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从万历到永历

第八章 围剿与反围剿

从万历到永历 山高月阔 3338 2024-11-18 00:41

  陈奇瑜下狱后,崇祯终于顺应群众的呼声,启用洪承畴接任五省总督。不过呼声高的不见得就行,后来的事实证明,作为一个普通文人,洪承畴在军事上也是一个大棒槌,局面在他的手上将会进一步恶化。

  民军走出车箱峡以后,原形毕露,在陕西、甘肃一带大事攻掠,朝廷下令调动各人马入陕围剿,可是还没等官军入陕,民军说走就走,又开始风风火火闯九州了。

  崇祯七年冬,民军陆续撤出陕西,分别开往山西、湖广、河南,不久又三江并流,全都汇入了河南。

  民军此次进入河南,声势非常浩大,人数达几十万之多,所过之处都会踩踏出一个五、六里宽的大路。

  为了对付日益壮大的民军,崇祯和兵部、户部诸臣制定了一个庞大的增兵增饷方案,打算在六个月内结束这场己经长达七年的变乱。

  这个方案计划从四面八方抽调士兵七万五千人,马一万五千匹,饷银七十七万两。其中包括二千关宁铁骑和三千土司兵,这是明朝可以动员的最大兵力和财力,可以说是动用了大明的家底。此时崇祯己经下定决心,要勒紧裤腰带,毕其功于一役。

  然而民军不会呆在河南等着官军来围剿,还没等官军开到河南,民军就先发制人,给了崇祯当头一棒。

  崇祯八年正月,民军扫地王、八大王、太平王等部从河南进入安徽,逼进凤阳。

  此时正赶上过年,到处张灯结彩,一派欢乐祥和的气氛,家家户户都准备了好酒好肉,劳累了一年的人们,正享受着有吃有喝,不用干活的好日子。

  每逢佳节倍思亲,别人的欢乐能够放大自己的痛苦。民军长年亡命天涯,孤苦零丁,饥一顿饱一顿的,他们的生活并没有因为新年的到来得到改善,他们不想在饥寒交迫中度过新年,他们也想进城过年,分享一下普通人的幸福生活,但是没人会给民军发邀请函,于是他们只好当一回不速之客,通过武力实现“你有我有全都有”的目标。

  正月十一日,民军扫地王等部攻打颖州,在这场战役中,八十五岁的前任兵部尚书张鹤鸣被俘。

  张鹤鸣是天启初年的风云人物,当年熊、王之争时,他支持王化贞并怀疑熊廷弼有通敌的嫌疑,与熊廷弼掐得不可开交,后因广宁之败被弹劾下台。魏忠贤当政时期,张鹤鸣复出为南京兵部尚书,崇祯初年处理阉党时,张鹤鸣被视为魏忠贤集团的人,被清理出局。

  张鹤鸣虽然被崇祯处分,但是仍然忠于大明,民军攻打颖州时,张鹤鸣和二弟张鹤腾、三弟张鹤龄组织乡绅,招募士兵,拼死抵抗,终因寡不敌众,城破被俘。

  民军将张鹤鸣倒挂在树上,用乱箭射死,张鹤鸣的儿子张大同不忍见父亲惨死,扒在张鹤鸣的尸体上被杀,张鹤腾、张鹤龄以及一百多名乡绅同时被杀。

  攻克颖州之后,民军乘势进攻凤阳。

  凤阳虽然号称中都,但是考虑到风水的因素,并没有在凤阳外围修建城墙,因此凤阳城是易攻难守。

  正月十五,民军攻陷凤阳,一番烧杀掳掠之后,不知是临时起意还是蓄谋己久,民军打出了“古元真龙皇帝”的旗帜,并进入紫禁城,焚烧了皇陵享殿,朱元璋少年时代出家当和尚的龙兴寺也被焚毁。

  皇陵被焚的消息传入京城,举国震动。

  明朝皇帝有一个习惯,每当灾祸发生,他们就会认为是自己失德,上天才会降下灾祸,因此他们都要进行反思,检讨自己的失德之处。

  崇祯收到民军送给他的这个“新年大礼”之后,悲愤不己,他先是穿上素服,去太庙向列祖列宗哭告,后来又下罪己诏,自我检讨,承认各种错误“责实在朕”。

  在诏书中,他表示要与将士同甘共苦,宣称在生活上减少开支,吃饭穿衣之类都简单从事,以此来激烈将士为国效命。

  自我检讨的同时,他也不忘检讨别人。崇祯认为,国家出现问题,与大臣们无能,不尽心尽力有密切的关系,因此他让朝臣们也都穿上素服,进行反省。反省以后还要问责,作为事件的责任人,凤阳巡抚杨一鹏被处死、巡按吴振缨被遣戍,镇守太监杨泽畏罪自杀。

  过分刺激对手就是给自己找麻烦。民军反态毕露,公开挑战皇权,也给自己带来了疯狂的报复。

  正月十六日,洪承畴率陕西官军开往河南,“节制诸镇抚”对民军进行围剿。三月一日,洪承畴抵达河南汝宁,其余各路官军也源源不断从四面八方开来。

  面对来势汹汹的官军,民军再次玩起了猫捉老鼠的游戏,洪承畴刚出陕西,各路民军又纷纷进入了陕西,四月,各路官军齐聚中原,然而民军早己跑得不见踪影,官军扑了个空,将民军围剿于中原的计划落空。

  计划赶不上变化,只好重新计划。

  四月十二日,洪承畴在汝州召开会议,讨论下一步行动,针对民军流动性强的特点,洪承畴制定了一个将民军包围在陕西进行剿灭的计划。

  洪承畴这个计划的要领就是“分片包干”,这是分片,更是分责。

  此时的洪承畴是三边总督兼五省总督,大明的半壁江山都要靠他来保护,权力很大,责任也很大。

  权力不能分享,但是责任必须有人分担。

  按照洪承畴的部署,左良玉、汤九州、尤世威、徐来朝、邓玘、陈永福、张应昌等人各领几千人马分头驻守陕西、河南、湖广之间的隘口要塞,防止民军流窜山西、湖广、河南,洪承畴负责指挥消灭陕西境内的民军。

  会后,洪承畴由河南又回到了陕西,其余各路官军也开向指定地点,进入战斗位置。然而洪承畴的铁桶战略却有一个巨大的漏洞。官军总兵力本来就不多,面对庞大的民军己经力不从心,现在又让各支部队又分兵把守,用于追剿的部队就更少了,而此时民军人数比以往有了很大的增长,常常是官军的几倍到几十倍之多,面对绝对多数的民军,官军没有取胜的把握,无法实现在陕西围剿民军的任务。

  另外一方面,驻守各地的将领手下也没有多少兵力,起不到拦截民军的作用。

  这个战略虽然解决不了崇祯的心病,但是却能解决洪承畴的心病。

  对于洪承畴来讲,在陕西消灭不了民军没关系,只是能把他们驱逐出去就行,剩下的事就由负责堵御的将领来完成了。如果能拦截住更好,如果拦截不住也没关系,洪承畴可以很轻易地找到一个替罪羊。

  从洪承畴的这个战略布局上看,他的水平和人品都很一般,所有文官带兵的毛病,他都具备,这些毛病可以概括为一句话:政治上内行,善于权谋爱争斗; 军事上外行,狗屁不懂瞎指挥。

  这种以少打多的局面在接下来的战斗中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一些骁勇善战的著名将领战死。

  六月,明副总兵艾万年、刘成功、柳国镇、游击王锡命以三千人在宁州襄乐镇追击民军李自成部,遇伏被围,艾万年、柳国镇被杀,刘成功、王锡命受重伤,官军死了一千多人。

  援剿总兵曹文诏听说艾万年阵亡,勃然大怒,向洪承畴请求出兵为艾万年报仇。洪承畴大喜,马上答应,但是他表示没有士兵可以分给曹文诏,只是承诺为其殿后。于是曹文诏带领三千人马出征。

  六月二十八日,在真宁湫头镇与民军遭遇,曹文诏侄曹变蛟为前锋,奋力冲杀,追杀民军三十余里。曹文诏率军在后跟进,突然民军伏兵四起,将曹文诏军团团围住,激战中他帐下小卒被擒,大叫:“将军救我!”于是民军中有人认出了他,说道:“这是曹总兵。”于是民军一涌而上,将他团团包围。

  曹文诏左右冲突,手刃数十人,转斗数里,最后力尽,拔刀自刎。

  曹文诏和艾万年是官军中的名将,以勇猛著称,尤其是曹文诏,战功卓著,从未有过败绩,双手沾满了民军的鲜血,民军闻之色变,常常望风而逃,时称“军中有一曹,流贼闻之心胆摇。”曹文诏死后,洪承畴放声大哭,崇祯也很悲伤,下令建祠祭祀。

  曹文诏和艾万年都是洪承畴分兵战略的受害人,他们的死,是官军的重大损失,官军的士气因此受到很大影响。

  到了秋天,民军在陕西的人数大幅增长,为了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除了李自成、蝎子块等少数几支民军仍留在陕西,其余闯王高迎祥、老回回马守应、八大王张献忠等部几十万人又出潼关进入河南,洪承畴将民军消灭在陕西的计划失败。(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