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之乱世枭雄

『非求勿订』孟龙文臣 之 顾雍

三国之乱世枭雄 龅牙阿慕 3596 2024-11-18 02:58

  顾雍,字元叹,蔡邑之徒。孟龙穿越之后,请帅远征山越,而扬州顾家的势力不小,蔡邑于是推举其为孟龙效力。一生兢兢业业,成为孟龙麾下得力助手,协助荀彧治理内政,多出实策,不但保证了前方战事的耗费需求,也让百姓得到休养生息,功不可没。

  历史传记(收录资料,供参考)

  顾雍,字元叹;吴郡吴县人,三国时期有影响的政治家,东吴重臣。幼时拜蔡邕为师,学习弹琴和书法。他才思敏捷,心静专一,艺业日进,深受蔡邕喜爱。蔡邕赠之以名。故顾雍与老师蔡邕同名(“雍”与蔡邕的“邕”同音)。又因受到老师称赞,故字元叹。

  他仕东吴为相19年,以德辅政,多进良言,使东吴邦内清肃,国富兵强。在朝秉公执正,不为权势所屈,虽每每和颜悦色进谏,但不苟合取容。公孙渊背魏臣吴时,顾雍同张昭一样竭力谏阻孙权遣使封赏公孙渊,孙权不听,他追至宫中伏地叩首不起,继续进谏,“以死争之”。孙权令左右扶他出宫,他陈说不止。他以国事为重,忠心辅政,深得孙权及朝臣的信任和敬重。

  顾雍淡于爵禄,廉洁自奉。孙权为吴王后,顾雍连连升迁,但他从不告诉家人属下。事后得知,都惊叹不已。孙权曾以堂女嫁顾家外甥,孙权请顾雍父子及顾雍长孙、选曹尚书顾谭欢宴以贺。顾谭大醉失态,不能自持。次日,顾雍厉声斥责之:你谦恭不足,日后必将毁我顾氏家族。贵为国相而谦恭克己,给吴国以很大影响。他死后十多年(58年),景帝孙休下诏称“故丞相雍,至德忠贤,辅国以礼”,并封其次子承袭爵位为醴陵侯。吴国末年,陆凯称“汉有萧(何)、曹(参)之佐,先帝有顾、步(骘)之相”,比之汉萧何、曹参,可见顾雍之德在东吴历史上的影响。

  正史传记:顾氏是江南名门望族。顾雍从小聪明机灵,少年时曾从因避怨而隐居于吴的东汉文学家、书法家蔡邕(原名雍,字伯喈)学琴与书法。蔡邕对顾雍的才华十分赏识,认为将来必定有所成,于是将自己的名字相赠。顾雍像弱冠之年,顾雍即由州郡官吏表举推荐,担任合肥长。后历任娄县、曲阿、上虞地方官,所到之处都有政绩。

  建安五年(00),孙权兼任会稽太守,以顾雍为郡丞,代理太守处理一切事务。后累迁大理奉常,兼领尚书令,封为阳遂乡侯。

  黄武四年(5),改为太常,进封醴陵侯,替代孙邵当上了丞相、平尚书事,直至逝世。当上宰相后,顾雍时常访察民间疾苦,提出了不少适当而有效的办法,功绩不小,但他从不居功自傲,不仗势凌人。他与孙权相处注意君臣礼节,对国家忠心耿耿,一切以国家利益为重;对同事和部下,则态度和蔼,十分谦虚。他办事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和主意,考虑问题周到全面,处理问题稳妥,很讲究方式方法。在他的精心辅助下,吴国在不长的时间内出现了全面兴盛和繁荣,人称他为“东吴名相”。

  赤乌六年(4)十一月,顾雍病逝。孙权身穿素服亲临吊唁,赐谥号“肃侯”,墓葬在藏书小王山。景帝孙休即位,诏曰:“故丞相雍,至德忠贤,辅国以礼,而侯统废绝,朕甚愍之。其以雍次子裕袭爵为醴陵侯,以明著旧勋。”

  三国演义。

  三国时、公孙渊(据有辽东)想欺诈魏国,认为如果不和吴国绝交,魏国必定不会相信,若是诱骗吴国的使者来杀了,那么魏国就会相信,并且可以得到宽缓喘息的机会,慢慢地再自立为王。因此就对吴国称藩,并且献马给吴国。

  吴王孙权非常高兴,讨论要派遣张弥、许晏等人,率一万随从兵士前去为公孙渊赐爵封位。议论决定之后,群臣纷纷庆贺。顾雍却哀吊说:“太过份了,上下竟然互相欺瞒。这是件可悲可叹的事,竟然为它庆贺。”孙权说:“远方的藩国向慕公义,首先臣属于我国,世祖(曹丕)即位之前得到了河右(河西)之地,比起我们今日,哪些比得上呢?而丞相一人却为此哀吊,为什么呢?”顾雍回答说:“臣下哀吊张、许两位使者回不来。陛下虽然威名恩德远播,比起魏国,哪个力量强大呢?现在公孙渊不称臣于魏,而称臣于吴,如此舍弃邻近的强大外交援国,却结交远方穷乏的国家,这不人之常情。”吴王说:“那为何要称藩(臣)于我国呢?”顾雍说:“公孙渊想自立为王,怕魏攻打他的后方。想要臣事魏国,又因已经称臣于吴,怕被认为立场摇摆不定;如要进贡一些物质,臣事吴国,那么吴国一定派使者回报,并且加以册封。如此一来,他一方面既可图得我们将送他的金银宝器等贵重物资,同时趁此扣留我国的使者,再向魏国输诚。魏国必然认为他已经断绝和吴国的关系,一定更加重视公孙渊,而不去讨伐他。公孙渊便可借此得到休兵养民、称雄辽东的机会。”“陛下如果不相信,只要去一封信责备他过于轻率,他的诡计马上就拆穿。依臣下的办法,只要派遣士兵百人护送使者就好。魏国知道此事后,一定认为公孙渊奉事吴国非常诚心,最后依然不会相信公孙渊,那么他的诡计就不能得逞了。”后来,公孙渊果然背叛吴国,完全如顾雍所预测的一般。

  历史记载:《三国志吴书七》

  顾雍字元叹,吴郡吴人也。一蔡伯喈从朔方还,尝避怨于吴,雍从学琴书。二州郡表荐,弱冠为合肥长,后转在娄、曲阿、上虞,皆有治迹。孙权领会稽太守,不之郡,以雍为丞,行太守事,讨除寇贼,郡界宁静,吏民归服。数年,入为左司马。权为吴王,累迁大理奉常,领尚书令,封阳遂乡侯,拜侯还寺,而家人不知,后闻乃惊。

  「一吴录曰:雍曾祖父奉,字季鸿,颍川太守。二江表传曰:雍从伯喈学,专一清静,敏而易教。伯喈贵异之,谓曰:“卿必成致,今以吾名与卿。”故雍与伯喈同名,由此也。吴录曰:雍字元叹,言为蔡雍之所叹,因以为字焉。」

  黄武四年,迎母于吴。既至,权临贺之,亲拜其母于庭,公卿大臣毕会,后太子又往庆焉。雍为人不饮酒,寡言语,举动时当。权尝叹曰:“顾君不言,言必有中。”至饮宴欢乐之际,左右恐有酒失而雍必见之,是以不敢肆情。权亦曰:“顾公在坐,使人不乐。”其见惮如此。是岁,改为太常,进封醴陵侯,代孙邵为丞相,平尚书事。其所选用文武将吏各随能所任,心无适莫。时访逮民闲,及政职所宜,辄密以闻。若见纳用,则归之于上,不用,终不宣泄。权以此重之。然于公朝有所陈及,辞色虽顺而所执者正。权尝咨问得失,张昭因陈听采闻,颇以法令太稠,刑罚微重,宜有所蠲损。权默然,顾问雍曰:“君以为何如?”雍对曰:“臣之所闻,亦如昭所陈。”于是权乃议狱轻刑。一久之,吕壹、秦博为中书,典校诸官府及州郡文书。壹等因此渐作威福,遂造作榷酤障管之利,举罪纠奸,纤介必闻,重以深案丑诬,毁短大臣,排陷无辜,雍等皆见举白,用被谴让。后壹奸罪发露,收系廷尉。雍往断狱,壹以囚见,雍和颜色,问其辞状,临出,又谓壹曰:“君意得无欲有所道?”壹叩头无言。时尚书郎怀叙面詈辱壹,雍责叙曰:“官有正法,何至于此!”

  「江表传曰:灌常令中书郎诣雍,有所咨访。若合雍意,事可施行,即与相反覆,究而论之,为设酒食。如不合意,雍即正色改容,默然不言,无所施设,即退告。权曰:“顾公欢悦,是事合宜也;其不言者,是事未平也,孤当重思之。”其见敬信如此。江边诸将,各欲立功自效,多陈便宜,有所掩袭。权以访雍,雍曰:“臣闻兵法戒于小利,此等所陈,欲邀功名而为其身,非为国也,陛下宜禁制。苟不足以曜威损敌,所不宜听也。”权从之。军国得失,行事可不,自非面见,口未尝言之。江表传曰:权嫁从女,女顾氏甥,故请雍父子及孙谭,谭时为选曹尚书,见任贵重。是日,权极欢。谭醉酒,三起舞,舞不知止。雍内怒之。明日,召谭,诃责之曰:“君王以含垢为德,臣下以恭谨为节。昔萧何、吴汉并有大功,何每见高帝,似不能言;汉奉光武,亦信恪勤。汝之于国,宁有汗马之劳,可书之事邪?但阶门户之资,遂见宠任耳,何有舞不复知止?虽为酒后,亦由恃恩忘敬,谦虚不足。损吾家者必尔也。”因背向壁卧,谭立过一时,乃见遣。徐众评曰:雍不以吕壹见毁之故,而和颜悦色,诚长者矣。然开引其意,问所欲道,此非也。壹奸险乱法,毁伤忠贤,吴国寒心,自太子登、陆逊已下,切谏不能得,是以潘浚欲因会手剑之,以除国患,疾恶忠主,义形于色,而今乃发起令言。若壹称枉邪,不申理,则非录狱本旨;若承辞而奏之,吴主傥以敬丞相所言,而复原宥,伯言、承明不当悲慨哉!怀叙本无私恨,无所为嫌,故詈辱之,疾恶意耳,恶不仁者,其为仁也。季武子死,曾点倚其门而歌;子鴋创发,子产催令自裁。以此言之,雍不当责怀叙也。」

  雍为相十九年,年七十六,赤乌六年卒。初疾微时,权令医赵泉视之,拜其少子济为骑都尉。雍闻,悲曰:“泉善别死生,吾必不起,故上欲及吾目见济拜也。”权素服临吊,谥曰肃侯。长子邵早卒,次子裕有笃疾,少子济嗣,无后,绝。永安元年,诏曰:“故丞相雍,至德忠贤,辅国以礼,而侯统废绝,朕甚愍之。其以雍次子裕袭爵为醴陵侯,以明着旧勋。”(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