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面对秦国和魏国军队的异动,廉颇在邯郸城外漳河北岸军营之中,心里急得火烧火燎,可就是无法进城,也等不到君王的军令。
“再派人去送信,催促城中早作决断!莫非我王已经殡天了?-----”廉颇百思不解。“不行,我要去探个究竟!”
思谋半晌,廉颇按捺不住,吩咐部将盯紧对面魏军动向,做好营中守备,他自己叫上几名随从骑马竟奔邯郸而去。
到得邯郸城下,廉颇命亲兵向城上呼唤:“廉颇将军、廉相国叫城上柱国(相当于副相)韩向说话!”
韩向从城上探头张望:“不知相国到此,韩向这厢有礼了!”
廉颇呼喊:“柱国,吾王可安好?”
韩向:“相国,我王身体尚好,今日早晨还去了丛台祭祀呢!”
廉颇心头石头落了地,“韩向,吾知道现在城中戒严,吾也不难为你!汝能否去给我王传话?----就说廉颇有军国要事想向我王禀报,望君王允我入城,就是单人独骑也好啊!”
柱国韩向为难了:“相国,这档口你也不是不知道。王宫早就任何人不许出入了,我也是今日上午,在太庙方才难得见了君王一面,已经三四个月了啊!这会儿,君王回宫休息,怎好去搅扰?”
廉颇:“那你去通报春平君何如?”
韩向笑嘻嘻地说:“春平君、平都侯、太子赵偃正在宗庙闭门思过,这是君王的命令,你找他没用!”
廉颇气恼起来:“那你去告诉建信君或乐乘,让他们来见我!”
韩向告诉廉颇说道:“相国,建信君已经卸任了中枢府之职,现在想必是陪伴在君王左右,中枢府管事的现在是希卑。武襄君乐乘和乐间已被中枢府收押,现在东城狱中盘诘。朝中有事,必须禀报中书令郭开才行。”
廉颇万分惊异,只得求道:“那你去通报郭开,就说廉颇求见君王如何?”
韩向:“相国,您先耐心等候,吾且亲去报告中书令,传递大人口信。”
韩向转身下城去通报,廉颇等人下马,焦躁地在城下吊桥边徘徊等待。
再说赵国宫廷之中,建信君楚月正给孝成王悉心梳理头发、盘卷发髻。郭开和一帮太监侍立在左右帮衬着,两名内史官员也凑在近前,在简牍上记录着君王的几乎每一句话。
郭开接到韩向等人的汇报,去向君王请示。“大王,廉颇求见,说是有要事禀报。”
孝成王似是自言自语:“廉颇虽然老了,可他不会做祸乱国家的事。----让他来见本王说话!”
听了君王的话,郭开犹犹豫豫一番,最后还是传令准廉颇入城面见君王。
-----
赵国相国廉颇亦步亦趋来到王宫,终于见到了久违的赵孝成王。看到君王十分苍老衰弱、憔悴疲倦的面容,老将廉颇强忍悲痛、努力去抑制住奔涌的老泪。
赵孝成王赵丹:“给廉颇将军赐座。”君王又吩咐说:“建信君、郭开汝等先退下,本王要与廉老将军说话。”
“诺”,中书令郭开和建信君以及其他宫人先退避下去,堂中只留下君臣二人厮守说话,史官何进在帷幕之后记录。
廉颇再也抑制不住,潸然泪下,低声啜泣起来。
赵孝成王伸出枯槁的手臂,安慰他:“老将军,本王天限将至,死生由命,不必伤怀。本王只是舍不得-----办不好事情就走哦!”
廉颇哭诉:“老臣心知大王之忧虑,在于新君嗣位之事。廉颇无法替大王分忧,还添了不少乱。”
赵孝成王回忆着往事、动情地说:“昔日先王(赵惠文王)贤能,从谏如流,知人善任。文有蔺相如、苏历、平原君,武有马服君赵奢、乐毅还有你廉颇,文德武备、君臣同心,我赵国海清河晏、四海咸服,强秦不敢犯境。本王蒙先王不弃,委以家国重任,同样依靠汝等这些老臣,本也想尽力去当一个明君的,可是吾未能做到啊!-----晋地大部已失,上党惜败、邯郸都城险些被攻破、几亡社稷,吾有何面目去见泉下列祖列宗,又如何对得起赵国的苍生百姓?此为本王一人之失,昏聩、无能啊!”
赵孝成王悲痛失声,廉颇也悲伤感怀。
赵孝成王艰难地诉说:“说什么君权神授、普照下民。其实明主是得到贤臣的辅助所造就的,贤臣们是因为君王的信赖而施展出才华的。本王暗弱,辜负了尔等贤臣呀!---”
廉颇大哭:“是臣等愚钝、奉事不恭,拖累、贻害了君王啊!”
赵孝成王深情地说:“想邯郸苦战之时,廉颇将军在城上振臂一呼,百万军民以血肉之躯喋血御敌,保全了我赵国社稷,此情此景,慨当以慷!没有将军,就没有赵国今日之存。”
廉颇也回想起来:“昔日抗敌艰危之时,我王披坚执锐、亲赴城头,王后妃子们缝补征衣、救助伤病,是君王的决心鼓舞了军民的斗志!”
赵孝成王:“往事已去,徒留悲叹。长平死难将士的枯骨游魂,还没有返回家乡,尚时常游荡在本王的梦中。本王恐起步来了,汝等定要替本王完成一个心愿---收敛长平骸骨,修建起一处忠烈祠,永世不忘。”
廉颇答应:“臣领旨。”
赵孝成王宽慰地问廉颇:“出将入相,廉颇将军对天下之势有何见解?”
廉颇:“秦国昭王死后,秦孝文王三日而死,秦庄襄王异人立,吕不韦出任秦相国。吕不韦此人曾客居邯郸经营,乃是个富商大贾,也算是机谋得逞、一步登天。吕不韦与秦王异人上台伊始,急于树立威权,对外频频用兵。四年前(秦庄襄王元年,前49年),蒙骜为秦将,率师伐韩,夺取中原要地成皋、荥阳,置三川郡。次年,攻赵榆次、新城,狼孟等地,取三十七城;又攻占赵重镇晋阳,合置太原郡。秦王政三年,领兵攻韩,取十三城。蒙骜与王龁、麃公为秦国将领之腹心。
两年前(前47年)蒙骜率军东向攻魏,被魏公子信陵君率五国联军击败,秦军退出河南地。去年,秦闻魏公子信陵君死(情报不准确,据考证信陵君当时其实没死,是心灰意冷,不理政事了),又使蒙骜攻魏,取二十城,置东郡,使秦国土与齐相接,对韩、魏形成三面包围之势。但秦军忌惮王龁之败(公元前56年,赵将乐乘、庆舍在晋地攻打王龁军,大破之。)始终不敢进攻赵国。
去年,秦王嬴政继位,秦国吕不韦与华阳太后联手执政。秦国一反常态欲要派遣公子同来邯郸做人质(因为赵国派不出公子相应前往,此事作罢。),并派另一公子去魏国做人质,同时交好楚国、燕国和齐国,并停止了对韩国继续用兵。
臣以为,这是秦军久经战事,国家疲弱了。目前秦国西部的羌戎国、匈奴国正发生变乱,不断入侵秦境,未来局势发展不明,秦国后方不稳,它是存在隐忧啊!但和平只是暂时的,从秦庄襄王异人被毒杀这件事情,就能管窥秦国宫廷内部的复杂。秦人人口多中原人与蛮夷胡族混杂,民风彪悍,侵略成性之心是不会收敛的。-----秦赵早晚要有一番对决!我们不能被秦国故意释放出的虚假善意的表象所迷惑。
臣以为我国长期的策略不但应设法夺回上党,还是要谋求恢复晋地,拓展邯郸防御圈的范围。去年,晋阳反秦(秦军攻占了赵国的晋阳,其后军民暴动,被蒙骜平定),我们争议不休,未能及时出兵援救,十分可惜啊。
(注:为何赵国未能援救晋阳(今日太原)呢?因为赵孝成王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惧怕挑起象长平之役那样的秦赵大战,不敢出兵援救了!这其中,廉颇、李牧、庞煖、建信君、郭开、乐乘等人各负有多大责任,各人究竟是如何打算,谁支持出兵谁反对,历史没有任何记录,我们也就不再揣测,但赵国显然是失去了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秦国也怕了赵国。秦国调兵遣将,大举增兵上党,并不是要进攻赵国,它是怕赵国新君初立,也急于建功树威而去征伐上党。)
故此,老臣以为赵国一方面要扩军备战,防范敌军偷袭,尤其是秦国和魏国方面的联手进攻,另一方面也必须有所行动,先期打乱敌军的部署。----(廉颇对局势的看法有误!)
现在,燕国已被我们降服,赵国暂时没有了后顾之忧。现在我军积年整训,战力与武备已不俗,臣请我王下令-----兵进上党,讨伐秦军,先扫除国都附近的威胁,而魏军并不足虑!”
赵孝成王未置可否,只是疲倦地合上了眼睛。廉颇呼唤两声,不见君王回应,只得呼喊:“近侍前来,伺候君王歇息。”
廉颇返身走到大门口,郭开与建信君楚月等人走近前来送行,轻轻对廉颇说:“相国请回吧,君王已命中枢府草拟军令,不日即可送达将军军中。”
廉颇争辩:“武襄君乐乘因何事被拘押?现在谁人在中枢府主事?臣身为相国、担任军事要职统领军队,为何对此毫不知情?也不许参与军事谋划?”
郭开忌惮廉颇,不敢言语,而建信君楚月不屑地说:“身为臣子,如何能够妄议君王?大人未接王命,擅离军营。君王未曾召见,就自己前来,这能算是恭敬合乎君臣礼仪吗?我可以告诉你,乐间和乐乘被羁押,只是因通敌之事配合调查而已,若真有事,谁也救不了他们。若果真没事,自当洗清冤屈,官复原职。现在,漳河附近魏军已增兵繁阳,目的何在?恐怕有的人是深谋远虑、用心良苦吧?
廉颇气恼:“你血口喷人!我来问你,李牧如何径至邯郸城北?乐乘之军现在谁来指挥?”
郭开调解:“李牧将军此行是来接太子赵偃前往代地,准备督军出击匈奴。近来边事紧急呀。-----乐乘只是暂时留置询问,并未解除其兵权,现在营中由赵葱、赵且二将代理。将军勿要多疑!”
建信君指责廉颇:“平都侯也将去往你军中,汝且好自为之吧,莫要辜负了君恩。当下君王嗣立之事纷纷扰扰,哪位太子贤德,自当继立。臣子当忠心报国,不得干预君王之私,更不能拨打私心算盘,莫让众人多疑。”
廉颇愤怒地回应:“真正令人气恼!---老臣何曾干预过君王嗣立之事?春平君身为代相,春平侯也曾在朝中主事,与廉颇只是同僚而已,太子赵偃未曾主事,廉颇又何时怠慢过殿下?”
建信君索性也拉下面孔,手持折扇摇动着,曼声细语地说道:“君且看,这扇骨没有扇柄做枢纽,如何扇得起清风?这人,若是有了背后给出谋划策、位高权重的主心骨,那可就是要兴风作浪了!”
廉颇冷笑着揶揄:“只怕是乌鸦笑猪黑,不知自己黑吧?有的人看似如花似柳,面容姣好,其实心如蛇蝎,整日里以魅惑君王为能事,也不嫌伤风败俗!”
建信君羞愤转身而去,随行的官员们目瞪口呆,廉颇也气的浑身颤抖。
中书令郭开看到两个人当众互掐,心中不免幸灾乐祸起来。嘴里却说:“呦,老将军消消气,自不必与建信君计较嘛,说一千道一万,建信君不过是个女人而已。”
廉颇愤愤不平地数落:“天底下能有这样的女子吗?---面善心黑,从里到外都是假!他若是敢踏进老子军营半步,老子非宰了他祭旗不可!”
郭开一边惊慌地劝阻廉颇,一边叮嘱众人:“大家都没听见啊!---相国说的这是气话。谁若是搬弄是非,口无遮拦,定当拿你们试问!-----相国,您先回城中府上去歇息吧,今晚郭开设宴款待相国。明日午后,您再出城回营何如?”
廉颇气恼:“妈的!还不是有人说本官擅离职守!俺不回去了,马上就走,回大营!”
郭开追出来,拉着廉颇的战马缰绳相劝:“老将军,一定莫要忿怒呀。平都侯到得大人军中,乃是君王之所谋,将军务要谨慎。”
廉颇怒气稍减,心中疑虑,方才想起刚才李牧来接太子赵偃去代地督军的事情,就问郭开说道:“两个太子一南一北,朝中只留下春平君,难道是----?”
郭开掩口示意廉颇不要再多言:“三个太子中,春平君最为年长,也身为代相。吾王是为赵国的大事长远谋划,不忍见他们兄弟祸起萧墙。---这也是为我们这些臣子们打算,君心良苦啊!”
廉颇感慨,朝着朝堂作揖说道:“吾王明鉴,老臣谢恩。”
郭开拉着廉颇下马,“出门这么久,大人还是先回府上探视一下吧,今夜臣郭开领百官,在城中设宴款待相国,就算提前礼送相国明日回营。----大人放心,这是吾王叮嘱郭开,一定要办的事。”
廉颇动容地施礼说道:“既然是君王托付,王命赏赐臣下,恭敬不如从命。”(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