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部大牢。
肮脏、阴暗、潮湿。
难闻的骚臭味和着血腥气让人闻之欲呕。
即使是白天,最阴暗处看着也是黑乎乎的一片。
“哐当”一声,一间牢门被打开,两个狱卒拖着一位衣衫褴褛、血痕遍布的犯人,毫不怜惜的将之丢在地上。
受了重刑的犯人象死狗一样躺着,若不是偶尔蠕动一下,也许会将他当成死人。
这样的事早习以为常。
狱卒目无表情,牢中的犯人也已麻木不仁,进了这里,不管是看守的还是犯事的,心都变得特别的冷硬。
可是最冷硬的心这时也会忍不住颤抖起来,盯着狱头的嘴,因为不知那下一个倒霉蛋是不是自己。
“卢有霖,出来。”
果然,站在牢门口的狱头宣布了下一位被审讯者。
头发乱糟糟,身上衣衫比刚刚那受刑的人好不了多少的卢有霖腿一软,跌在地上半天爬不起来。
两位狱卒走上前,一左一右,象刚刚一样将他拖了出去。
进来已有几天,这是第三回审讯,每一次审讯都如同在炼狱里走过一般。
看了一眼对面的那间单独关押方惟民的牢房,方惟民虽一样被审问,却不象他们这些低阶官员,看样子并没用重刑,最起码其衣衫虽不整洁,却是完整的。
不管是何时代,最低层的人物永远是炮灰般的存在。
可是炮灰也想活命。
所有进来的人都被告知,只要咬死不认,就不会被定罪,所有人都抱着活命的希望硬抗,卢有霖也知道,甚至在那一刻也动心了,谁不怕死?有活命的机会谁不想牢牢抓住?可一想到秋娘和孩子,他心中的希望如水中月瞬间破灭。
可他仍在犹豫,仍在企盼奇迹的到来。
阴暗的牢里,两位狱卒将他拖出来,拖着他经过狭窄的过道,两旁关押的犯人看着他,目光不明,幸灾乐祸者有之,麻木不仁者有之,唯独没有同情。
他听到牢门在身后“哐当”一声关上,身旁狱卒低低的沉重的脚步声,自己被拖曳的摩擦声,甚至还有清脆的铃铛声。阴沉的大牢里,所有的声音都被无限放大,变得那么清晰。
“叮铃铃……叮铃铃……”
铃铛?他猛的一惊,忍不住寻着声音的来处看去。
在他右边狱卒的腰侧,挂着一只花纹精致的银手镯,手镯上垂掉着几个精巧的小铃铛,随着那狱卒的步子一摇一晃,声音就从那里传来。
他的眼猛的一缩,只一眼,他就认出,这是小龙小虎周岁时,他买来送给他们的,两个孩子每人一对,因为大小可以适当调节,所以从小到大一直没取下过,可现在,其中一只却挂在了这个面目可憎的狱卒身上。
“六子,你身上的那玩意哪来的?”
左侧的狱卒问出了他想问的话,被称为六子的狱卒懒懒的回道:“买的。”
“骗谁呀你,就你,有两钱都喝了酒,能有闲钱买这个?”
“呵呵,别人赏的。”
“谁呀,那么大方,怎么哥哥就遇不上这样的好事?”
“你问那么多干甚,反正你肯定遇不上,那人早离开帝都了。”
“你这么说我更好奇,你说,那人与你非亲非故的,为啥赏你?”
“我怎么知道,许是我运气好呗。”六子翻了个白眼,“那人说了,这本是他家孩子身上之物,我问他干嘛赏给我,他说如果孩子听话,以后穿金戴银,有的是享受,也不在乎这个,若是不听话,那留着也没什么用,还不如拿来赏人,还能落个好。”
六子说完,似乎颇有深意的朝卢有霖望了一眼。
而卢有霖听到这儿,早已如五雷轰顶,头“嗡”的一下,整个人都陷入了无边的恐惧黑暗之中。
他就是再呆再傻,他也能听出,那铃铛,那些话,都是对他的警告,那些人从来没有把他忘记,而秋娘和孩子被带走,也不是他曾做过的恶梦。
他与那些人的约定,到了该实现的时候了。
“卢有霖,你想到什么没有?”
“卢有霖,你认不认罪?”
同样的话问过好几遍,同样的,下面的人呆呆的趴在地上,一声不吭。
“上刑。”
问话和主审以刑部尚书曹霈为主,刘睿和六皇子刘旻在一旁陪审。无计可施的曹霈唯有不停的严刑考打,寄希望于用冷酷的刑具来打开这些人死硬的嘴,给审讯带来转机。
仍象前面那人一样,卢有霖被拖着绑在柱子上,行刑的狱卒孔武有力,紧了紧手中的鞭子,“呼”的一鞭甩了过去。
“啊……”牢中行刑的鞭子都是带着倒勾的,一鞭子下去,一道触目的血痕,被倒勾带起的血肉的碎沫和着破碎的衣衫一起纷飞。
难以忍受的痛,深入骨髓的痛将因陷入死亡阴影而呆滞的卢有霖唤醒,痛哼一声,在承受了第二次鞭打之后,肉体和精神的双重痛苦及压迫终于让他彻底崩溃,他用尽全身的力气,喊出了一句,“我招。”
卢有霖招认了所有罪责,并指证是方惟民指使。
有了他的供词,下面的事情好办多了,就如多米诺骨牌,连锁反应下,除了方惟民仍是咬紧牙关,其他所有人都已供认不讳。
到了此时,有没有方惟民的供词已不重要。
仍在幻想着三皇子和护国公庇佑的方惟民不知道,当刘睿他们将审讯结果当着满朝文武递到皇帝面前时,护国公第一个站出来,要求对这种罪大恶极之人处以极刑,否则不能给世人以启示,达到以儆效尤的目的。
三皇子刘錅当堂痛哭流涕,跪在皇帝面前,痛陈自己年少无知,**人蒙蔽,以及识人不明,治下不严,管束不力等过错。
此案再无疑点,满堂极为难得的统一了声音,皇帝当庭宣布处理结果。
所有涉案人员全部处死,家产抄没,家人奴仆被罚为官奴;主犯方惟民处以腰斩极刑,方家直系全部被发配至最南边的荒芜之地,此生不得离开,方家旁系亦被抄家,族人赶出帝都;所有抄没的家产由皇帝派遣的钦差押送至衡州,作为对衡州平民百姓的补偿,同时召告天下,以为警示。
至于三皇子,鉴于他认错态度诚恳,罚其闭门思过三月,以观后效。
忽喇喇似大厦倾,一个世家大族,一个望族名门,顷刻间烟消云散。方家,就此离开了政治中心,就此在历史长河中消失、泯灭。
只有汉水,仍在奔腾咆哮,无休无止,永不停歇……(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