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偷袭计划
“夫君,你想什么呢。”
曹绫拿着赵兴的账目,一脸怀疑的样子看着他。
“还能想什么,人口多了我当然高兴啊。”
“几批商队一共还不到一千人吧,再加上老人和女人。然而你的支出——”杏眼直直盯着赵兴,曹绫摊开了一沓账目。“贿赂守卫的费用,散布奸细的费用,买通商队同时还要承担一定的往返的费用,为此又付出了不少额外的人力,到头来难道就是要弄来这种程度的人口吗?”
“什么叫这种程度的,大网已经撒下去了,人会越来越多的,大概——”
“才不是什么大概吧,孙权是个老狐狸,至于我哥哥那也不是等闲之辈,你花了这么多人力财力布上的大网恐怕没回多少本就被他们发现并捅漏了,到时候这些付出就全浪费了。你该不会说,这张大网只是为了捞几个人回来的吧。”
听了曹绫的疑虑,赵兴并无动摇,反而问道:“我要是真的这么说了,你打算怎么办?”
“哼,”微红着脸颊,曹绫转过身去。“我是你的妻子,就算你犯傻我也会陪着你就是了。不过诸葛姑娘要是看了账单,保不准要和丞相告状的。”
“诸葛姑娘,哎呦,她要是告状我可就麻烦了。”
“得了吧你,夫君也不想想我们都一起多久了。”曹绫嗔怒道。“再说,我们的粮食也不充足,你若是真打算收来多少人的话,怎么说也要先要求益州调拨粮草,然而你连报告都不写,就直接开始行动。夫君,你说这里会不会有什么蹊跷呢。”
“是挺蹊跷呢。”
“讨厌,你还不老实招来!”说着,曹绫一下扑到了赵兴的身上。
然而这毕竟是在敌人的领地内行事,赵兴的动机很快就被发现,孙权和文聘都下令禁止商队流向赵兴的地界。
他们本以为只要他们这么做,赵兴肯定会就此收手。因为虽然魏国和吴国为了提防赵兴偷运人口要在各个关口布置兵力进行盘查,但赵兴为在各地布置细作和雇佣商队的花费要比这高得多。
然而他们没想到,赵兴对人口的需求十分执着,放出的奸细,雇佣的商队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
这些奸细四处寻找与汉属荆州接壤的魏国的荆北江夏,南阳两郡以及吴国的豫章郡防线的漏洞,这使得文聘和孙权不得不调出更多兵力进行防守。
吴国经历过去年的那场大败,如今兵源严重匮乏,调出兵力后,如今全国只有五万兵力,防御上依赖魏国。而魏国兵力雄厚,加上曹睿计划对季汉展开总攻,全国兵力接近五十万。
然而魏国在荆北布置的防守却并不多,因为魏国在失去南郡后,算上上庸,南阳和江夏,一共是三郡的地盘。这三郡对魏国而言确实能增加不少的税收,但在战略上,就像鸡肋一样。
在季汉占据荆南后,汉中沿汉水,关中出武关,荆州出江陵,三路从三个方向对荆北形成了战略包围的趋势。如果是魏国主动进攻还好,一旦季汉突然进攻,荆北必然会在全面开展前就被攻下。
季汉之所以拿荆北,是因为兵力弱势的季汉如果不能迅速攻下城池后据险而守,即便一时攻陷荆北也难以抵挡魏国随后的大规模反扑。陇西有陇坻险关,关中有潼关,武关,荆州有长江阻隔,季汉为壮大而取的每一块地都先计划好了如何在取下后防守。
当然,荆北的这种战略位置也意味着魏国不会在这里布上多少兵,否则一旦战争打响,荆北的兵力会直接处于被三面包围的状态,一不注意就被歼灭了。与其让季汉歼灭这些部队,还不如把更多的军队放在中原,在季汉探出头之后从平原对汉军迎头痛击。
总之,无论是在荆北还是豫章,敌军的兵力都是有限的。
眼看着秋收的日子就要到了,江陵城外,赵兴和姜维在军营吃了饭,聊了会儿工作上的事后,赵兴从衣襟中取出一张地图放在案上。
“果然是这样啊,”姜维看着这张地图,轻轻叹了口气。原来这不仅是一张荆北地图,上面还标着魏国军营的驻扎地点和兵力布置情况。
“看样子你已经有心理准备了。”
“当然,元隆什么时候做过赔本的买卖,你派出细作和商队撒下大网,实际上早就计划好了这些。表面上细作是为商队偷运人口而派出的,大概文聘和孙权都认为你想靠着天灾这个机会掠夺人口。”
“然而那并不是你的真正目的。”姜维继续说道。“看起来是细作为商队服务,实际上是商队在为细作打马虎眼,你在趁机摸清敌军的动向,并打算在这种时候进行一次突然袭击。”
“不愧是伯约。”赵兴肯定道。
“敌人大概是想不到你的计策的吧,毕竟我们是汉人而不是胡人,他们很难想象我们会为了劫掠而展开一场进攻。”
正如姜维说得那样,汉人的内战与汉胡之间的战争是由显著区别的。势力之间的战争往往是为了更多的领土,一旦发兵,总之意味着领土之间的得失。毕竟作为农耕民族,人口,耕地面积是国家的命脉,不得到这些,就算抢了利益也只能用一时。不计较领土得失,抢了就走的,大都是胡人。
季汉如今就算打下了荆北也守不住,抱着这种想法,魏国就不会认为季汉会打过来。这种战争为领土和资源而打响的观念,在原本的历史上也是由姜维打破的,他带领的那个季汉在后期也为获得利益而进攻,而不计较一地的得失,因此他自然会猜到赵兴的计划。
“而另一点则是今年发了洪灾,我们的损失较小,但情况也不容乐观。文聘和孙权大概都不认为我们会冒饥荒的风险搞突袭,不过事实上一旦失败,我们就只能指望益州的粮食,就算没造成饥荒也会严重影响全国的粮食储备,风险不小。”
“确实,不过我觉得我们还是很有胜算的。”赵兴说着,又拿出了两张地图。“相比于前一段时间,魏国和吴国为了限制商队走私而部署了更多部队,魏国在荆北,吴国在豫章的军队都很有限,在我们的不停行动下,他们的战线越来越向前,也越来越分散。”
“在兵力,尤其是在骑兵的数量和素质上并不占优势的情况下,把兵力如此分布在边境,其结果——”赵兴用一支羽毛笔在地图上从江陵向南阳方向一处兵力薄弱的位置连了一条线,然后向左边绕了个圈。“骑兵从中路突破,再由步兵进行包围,迅速抢掉包围网中的物资后回到江陵固守,尽可能地俘虏对方分散的部队。”
“这包围圈大概从襄阳和江夏的中间点插入,饶了这么大一个圈子,我们现成的骑兵大概只有一万吧,全用上的话倒是也够用,不过看样子元隆也想在东吴照猫画虎一下,如果每边五千的话,大概守不住这样的包围圈。”
“但面对敌军这样的兵力,所需要的只是机动的部队,战斗力则是另说。我已经写信从益州调来更多战马,反正如今季汉并不缺马,不管会不会打仗,能骑马或是赶马车的的都拉上战场,凑到一万人以上的声势是可以的。只是突破这种程度的阵线的话,五千骑兵应该够用了。”
“原来如此,如果一切都按元隆所想的话,这个计划应该没有不成功的理由。”
“但前提是一切都按我所想,凡是和备战有关的消息一旦走漏就满盘皆输。我会在开战的前一天将分派给你的兵力轻装调过长江,你要在此之前准备好车辆和装备一夜之内准备就绪。”
“我知道了,一定会完成任务。”
作者的话:
如果我现在说这本书可能要太监了,可能会有人骂我。不过可能这将变成一个现实,我希望读到这一章的人可以理解我的想法。
起因大概只是我在之前玩游戏玩开心了,趁兴写了一篇同人文,起先是想在贴吧发表,没打算来这个网站,但似乎被其他网站的编辑看了想让我发到他们那,我想了想还是觉得应该发到起点会有更多的人看。在网文混了3年多全被编辑pass的我根本没想过自己可能收到编辑的站短,本想着写6w字找个契机就完结,然而这次我收到站短让我签约,当时我心情很惊讶,也很高兴。
惊讶的是,这篇我没有十足把握都不敢动笔的小说写了40w没被编辑看上,而一篇轻松搞笑一顿胡扯就能凑成一掌的同人文只写了5w就被看上了。编辑觉得那篇同人是有商业价值的,而这篇我花了很大心血写了40w的小说并没有。显然,编辑并不在意你把历史写成什么样,把战略写得多么好,他们认为小说是让人能笑着读下去的,所以他们宁愿签一些毫不严谨的秀逗文也不会签这篇,哪怕一部分读者并不喜欢那些秀逗的文章。正因为那篇同人文被签了,我也开窍了,我明白自己写什么样的小说会被看中,我并不是没有能力写,相反,我应该很擅长那样,只是一直不爱去在那方面着手,总想表达出一些深层次的东西罢了。但人毕竟要适应社会,如果我的文章没有任何商业价值,那我再怎么努力也只会让我离那些现实中关心我的人越来越远。
我个人性格姑且是个严谨的人,你让我在历史中信口开河,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写那种能让人轻松笑出来的小说,我做不到。这大概也是我最后一篇历史题材的小说,我现在很清楚,如果我继续写这篇文章,20w字,60w字,对我来说,获得的只是一些虚无的点击量以及付出了无数时间罢了。
毕竟你们应该知道,这种小说哪怕是2000字也是十分累人的,看地图,查资料,模拟行军路线,制定剧情,这一切都要花费我大量的时间。如果是前几年,我还小,有充足的时间去****想干的事,那我可能会继续去写。但现在,你让我没有任何回报地在电脑前敲几个小时键盘,我做不到。我理解我一旦太监可能会伤到一些人的心,但我同样希望你们能理解我,比起继续写这篇无法成功的小说,尽可能让另一篇有潜力的小说成功才是我应该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