匠等。

  其余的九千多户都是军户或农户,这九千多户中,何志远负责安置五千五百多户,加上五百匠户,正好是六千户。其他四千多户除了匠户被安置到炼钢厂和其实一些小作坊以外,其余的三千户全部安置到沭河两岸的水泥作坊当中。

  梁文盛把这些灾民集中起来,用何志远发明的一个铁皮喇叭作扩音器,说了一番宽心安慰的话语,无非就是我作为朝邑人听闻朝邑发生如此大灾,心中非常焦虑。为了救老乡于水火,特向皇上请旨将大家带来暂时安置。现在官府为大家准备了简易草棚居住,并为每户的一名成年男丁安派到作坊做工,每月至少有三两银子的月钱,这三两银子足以保证全家衣食无扰,并且官府给每人发放二十斤粮食,五十文钱,作为安家费用云云。

  这些灾民听说官府已经做了如此周到的安置,很多人都激动眼泪横流。他们当中的很多人都以为官府最多就是每天管两顿小米粥不被饿死而已,没想到还会为他们安排做工,每月还有工钱,并且还发粮食和铜钱,虽说不多,但足让一些身无分文的农户在第一个月工钱没到手之前不被饿死。这些灾民听到这么多消息,一扫一路的劳累和悲伤,浑身都充满了力量。

  何志远让家丁和镇上的丁壮分批把灾民带回何家镇,把他们安置在镇子外面的简易草棚中。每来一批何志远就对他们再进行一次训话,告诉他们以后这里就是他们的家,在这里不但每户的会安置一个成年男丁去作坊做工,如果有愿意去煤矿做工的,不但工钱高,而且还会优先安排一名女工去各作坊做工。

  这些灾民听说要去煤矿当矿工,就有人疑惑的问:“去煤矿做工一个月有多少工钱?”

  “只要好好干,每

  个月至少有四五两银子,而且管吃管住,白面馒头白米饭管够,顿顿有肉。”何志远回答道。

  这些灾民当中有很多人也曾去煤矿当过矿工,从来没有听说煤矿有这么好的待遇。纷纷疑惑的问:“何公子,你说的可都是真的?别骗我们!”

  “你们可以去看看,如果我说的不是真的,你们再回到这里我再给你们重新安置。”何志远自信的对他们说。

  “如果真是这样,我报名!”

  “也算我一个!”

  其实这些灾民哪里还有的选择,只要能有个安身之所,不被饿死他们就心满足了,现在又听说一个月有四五两银子的工钱,而且管吃住,这已经是最大的意外惊喜了。

  最后何志远挑选了三千人去罗泉庄煤矿,因为他意识到,尽管煤是好东西,以后的需求量也会很大,但是现在还用不了那么多,如果过多的开采一定会造成煤炭积压,那样就会压太多本钱。同时他决定把煤球顺便发明出来,这样不但可以安置一些灾民做工,同时也可以提高煤炭的销量,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情。

  剩余的这两千多户的丁壮分别安置到何家镇的各个作坊,现在最需要扩大规模的就是青砖作坊,现在的青砖作坊不但能生产青砖、空心砖,还生各种水泥瓦、硫璃瓦等各种建材,早就应该改名叫建材厂了。

  郭老二一家在朝邑时就是无地的佃户,有四个孩子,还有年近六旬的父母,是众多灾民中最穷的一批。一家八口人硬是靠着仅有的一石粗粮和五十文钱走到了莒州。

  到了何家镇后,郭老二的父亲由于路上劳累,双双病倒在床,为了给父母治病,他又拿出官府发给他们家的铜钱请大夫给老人看病抓药。

  当他听说到煤矿做工不但工钱高还管吃住时,立即报名要去煤矿做工。因为他家太需要钱了,不但有四个孩子要养活,还有两位累病的父母要吃药治病。他去了煤矿不但工钱多,还能省出一个人的口粮,要是媳妇能再去作坊做工,他家以后的日子就有盼头了。

  郭老二的父亲得知自己的儿子要去煤矿做工后,父亲就很不同意他去煤矿做工。他年轻的时候也曾在煤矿当过矿工,知道当矿工活累吃得差,工钱还低,碰上黑心的老板很想方设法的克扣工钱。所以给儿子长了一个心眼,让他去镇子上打听一下去当矿工是否真的有那么好的待遇。

  郭老二听从了父亲的话,然后跑到镇上逢人便打听煤矿上的事情,当他问到一位沂州来的泥瓦匠时,他人对他说道:“这事不假,如今何家是罗泉庄最大煤老板,他家去年不但带着家丁把黑石寨的土匪全部杀了,还把罗泉庄上的一个人力牙行的一位专门坑外地矿工的黑心经纪也一块收拾了。后来又提高矿工的工钱,改善矿工的伙食,没有一位矿工不说他家好的。我家一个亲戚就在他的矿上做工

  ,过年时听他来家说过,听说还要招工呢。我家亲戚说了他们每个人只招四个人,村里年轻后生想去还没机会呢。你要是能去那里做工,那你可要好好把握住,别让人争去了。”

  郭老二听了这话一下子放心了,他接着问泥瓦匠:“他家在罗泉庄有多少煤窑?需要那么多人做工?”

  那泥瓦匠撇撇嘴,自豪地说道:“那可多了去了,听说整个何家和州里老爷商量好了,何家给沂州修一条路,沂州把黑石山煤矿的开采权给何家。仅仅现在他们家就有一百多个煤窑,你说需要多少矿工?以后恐怕需要人更多!”

  那神情仿佛他就是何家的人一样,不过他觉得能给何家干活,回到老家也够吹嘘几年了。

  这时候一个年龄较大的老汉凑上对郭老二说道:“听你口音就是从陕西来的灾民,我也是从外地来的灾民,去年就在这里落户了。跟着做家走,保准没错,我的儿子在肥皂作坊做工,儿媳妇在纺织厂做工,我现在就在家里做做饭,带带孩子,什么事都不用做,天天享清福呢。”

  还有人对郭老二说道:“你是打算先报名去看看是吧?听说做家那边传出消息,只要是确定去那边上工,就可以去何府报个名,何府就可以预支二两银子。有很多人都去报名了,你还不快去。去得晚了被别人顶了你后悔都来不及!”

  此时郭老二不再忧郁,经过指路后,他立即跑去何家的大宅子去排队报名。直到中午时分,他才顺利的报上名,领到了二两银子。

  有了银子郭老二立即到镇上买了半袋子白面,还买了一斤猪肉和两颗白菜,然后带着这些东西高兴得往城外的家里走去。

  郭老二用一根草绳把面袋子和白菜捆在一起,然后背在肩上,另一支手提着猪肉,自豪的迈开两腿,走在城外的路上,这片草棚里住的都是朝邑来的灾民,虽说时间不长,但彼此都已经熟悉。邻居们看到郭老地带着这么多好吃的就好奇地问:“郭老二今天发财了,今天买了这么多白面,还买了肉?”

  郭老二高兴得像捡了金元宝一样,咧嘴嘿嘿一笑:“这算发啥财,发财的日子还在后头呢。”

  于是郭老二就在邻居们羡慕的眼光中回到了自家的草棚,他们一家人口多,分到了两间草棚的一个小院子。郭老二一打开门,就听见媳妇吕氏虚弱地声音:“孩子他爹,你肩上背的什么?”

  郭老二把袋子从肩上放下,骄傲地两手一拍,大声说道:“我买了白面,还买了一斤猪肉!”

  “你把家里的几十文钱花光了?”吕氏首先想到的就是家里仅剩的几十文铜钱,然后就生气的责备郭老二。

  躺在里屋床上父母听到说话声,挣扎着起身来到外间,看到郭老二买了这么多东西,也开始责备他不会过日子乱花钱。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