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兹命左季高为征北大将军,统筹湖广全局,望尔用心任事,克忠职守。”
北伐将是光复第一重任,所以周晓峰把征北大将军排在了四征之首。
汉制,常设将军分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征(东南西北)将军、镇(东南西北)将军、安(东南西北)将军、平(东南西北)将军、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及右将军等。
同时,骠、车、卫及诸征、诸镇将军资格身深厚的人可进号为大将军。如骠骑大将军、卫大将军、征北大将军,镇西大将军。
位及大将军,就有了讨伐四方的权利,亦或是有了开疆拓土的名义。
周晓峰把这些将军简化,把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及右将军取消了,而又增设了元帅与大元帅作为最高军衔。同三公虚悬一样,元帅这一称号也不过是激励诸将继续努力的目标。
至于这大元帅嘛,他这位楚王自然是当仁不让了,掌控军权,乃是维护王权最重要的手段。
在中国,汉语元帅一词最早出现在公元前6年的春秋时期,其名源于《左传·僖公二十七年》所载晋文公的“谋元帅”(即考虑中军主帅人选)。
晋国名将先轸在城濮之战与崤之战中屡立战功,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位有元帅头衔并有着元帅战绩的军事统帅。当时只是表示对“将帅之长”的称呼,还不是官职名称。
从南北朝起,元帅逐渐成为战时统军征战的官职名称,如北周宣政元年(公元578年),宣帝宇文邕任命其叔父宇文盛和宇文招为“行军元帅”,率军作战。
唐李渊入关后,设有左右元帅。唐代还有元帅、副元帅等战时统帅。元帅常以皇子或亲王担任,副元帅常以有威望的大臣担任。唐太宗李世民在继承皇位以前曾担任过“西讨元帅”。
宋靖康时以康王赵构为天下兵马大元帅以拒金兵;金侵宋时亦设都元帅、左右副元帅,多由亲王任职,权位极重,非定职。
元代外省和边疆常设有都元帅、元帅府或分元帅府及置达鲁花赤、元帅等,为地区军事长官。元末地主武装首领也多称元帅。
到了明代,在枢密院之下设诸翼元帅府,任命元帅、同知元帅等官职,统军征战。
不过元帅一词用以表示最高军衔则是始于16世纪的法国军队。1559年,法兰西二世首次授予高级将领以元帅军衔称号,至拿破仑时代,法国先后有数十人人被授予这一军衔。
继法国之后,元帅军衔先后被许多国家所采用,有的国家将元帅区分为不同等级。元帅级别设置最多的国家是前苏联,设有苏联大元帅、苏联元帅、军兵种主帅和军兵种元帅各级。前苏联的“苏联海军元帅”和“苏联元帅”平级,“海军元帅”与“陆军大将”、“空军主帅”、“空军元帅”平级,军兵种主帅比军兵种元帅高半级。
有的国家还将元帅区分为不同种类。一般分为陆军元帅、海军元帅和空军元帅三种;前苏联还在陆军中又区分为炮兵元帅、装甲兵元帅、工程兵元帅、通信兵元帅等。
....这算得上是中西结合了。(未完待续)
“大....大将军?!”
台下的左宗棠已是激动莫名,因为紧张而浑身发抖,口干舌燥。书生而成大将军,从此大权在握,铁马冰河,挥斥方遒,那是何等的意气?
穿过历史的尘烟,他仿佛看到了两千多年前淮阴侯韩信登台拜将的场景,又仿佛化身破匈奴的卫霍,灭突厥的卫公李靖,何其相似尔!
“请大将军登台受封!”
周围文武百官和将士们也都露出果然如此的眼神,各种羡慕嫉妒与向往,这位王上最为信重的臣子,果然出人意料而又合乎情理地上位了。
大将军有专伐之权,在这个以光复中华、开疆拓土为主要任务的体系中,作为方面主将比起内阁大臣来权力要重得多了。
旌旗十万,精兵如云,猛将如雨,想想就能让人热血沸腾。想必日后北伐成功,亦不失公侯之望。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在这一刻,左宗棠想到了名曰‘知己’的玄妙感觉,台上的那个人,真的是号准了自己的脉,让他在某一瞬间甚至生出了士为知己者死的蠢动。
儒家于中国之影响深远,安贫乐道是中国历代知识分子所追求的最高精神境界,而腹中承载着这般文化底蕴的人们,必有一股“高士气”,本能地恪守自家操守,严谨地钻研自家学问,对政与权敬而远之。
然而,另一些知识分子,在天地换了面目之际,凭了热情与执着,手捧古卷,而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作为一个向来有理想有抱负自视甚高的读书人,一个传统观念中的“书生”,他曾被林文忠公寄托以厚望,梦里也曾无数次想见沙场杀敌。
现在,梦想终于与现实,相遇。
“臣,领命!”
在万众瞩目之下,左宗棠慢慢稳定住自己的情绪,一步步登上那座高台。
.....
“兹命黎锦辉为征南大将军....韦昌辉为征东大将军....周文远为征西将军....陈开为横江将军....丁九为东海将军.....此诏,天下兵马大元帅,周。”
平衡无处不在,为首的四位大将军也是照顾了各方势力,黎叔代表了南洋军方势力,韦昌辉上位则是为了笼络太平军降将。
至于周文远(凤山),虽然才华不算特别出众,也算是周家文字辈义字辈中杰出人物了,兼且正当壮年,比周晓峰也大不了多少,正是精力最旺盛的时候。
而且周家数十代经营,在湖广四川和云贵等地都有人脉,加上完备的参谋制度和一众精兵强将为依仗,作为主将只要不犯大错,稳打稳扎攻取云贵川黔等地应不在话下。因为太平军主力过江往西北,长江以南的清军大部被抽调,西路压力算是最小的。
前期黎老三出力甚多,本来是可以位列四征将军的,但是有黎叔这位大哥在前,他也只好担任镇东将军之职了。而陈开那个横江将军和丁九的东海将军,还有靳云亭的南海将军则都属于杂号将军,不过能够得到等同正二品总兵的军职,他们也没有什么好不满意的了。
按照周晓峰新制定的军制,武将等级同样是九品十八级,超品为元帅,正一品为大将军。
大将军往下为从一品将军,包括了镇将军、安将军与平将军等有自主征伐权力的高级职位,相当于上将或者中将。
周晓峰不怕在名位上太大方而导致诸将失去发展空间,现在只是授衔而不封爵,他们想要进位公侯,还有得好等呢。
更何况,他对所谓永远不称霸这样画地为牢作茧自缚的做法向来嗤之以鼻,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要是没有称霸的野心,那才真是白来了这一回。中国人口占这个世界人口的四成,而经济实力接近五成,如此底蕴,要是挖掘潜力,超越列强并不是难事。
这是最坏的时代,却也充满了机遇,比如,即将到来的克里米亚战争,在列强狗咬狗的时候,不正是乘虚而入的好时候嘛?
如果能打下足够大的地盘,周晓峰甚至愿意给有功将士以王侯之重赏。
.....正二品军职包括了各地镇守将军以及一些杂号将军,相当于军分区司令或者是舰队司令,统兵数千人至万余人,约等同师旅长。
再其下则是副将、参将、游击等低级将领,目下可以分派统兵一至五营兵力。
将官之下各校尉人数太多,自然要等各将军自己去向部下通告了。
“末将参见大元帅,参见各位大将军,敬礼!”
看到四位新鲜出炉的大将军和周晓峰一齐站在台上,一众将官齐齐敬礼,以后,台上这四位就是军方的最高长官了。
“今日名位已定,望众文武戮力同心,精诚团结.....有功将士,寡人当不吝王爵之位.....待来日,加爵封王,图画凌烟阁,诸君努力!”
“臣等誓死追随殿下!”
.....
“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我们是炎黄子孙,我们是民族武装,从无畏惧,绝不屈服,英勇战斗,直到把敌人彻底消灭,金龙旗高高飘扬.....听!风在呼啸军号响,听!战马嘶鸣炮声隆!兄弟们,整齐步伐奔向胜利的方向,兄弟们,整齐步伐奔赴远方的边疆,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从胜利到胜利,中华雄起东方!”
歌声嘹亮,一队又一队的士兵迈着整齐的步伐,向新成立的政府文武百官展示出最威武雄壮的风采。
刀枪如林,人马如龙,有如此精兵在手,怎不叫人豪气干云,意气风发。
一场阅兵式,更加坚定了在场文官武将的信心,而被邀请前来观礼的南洋各大姓大家族代表则是有许多人激动不能自已,泪流满面。
汉家衣冠遗失上百年,现在终于光复有望了。
至于那些诸岛土著头人和族长则窃喜者有之,震惊者有之,惶恐者有之.....南洋的势力看来是要重新洗牌了,在权衡之后,许多人改变了初衷。
....是夜,文武毕集,置酒高会,十数万人提灯夜游,开国庆典进入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