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山渐青

第四十三章 展望海上丝绸之路

山渐青 何昊远 3363 2024-11-16 17:25

  潘楼街,大宋银行总部。

  许清、方有信、梁玉等股东正在听取宁平波的报告,宁平波字正臣,原是户部调过来的干吏,如今成了总行营业部部长,总行对外营业的事务归他管,大宋银行虽然已经宣告成立,但也只有东京总行在试营业,各地分行还在组建当中,各分行要想全部运营起来至少还需要半个月才行。东京总行目前能开展的业务也只是银钱兑换,接收存款,异地汇款这些由于分行还没组建完成,暂时不能办理。

  宁平波捧着账册说道:“总行试业两天来,共兑换银钱三千四百二十一贯,接收存款七千二百三十二贯。其中活期存款占八成以上,定期存款不足两成。”

  许清听了点点头,东京城作为人口百万的城市,而且是大宋首善之区,城中富户众多,两天加起来才区区七千贯的存款,确实是少了些,不过银行毕竟是新事物,大多数人对它还有疑虑也是正常的。加上异地汇兑这一项业务还没开展,两天有七千贯也算是一个不错的开端了。

  方有信说道:“许行长,您看放贷这一块是不是现在也开展起来,目前已经有许多人在询问贷款的事宜。”

  许清知道这几位股东心里有些急了,目前总行只接收存款不放贷,那就等于在亏本运营,作为商人他们心里着急也是正常的,许清想了想说道:“可以,但目前还处在资本积累的过程,放贷数额不宜过大,而且一定要选好放贷的对象,争取开个好头。”

  目前紧要的是把各地分号组建起来,这样才能开展异地汇兑这一块业务,异地汇兑也是现在最能吸引客户的一项业务,而且不象放贷一样操作周期长,从东京到最远的泉州,最多也只需要半个月,所以这一项业务无疑是现在大宋银行最大的收入来源。前两天许清到总行的银库了看了一下,真切地被震撼了一把,由于还有一些分行的储备基金没来得及分派出去,银库里总计还有五十万贯左右,但就这五十万贯已经让许清感觉自己有些渺小了,只见宽大的银库里铜钱堆积如山,大宋现在发行的铜钱一贯重五斤,五十万贯就是二百五十万斤,用马车拉的话许清一下也算不出需要多少马车才能拉完,那可是整整五亿枚、净重二百五十万斤的铜钱啊。这让许清对异地汇兑的业务更有信心了,想想从这里去泉州谈一笔一万贯的生意,就要用十来辆马车来拉钱过去,安不安全先不说,恐怕路上光马就能累死几匹。现在有了银行汇兑,绝大多数人肯定会来选择银行汇兑这项业务的。

  同时也让许清对发行交子的想法更急迫了,未来大宋银行对银钱的转运将会越来越频繁,发行交子后汇兑的业务可能会有所缩减,但银行本身的运营成本也将大大缩减下来,这对银行并没有太大影响。

  关键还是分行快点组建起来才行啊,现在他就象一个坐在桌边等菜上桌的饿汉,分行建不起来也只能饿着肚子干着急,想到这他对胡雪岩、方有信几个股东吩咐了起来,胡雪岩作茶叶生意,在西北有些根基,由他对京兆府、成都府这边的分号多关注,梁家的根基在江南,就让梁玉对杭州、扬州府的分号多些支持。张远长则负责泉州府,方有信负责太原、真定两府,人虽然不亲自出马,但要发动当地的关系,争取尽快把这几个关键的分行组建起来。

  吩咐完这些后,时间已经到一中午,许清中午是没法回家了,几天来都是在总行草草用过午饭又要处理各种琐事,今天也不例个,他等下还要去抄纸院,跟那边的官员商议一下汇票防伪的事情,对目前用专用纸、暗印、特别印章等一些防伪方法他还有些不放心。作为后来人,他对中国人造假的能力印象太深刻了,后世满大街的假货充斥着市场,有些甚至比真货技术含量还高,只是要借用他人的品牌而已。

  许清刚想与梁玉等人作别,就有一个小太监来宣旨,让许清马上进宫觐见,许清不知道是什么事,一路跟着小太监进了皇宫,他现在身上有赵祯给的禁宫腰牌,可以直接进宫,在小太监的带领下,来到天章阁,小太监刚进去并报,赵祯就急急地宣他进殿。许清这回不用象上次一样大礼参拜,他躬身作礼。赵祯就让他免礼平身,并赐坐。许清见殿中只有阎文应和几个太监宫女在,也就客气地坐了下去。这时许清问道:“陛下,这次招臣来可是为了银行的事。陛下放心,东京总行现在已经试运营起来,情况还不错。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百姓会慢慢接受银行的各项业务的。各地分行也正在抓紧组建,十天左右大概就能运营起来。”

  赵祯让许清来确实是想问问银行的事,只是他也知道,银行现在连分行都还没有建好,能帮上的希望也不大,他有些苦涩地把朝会上的情况和许清说了出来,然后带着些期盼地看着许清,许清听后心念百转,一时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关键还是钱粮两个字,没有钱粮那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最后他带着些试探的口吻对赵祯说道:“陛下,咱们大宋本是物华天宝,百姓勤恳,虽有党项人作乱,耗费了不少钱粮,但想来国库也不至于空虚到如此地步才是,陛下不觉得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吗?”

  赵祯轻易地捕捉到了许清话里的意思,他沉默了一下说道:“朝廷的问题朕又岂会不知道,机构臃肿,军无战力,每年光发官员奉禄和军队粮饷,就占去国库收入的大半,加上如今与党项人战事不断,更是让朝廷雪上加霜。”

  赵祯说得有些轻描淡写了,宋朝现在面临的问题远不止这些,比如土地兼并严重,税制落后等等,但不可否认,他说的这两个确实是目前最大的问题所在。但现在许清不想去触及这些问题,自己现在还没有能力去推动这些改革,历史上范仲淹、韩琦、富弼等人每一个都比自己的资历高出无数倍,他们联手实施的改革还是失败了,自己现在别说改革了,只怕有些话一但传出去,自己便会成为众人攻击的对象,说不定马上被发配到海南岛上去摘椰子呢。所以这些事许清觉得还是等范仲淹他们来打头阵吧,可能的话自己躲在后面出两个主意就好。

  许清看着眉头紧皱的赵祯,最后还是忍不住说道:“陛下,要想解决我大宋目前所面临的这些问题,当然最好是对时弊进得一系列的改革,但现在改革的阻力一定是我们无法承受的,所以臣以为只能另辟蹊径。除了自身的改革外,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向外扩张,把国内矛盾转嫁出去,一但能成功地对外扩张,许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象现在的机构臃肿,空领奉禄却无事可做的官员众多这些问题,等完成扩张后,新开辟的地区就可以把这部分官员分流出去,土地兼并引发的问题也会大大的缓解。而且收回燕云十六州,这本身就是太祖及太宗皇帝的遗愿。当然,以现在我们大宋的财力和军力,守土尚嫌不足,更别谈向外扩张了,要想达到向外扩张的目的,我们就要先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财源,二是强军。”

  赵祯静静地听着,他很明白大宋现在的时弊所在,也有心改革,但一直没能下定决心,就是明白阻力太大,连他这个皇帝也不敢轻易去碰触,只能看着祖宗留下的江山一日一日的糜烂,以至于现在内忧外患,岌岌可危。许清所提供的确实是一个新的思路,但要做到对外扩张甚至比内部改革更难,所以许清虽然提供的是一条新的思路,但他并不看好。出于信任他还耐心地听了下去。

  “陛下,有人说一条丝绸之路造就了一个盛世唐朝,这话臣认为是非常有道理的。唐朝开元时的强盛,虽然不全是靠丝绸之路,但绝对与之分不开。现在我大宋目前没有能力去打通河西走廊这条丝绸之路。但我们却可以开辟一条更好的丝绸之路。”

  这下赵祯的好奇心彻底被许清吸引住了,他喃喃地道:“更好的丝绸之路?”

  “没错,陛下,我们还有另一条丝绸之路,那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由于河西走廊断绝,天竺、波斯等国已经有些商人通过海上来到我大宋进行贸易。泉州、杭州等地都有这些外国商人涉足。而且海运比陆路更方便更快捷,运量也不可同日而语,我大宋也已经有商人踏足倭国及南洋麻逸、占城等地,南洋散落着数十个小国,商人们来回一次就能赚到十数倍、甚至几十倍的利润。所以我朝如果能把这条海上丝绸之路发展起来的话,绝对能带来滚滚财源,目前国库窘迫的局面将不复存在。有了稳定的财源,我们就可以整顿军备,到时光是改革军备的话,那么阻力会减到最小,一但军备改革完成,加上有神臂弓这些利器,对外扩张就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此刻,赵祯觉得许清在他面前轻轻一推,竟为他推开了一扇透着光明的大门。让人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他竟忍不住再次站起来不停地度着方步。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