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蓬户生晖

第一五二章 报喜

蓬户生晖 桃金娘 4270 2024-11-16 11:47

  郑家院子大但房屋不多,除去厨房堂屋,正经能住人的屋子只有五间,其中书房还占了间去,一家八口原来还能凑合,如若再添丁加口,就显得紧张了。

  因为徐世铮出门办差,魏氏又不是当家的媳妇不好揽承,上回来时姜氏便没提要人的事,想等哥哥回来再说,同时也是考虑到了自家暂时也住不开,只等了泥土解冻,召人把厢房盖起来,让大郎他们搬进去,后罩房留给下人住也合适。

  郑家原先都是土胚房,这回准备用砖瓦,盖四间厢房再加一间专用的书房。

  郑大虎本想把正房也拆了重砌,让媳妇和姐妹俩搬去镇上才买下的宅子里住几天,盘算的挺好,没想到媳妇难得一回没依着他来。

  姜氏是想着,都走了家里谁来照看,别的不提,光大妞的嫁奁就是上千的银子,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郑大虎只好退而求其次,重新粉刷再换上新瓦,怎么也要让媳妇住的好点。

  大妞快要出门的人,前院要大修整,人来人往定然不少,为了避嫌姐妹俩暂时搬回原来的屋子,因着西屋也要修缮,置办好的嫁奁计划着挪去大郎他们的屋里。

  趁着大郎他们回来,再加上闵承安,劳动力充足,赶紧搬东西,郑大虎也不忌讳把嫁妆先给女婿透个底。

  闵承安得幸提早知道了未婚妻子的身价,很是惊讶,虽看不到箱笼里安放的具体物品,光是那数量和重量就足以让他掂量得出,岳丈岳母对女儿该有多疼爱。

  后罩房的屋子不大,嫁奁放进去堆得满满当当,大郎估摸着下一个沐休日他们是没地方住了,想着到时候白天回来等晚上再回书院去。

  四郎搬去书房暂居,书房里有个小炕,不大但也足够他横着睡,身量小就是占便宜,说起这小炕来,还有二妞的一顿官司。

  为了扩展空间摆放书桌书柜,书房也是整拾过的,大炕自是要拆除,二妞为了给自己图谋个能半躺下看书的地方霸住不让拆尽,对于就差没给闺女上天去摘星星的郑大虎而言,这点小事能有什么不可能不可以的,郑大虎松了口,即便有些不伦不类,大郎几个也只能把任何反对意见都吞回肚子里去。

  炕是留下了,主人却没了踪影,二妞觉得在这么个肃穆庄严的环境里看闲书,很没情调,不是拿着书回自个屋里就是捧在它在树荫下或是跑园子里去看,二妞来书房多是找陪聊,又不是开卧谈会,谁还躺着聊天,那个小炕基本没发挥过功能,为此事二郎三郎时不时拿出来挤兑她,二妞自己理亏,凭她再能把黑说成白在这事上头也稍显辩驳无力。

  如今可算是捡回了面子,翻身农奴把歌唱,二妞洋洋自得,她得多有先见之明啊,一边给四郎挪窝,一边把两个不良哥哥狠狠的奚落,小尾巴快翘去天。

  二郎三郎面面相觑,对她的小心眼爱记仇很无奈。

  二妞得意忘形之下原形毕露,前些日子因为多了两个外人她收敛了不少,怎么都要装着点才不丢她娘的人不是。

  徐修永看兄妹几个斗嘴皮子看得直乐呵,原来手足间还可以这样相处的,心里想着欣悦再长大些,会不会也如表妹一般对着他耍无赖,有这样一个妹妹应该也很有意思吧,看郑家哥俩虽然面上表现出很无奈样子,但眼睛里的神采是掩不住的,没看出不高兴来反倒是相当的享受。

  突然间,他更想家了,迫不及待的想见见妹妹,也是记挂着祖母和母亲。

  说话永哥儿的这为祖母齐氏,做过的糊涂事三天三夜也讲不清楚,但有一条,她从来没亏欠过自己的儿子和孙子,不当是疼儿子,孙子也是她心尖尖上的人,魏氏作为徐修永的亲娘,教训儿子都是背齐氏偷偷来,即便是徐慕白,做祖父教训孙子自古应当,但要是齐氏觉得过了,她也能不管不顾的闹翻天去,最后徐慕白对这个孙子也是差不多放弃了。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养成徐修永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唯独惧怕自己的父亲,要是把他惹极了,鞭子也是能直接往身上招呼的,即便是祖母也保不住他。

  徐世铮坚持的事情,齐氏也不敢不依从他,当年徐世铮要从戎,她哭瞎了眼睛也没能把儿子留下来。

  齐氏偏亲隔了肚皮的孙女,对自己的亲孙女却不大放在心上,但对徐修永之外的其他几个名下的孙子,却是看两眼也嫌多余。

  天下没有绝对的应当或是不应当,姜氏当年不得亲娘的喜欢,只能说是她投错了胎,齐氏重男轻女毫无道理可以,其实与姜氏是不是生错了日子关系并不大,只是阴差阳错间,提供了齐氏一个发泄的借口。

  不管齐氏做了多少令人不齿的错事,齐氏疼爱孙子是真的,所以除了母亲,徐修永最记挂的就是她,对于祖母与姑姑的那段公案,他或多或少知道一些,也清楚祖母的性子,这样的事情她做的出来,所以对着郑家的人,他是从来不会谈及齐氏的。

  热热闹闹的过了一天,等用过晚饭,郑家兄弟连着徐家来的那俩,与闵承安一道回书院去了。

  第二天,郑大虎就召集人手,准备破土动工。

  一场天灾,欠郑家钱的村民真不少,如今雪化了也没一家来还炭,谁也不是真算不清账的,拿钱还债怎么会比做工抵债实惠,家里缺的永远都是钱财而不是劳力。

  还不到播种下秧的时候,地里的活不多,郑大虎铁臂一挥,欠钱的基本都来了,这些人中有几个是过泥瓦匠的,正好不用再另外寻人,其余都算作小工。

  除了壮劳力,在经过郑家同意后,不少人家把家里是十四五岁的半大小子也带了来,这些人不用算做工钱,干一天活只图赚一顿饭,给个馍馍都成,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能给家里节省一顿便是一顿。

  本是来做工抵账,郑家不管饭也说得过去,没想到人家不仅管了,每顿饭不仅管饱管够,每人还能得几块的荤腥,这些人里有的过年也不过如此。

  为着郑家人的厚道,干起活来人人都下了死力气,压根没想着慢慢来拖上几天多算些工钱,最贫弱的人往往也是这个世上最憨实的人,因为憨实所以贫穷。

  年前冻下的鲜肉太多,原本就留了不少猎物,过年时还买了不少猪羊肉,园里养的母鸡都杀了十只,徐家齐家邓管事那,作为回礼又送了些,什么鹿肉驴肉的都有,二妞他们还真没吃过,稀罕的不行,紧着这些先食用了。

  一个年过完,剩下不少,天转暖后冰都消融了,不得不又用盐渍上,这样能存放得更久些,但味道却不如原来的鲜,如今正好用上,也不用专门花钱买,每顿姜氏都很舍得下足料去,看得过来义务帮忙的吴氏都替她心疼。

  这日,郑家院子里正热火朝天,门口停下辆马车,下来个穿着很体面的人,还抱着大大小小的好些个锦盒,村里人心里好奇又不敢直视,只好用余光瞄竖起耳朵听,手里的活慢下许多。

  郑大虎也注意到了,不过依旧站在原地没上前亲迎。

  这人叫长安,是徐世铮身边很得用的一个随从,大舅子第一次寻上门来就带着他,这一个多月的时间已经来过郑家三次,都是给永哥儿送东西的,上一次是在六天前,这么快又送什么来了?

  常贵上前把锦盒接过,让他腾出手来。

  “小的给姑爷请安”,头磕得很到位,一点也找不出错来。

  “长安啊,都说了,不要每回来都如此,快起来吧,我这里都是泥地,浪费了你这身衣裳”,郑大虎笑道,没伸出手去拦。

  “谢姑爷体贴小的”,长安站起来,又躬身回道,把礼数做全乎。

  这话郑姑爷说得他可当不得真,徐家主子最忌奴大欺主的事,即便是嫁出门的姑奶奶,他也不敢忘了本分。

  能得主子看中的,怎可没一点眼力劲,即便郑家再落魄,他也只能是姑奶奶脚底下的尘埃,不凭别的,就凭郑家这位姑奶奶可是自己主子爷的亲妹妹,唯一的手足,还是主子能将亲子托付的人,每回进郑家的门,都要给姑爷姑奶奶行大礼,即便郑家人不计较,他却不敢有一丁点的疏忽,郑家姑奶奶要是在爷面前上一滴眼药,他以后的日子也不用过了,身后可是多少人在盯着他的位置呢。

  姜氏听到动静从厨房里走出来,长安眼尖的很,赶紧过去请安。

  “小的给姑奶奶请安。”

  等长安行下大礼,姜氏才道“起来说话吧。”

  “小的给姑爷姑奶奶报喜来了,四爷升任京畿卫指挥使,授昭勇将军。”

  郑大虎浓眉一扬,大舅子这是踢掉顶头上司自己上位了,看来这趟外差办的不错,媳妇白担心了。

  “四哥回京了?可是安妥?”姜氏喜上眉头。

  “四爷刚上任脱不开身,使了小的过来传话,让姑奶奶别记挂着,四爷一切安好。”

  “那就好,嫂子这下可以放心了,你回了哥哥嫂子,就说永哥儿甚好,只是离家日久,思念父母母亲,今儿这喜事你也去书院告知永哥儿一声,让他高兴高兴,可怜这孩子心里头一直记挂着出门在外的父亲呢。”

  “小的记下了,夫人亦是挂念少爷,使小的过些天来接少爷回家沐休,夫人还说,想邀几位表少爷一道家去”,长安作为男仆,不好直视女主子,说话时都是低头哈腰。

  姜氏与郑大虎对视一眼,道,“永哥儿与哥哥嫂嫂久未团圆,人多了闹腾,这回就算了,等下次吧,我今儿不留你的饭,书院马上就是晌午课休时间,你去正好不扰了先生们授课,我备下些吃食,本是要下午送去的,你便顺道一遍带去了吧。”

  姜氏吩咐了常贵家的把食物装好,自己转进房内,取了些银裸子装进荷包里,出来后赏给了长安,平时也有打赏,不过是几十个大钱意思意思,今天确实不同,哥哥荣升大喜,这报喜钱可不能少了,姜氏也大方,直接往荷包里装了五两。

  长安也算是人精里的人精,接过荷包都不用掂量也能估算个大概来,谢赏谢得更到位了。

  等人走后,村民们不再沉默,院子里贺喜声此起彼伏。

  原本就听说郑家的舅老爷是个将军,今儿是又升官了,知道京畿卫指挥使是何等官职的心里噔噔的打鼓,不知道,也想着回去后就跟人打听去,无论如何,这郑家可是不能招惹的。

  郑大虎与有荣焉,好听的话谁不喜欢,“常贵,你去割十斤猪肉回来,中午做红烧肉,让大伙大打牙祭。”

  为了红烧肉,相信晚个把时辰用饭是不会有人有意见的,几块混在土豆萝卜里的干肉片,哪能有红通通肥滋滋的好烧肉有吸引力。

  果然,郑大老爷这话一出口,一伙人手下的劲使得更足,有那肚子里冒着泡泡的,也全都忽略不计。

  ****

  送上近一千字,求支持,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呵呵,貌似贪心了哩!***(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