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南宋之风起云涌

第三百零二章:一团乱麻

南宋之风起云涌 浊酒对红颜 3356 2024-11-18 00:42

  这是因为金主合剌现在的性情极度不定,常常无故杀人。喜好汉家学术的他居然改变了朝中称皇帝为“狼主”的旧规,坚持用汉人尊称天子的“陛下”。

  在得知大宋将举行儒家辩论之会的消息之后,金主合剌还叹息自己要不是皇帝就好了,那样就可以亲自前往大宋观瞻。而且,还不顾众臣的反对,派出专使来宋收集辩论的内容。如果因为自己坚持礼仪,而导致皇帝扫兴,只怕人头不保还会累及家人。

  一直在旁边观看的宇文虚中终于开口:“完颜大人,外交礼仪之变属于国之重事,非我们两个小小使节可以决定。我看,就派快马回京请陛下旨意示下,如何?”

  完颜宗隽转头看向宇文虚中,见他微微颔示意,也只得点头同意,心中虽然明知,以皇帝爱好汉家文化而且任性而为的个性,一定不会把外交礼仪放在眼中,同意大宋要求的可能性极大。但完颜宗隽再怎么也不敢真的因为礼仪之争而挑起两国战争,就皇帝那关都过不了,更不要说现在的大金实际上已经没有了太多的将领能够指挥两国大战。

  宇文虚中见完颜宗隽同意了自己的提议,转向赵彦:“赵大人,我等需要向朝廷请旨,请赵大人等候几天如何?”

  “好说,反正诸位大师还在陆陆续续赶往临安的路上,我还等的起。”赵彦中轻松的回答,心中佩服皇太子的判断,金使果然不敢擅自作主,也不敢轻易挑起战端,看来这外交礼仪之争大宋赢面的确很大:“宇文大人,皇太子殿下让我转告于你,大宋欢迎曾经的同胞返回来探亲、访友,决不会有任何歧视。”

  “什么?这是你们皇太子的意思?”宇文虚中呆住了,从被俘北上,他多年不敢与宋人接触,不敢有回大宋的念头,甚至不敢去为虞允文大人扫墓,就是害怕被人指责变节、无耻,可这些都不能减少哪怕一分对家乡的想念。

  却没有想到,大宋的皇太子周复竟然主动欢迎自己这个叛臣回宋探亲,这在儒家学说盛行的大宋几乎是不可能生的事,而且还是出自传说中个性强硬的太子,心绪顿时就成了一团乱麻。

  “是啊,宇文大人,殿下说过去的事情不必再提了,是非曲直也很难说清。您曾经是虞允文大人的同僚,也算是殿下的长辈。抛开国礼不论,仅以私谊来说,殿下还很想能和您会面畅谈。”赵彦中淡然一笑,难得在宋金交往之时能由大宋掌控局面,这种感觉实在是太好了:“宇文大人,您有不少朋友、故旧如今还都在临安,就算金宋此次无法达成一致,也请大人不要错过机会,还是前往临安一行的好。”

  不出周复预料,金主合剌放弃了外交礼仪中大宋“接伴使”必须屈膝下拜的要求,命令金使与大宋“接伴使”平等相对。

  消息一出举国欢腾,从当年秦桧卖国投降到今天,数十年的奇耻大辱一朝结束,大宋终于获得了和大金在外交礼仪上的对等地位,无数臣民都是激动的泣不成声。

  一开始害怕金人会借机难的部分朝臣,也不得不佩服皇太子的谋算和把握大局的能力。

  不少守旧的文臣在私下极为担心,原本文武双全的皇太子就被视作恢复中原的代表,在百姓中有着很高的影响力。如今,因为皇太子的坚持,大宋最屈辱的一幕终于翻了过去,皇太子周复在全天下臣民心目中的地位直线上升,他的果断和干练如今也得到了天下人的认同,以后还如何牵制他的行为?!

  此时的临安城,几乎变成了学术辩论的场地。

  陆续抵京的学者和大师们,按照朝廷的安排,在国子监、太学、各家书院和临安城内的园林之中,开始宣扬自己一派的学术见解,或者互相辩论。一天之中,甚至有十数场辩论或讲座,被吸引而来的数十万学子们不断的穿梭于各个场地之间,而且不少吏民百姓也前往听讲,颇有当年汴京士林之盛况。

  借了这个时机,皇太子周复将数十位被一般士林人士看不起的专才也请了出来,在临安东城最知名的柳园开了“杂术”讲座,以讨论学术为由,专讲各种实务和技术,并印大量诸子百家、历史、地理、医药、农业、工业、天文算法、作品、宗教经典等各种专业书籍免费放。

  此次“杂术”讲座所涉及的范围之广世所罕见,农学、数理、建筑、商业、制造等等无一不包。一系列的讲座颇受百姓和一般官吏们的欢迎,几乎是场场爆满。免费放的书籍被听众争抢一空,受欢迎程度远远出乎了事先的预料。

  而且,由于免费书籍供应不足,还导致了大宋印刷业的一次巨大变革。

  在此之前,大宋都是使用雕版印刷,耗费人力巨大,受到的限制也太大。虽然大宋号称是人文汇集之地,但有能力出版自己著作的人还是少数,学术的讨论和文化的展受到了传播方式的制约。

  早在庆历年间,临安本地百姓毕昇就已经明了活字印刷术。一个是,由于活字印刷要变更很多设备,初期投资过大,一般的私人书坊承担不起这个成本,官刻机构虽然没什么成本压力,但往往不用赶时间,也没这个需求;二是,纸张的质量一直不怎么过关,无法适应活字印刷术,导致了它一直不得应用。

  此次,皇太子所要追加的印数、种类实在太多,时间又紧,一时之间就算整个临安的书坊全部开工也来不及。为了赶工期,就有人提出使用活字印刷术,初期慢一点,后面却可以快的多。

  皇太子周复在听了工部官员的介绍之后,十分感兴趣,下旨试用活字印刷,以确定它的实效。经过确认,活字印刷的优点明显,远胜雕版印刷,而且如今纸的质量有了很大的提升,已经能够适应活字印刷的需要。于是,皇太子周复下令,以后的官刻机构逐步换成活字印刷。所有章节都是请到

  活字印刷术在它诞生近百年之后方才扬光大,由于官方大量应用了它,引导了民间的风尚。民间书坊应用之后,使得印刷更为简捷方便,出版业迅扩张。

  第六节

  京师临安原本就是民间书坊集中之地,但由于活字印刷术的应用,后期成本大大降低,使得出书成为普通人也可以进行的行为。临安书坊开始向专业化展,逐步分成了专印一类书籍的专业性书坊,也因此使得书的品质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不久之后,临安还出现了定期出版的民间坻报“简册”,专一向百姓通报以朝廷动向为主、兼顾商贸等的各种消息,受到了吏民百姓的欢迎。连朝廷后来也开始向民间书坊学习,每个月都行一期《朝报》,专门讲述朝廷的新政、军事动向等等内容,用以引导民间的风尚,坚定大家振兴国家的决心。

  对于临安城里繁盛的印刷业,皇太子周复持支持的态度,只给它规定了一条:涉及到军事技术、国家机密和谋反之意明显的书籍不得刊印,更不得出口,否则以反叛罪论处!

  为了保证这一点,涉及以上内容的书籍在刊印前,必须送交大理寺专设的审查司检验后才能出版。

  大宋临安所产书籍物美价廉,成为了最受欢迎的出口商品之一,远销各国、周边各地,光这一项增加的赋税收入,就抵得上临安之前三年的赋税。

  而且,出口的书籍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周围民族和国家,要在后世,大概会被人认为是“文化侵略”了。

  但在这个时候,这些出口的书籍却被周围开始和已经汉化的国家、民族视为至宝。不少地方的学者、学生前来他们心目中的文化之都——临安留学,学习汉家文化,倒也算是自修德政而传播于外的实例。

  可这样的成绩,却是靠着一帮子腐儒们看不惯的奇技淫巧之术得到的,也实在是个很有意思的事情。

  经过了一个多月的辩论,儒家学术之争集中在了两点上:一是对儒家学说根本观点的认识,在这个上面差别较大,但各个学派都出自于儒家文献,还有可以调和的余地,一时也争不出个胜负来;二,就是对朝廷正在进行的改制、以及北上恢复中原的态度,在这第二点上,不同的认识可以说是针锋相对。

  在需不需要改革朝廷旧规和恢复中原的态度上,理学认为“自修德政”即可,整兵备战是浪费资财和精力,反对恢复中原,把其所谓的“理”拨高到了能够解决一切、无以复加的地步。

  在对金的战略上,开始朱熹还支持收复中原,但又要“无为而治”,反对为了强盛国力而改革旧政。之后,朱熹生了转变,坚持以“仁”治天下,不再赞成恢复旧河山。他一方面主张忠君死节,反对投降,另一方面又主张不战不和,对朝廷进行的备战,认为是浪费国家资财。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