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南宋之风起云涌

第三百三十六章:下落不明

南宋之风起云涌 浊酒对红颜 3476 2024-11-18 00:42

  周复没有立时回答,而是站起来走到门口,看着正在忙碌的工匠出神。

  良久,周复仍然没有回头,只是平静的说道:“二姐夫,如果被陷害、被杀的是你的家人,你希望朕如何去做?”

  “陛下……”

  “朕曾经向吕老,也是向自己的良心过誓:只要是对我大宋有利之事,我何畏艰难。韩节之事一旦查实,朕决不宽待,依律处置。”周复此时才转回身来,在山洞的阴暗中,只能看到他一双闪亮的眼睛透出的是坚定和无畏:“朕说过:人情大不过国法。大宋的臣民皆为朕之赤子,身为父母者不能护佑子孙,就是朕愧对天地、愧对大宋的万千臣民。”

  出了这么一件事,天子周复也没心情再巡视火器工场,嘱咐所有人保密之后,很快便返回了皇宫。

  回宫之后,周复请来了安王赵适和倾天网在京的领甘北太给叫到了御书房,将此事全部告知他们。二人顿时吓了一跳,以他们对大宋律法的了解,这韩节已经犯下了诛灭全家的重罪!

  但韩家有铁券在,就算是天子也动他不得;如果不处罚韩节,一旦此案传扬出去,大宋律法的尊严也会扫地,以后还用什么来约束臣民?!

  偏偏当今天子周复又不是个昏君,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事是干不出来的,这可实在让人头痛!

  但天子却并没有太多的为难表现,只是吩咐他们动用一切手段查清此案,不可有半点循私;另外,当然也强调了保密,在本案全部内幕查清之前,不得泄出半句!在查清之前,一切照旧,不可为外间觉察。

  表面上,一切又恢复了平静,天子周复还是如前一般勤于政务。

  这天刚刚下朝,周复正想回宫,突然有内侍来报:“陛下,兵部尚书刘畅和两名主事求见。”

  周复心中奇怪,如果有事,刚才在朝上为何刘畅不说,但还是吩咐:“传!”

  兵部尚书刘畅和两名主事入见皇帝,行礼已毕,周复请三位臣子坐下,然后问道:“诸位臣工,今天来见朕有何要事?”

  “陛下,按您的旨意,兵部的工匠把原来失传多年的诸葛神弩给复制出来了,特来向陛下报喜。”兵部尚书刘畅一脸的兴奋,高兴的回奏。

  “哦?!”周复先是一惊,然后就是喜出望外:“朕当初也只是随意一提,没想到大家居然能将它给复原出来,太好了,朕要看看。”

  “臣等此来,就是请陛下到工场里去看一下诸葛神弩的试射。”

  第二天,天子周复由兵部尚书刘畅陪着来到了兵部位于临安近郊的工场。也难怪周复对此事十分的在意,大宋在如今的情形下,想要收复故地,必须想出让步兵能够在平原上与大金骑兵对抗的方法。这些先进的武备,是大宋所能够想到的最有可能实现的办法。

  到了工场里面的试验场,一群身着官服和工匠服的人正聚在一起商议着什么。听到侍卫们的通报声,那些人分了开来,全都向着这边行礼:“臣等见过陛下。”

  周复连忙抢上几步,把为的一位老人给扶了起来:“宇文爱卿,朕说过,你不用多礼的。从外祖父那里论起,朕还得叫你一声叔祖呢,快快起来。”

  然后,周复向后面的人吩咐道:“诸位臣工也不必多礼,平身吧。”

  “谢陛下。”

  那名被周复扶起来的老者正是虞允文当年的同僚、后任大金礼部尚书的宇文虚中。他当年作为大金使节回宋一行,亲眼看到在时任皇太子的周复治理之下,大宋的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思念故国的他提出希望能回归大宋。

  皇太子周复当即答应,吩咐倾天网妥善安排宇文虚中归宋一事。正好,此时的金主合剌性情不稳,大金自己还不得安省,宇文虚中轻易的辞官,在倾天网的帮助下,一家人南下逃回了大宋。

  归宋之后,自觉内疚于心的宇文虚中提出要为大宋效力。他在虞允文手下之时,负责的就是军备,尤其是对当时宋军所用的种种武器、装备和火器十分熟悉,还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而这些东西,宇文虚中从来没有教给过金人如何制作。

  由于多年的战乱,有不少很不错的装备和火器的制作方法都已经失传,宇文虚中归宋之后,将自己记忆中的不少东西都复制出来,有的还依着自己的经验加以改进,对宋军军备的帮助很大。

  周复扶着宇文虚中,笑着问道:“宇文爱卿,这些日子只怕是劳累了您了,朕甚是过意不去。”

  “陛下不必客气,这是臣等该做的。”“宇文虚中看着与虞允文长相极为相似、风华正茂的周复,心中感慨,不由得叹息道:“若虞大人和孝贤皇后尚在,看到如今的局面,该会有多高兴啊。”

  “外祖父和母后虽然都已然故去,却给我们留下了盖世的传奇。”周复听了宇文虚中的话,想起外祖父和母后,也点点头:“作为后人,如果不能让先辈们感到欣慰,到时也无颜去见他们。你们正准备实验诸葛神弩吧?现在就开始,朕也见识一下。”

  沉默的周复脸上露出了一丝讥笑,但转瞬即逝,露出了一脸的庄重之色:“原来皇祖父也知道外界对您的评价,今天如此问孙儿,是想孙儿说一句不是,还是打算听孙儿说说当初的祖慈孙亲,为何会成了今天这种局面?”

  “你的确是聪明,只怕早已想到朕会如何探问、嘱咐于你了吧?!诸孙之中,朕最喜欢的便是你。不是因为你从小就天资过人,活泼可爱、又特别会讨人欢心,而是朕一直认为你才是大宋最适合的继承人。你皇兄个性更似你的父皇,仁慈、善良,却有些懦弱,为君必会被臣子控制。”

  半闭着眼睛,淡淡的说出了自己对天子赵昚二子的评价,太上皇已经干枯的脸上出现了讥笑,轻蔑的说道:“我大宋文官掌控朝政已经有两百多年,尾大不掉,如果再不进行节制,皇室只会成为面子上的君主。什么礼教、规据,不过是文臣们控制朝政的借口罢了。”

  “父皇?!”天子赵昚十分意外,他没想到自己父亲居然会如此评价一生中都信任、重用的文官集团,还以为父皇是临终的泄,便出声呼唤了父皇一声。

  “皇儿,不是为父的一直信重文官,只不是两害相较取其轻而已。文官控制朝政,不过是大权旁落,不会有家国倾复之虑。但只要有了机会,收回皇权也是必然之意。”太上皇喘了口气,复睁开眼,缓缓说道:“朕当初让吴后故意以舍不得孙儿为由,制止水灵将周复过继,就是明白那些文臣借势作,不过是为了不让周复有机会成为太子。到时立了个性懦弱、喜好的适儿为帝,周复身处嫌疑之地,连朝政也无法过多干预,他们才好接着掌控朝政而已。这些儒臣的心思甚是慎密,却瞒不过朕的眼睛。”

  “父皇用心果然深远,儿臣感佩。”天子赵昚没想到,当年禀性温和的太上皇后吴氏异常的坚持,竟然是因为受了太上皇之托的原故,十分佩服自己父皇的远见灼识。

  “皇祖父不亏是中兴之君,‘用心深远’这四个字,说的是半点也不错。”周复脸上出现了淡淡的笑容,平心静气的说道:“若当年是父皇或是我在位,大宋不是重振国威,便是一败涂地的结果。改革军政、收复失地,如果能够成功,所获得的利益的确惊人。但所面临的风险也只会更大,更不要说当时大金主持军政的兀术可不是笨蛋,成与败还在两可之间。”

  “周复,你?”

  太上皇和天子赵昚都惊讶的看着周复,不明白他因何会来了这样一番话。他不是一直对太上皇的做法极其不满的吗?如何还会称赞太上皇为“中兴之君”?若说周复是因为太上皇将去,就说些好话来安慰自己的皇祖父,这还真不是他会做的事。

  “在国家已亡的时刻进行重建,是何其艰难之事!说来容易,做起来难,皇祖父仅此一件,即可留名千古、流芳百世。”

  看着父、祖吃惊的样子,周复却还是一脸淡然,他盯着自己的皇祖父,慢慢的说道:“此话是我母后临终与我最后一次深谈之时所说,并非是我自己的认识。当时我还甚是不满,以为母后到了最后的时刻还逃不开一个‘孝’字。不过,经过这段时间的主政,现在我也明白过来,母后说的有道理。这国家之事,确是需要慎之又慎,皇祖父当年所为,也不能都说一个错字。”

  “那你为何……”天子赵昚根本没想到自己的皇后和爱子对父皇的评价会如此之高,可周复却又在平日里疏远父皇,这还真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一脸不解的问道。

  “过去的事就不用提了,是非曲直天下早有公论。皇祖父的确是精通政务,当然也明白如何来平衡臣子之间的关系和势力,就如同当年朱熹之事。本来皇祖父是想利用当年至勇军统制冷月河与母后有私情的传言节制母后,只可惜冷月河宁死都不愿意陷害母后,结果被逼得下落不明。”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