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桐愣了愣,转身跟着褐袍僧侣去往位于讲经阁后的净水禅房。
僧侣替她打开房门,疏桐便见王墨早已坐在房内,他面前的木几上,一壶清茶正袅袅泛香。
走进禅房,她才发现王墨对面,坐着一位身着黄褐法袍的僧人。不用说,这便是当年曾与父亲义结金兰的龟兹王子白延。白延的年纪约在四十左右,身型高瘦,五官深邃,面上有着修佛之人沉静而平和的气质。
听见疏桐的脚步声,白延放下手中展开的卷轴,转首看向疏桐。
“见过大师。”知道白延会于阗塞语,疏桐当即双手合十施于顶礼,用于阗塞语问候。
白延一双沉静的眼眸直直看着疏桐,直到疏桐怀疑自己是不是说错了问候语时,白延才引袖指着木几旁的另一个锦团,以于阗塞语回道:“施主请坐。”
疏桐在木几前坐下,发现白延面前木几上搁着一个启了封的竹筒,这才反应过来王墨已将权叔写的那封信函交给了他。
白延的目光始终落在疏桐身上。好一阵,他才叹息道:“施主长得很像贫僧的一位朋友。”
疏桐在接王墨递来的茶盏时,手不由得抖了一下。
白延说的那位朋友,疏桐明白是指她的母亲苏眉。却因王墨在旁,她不敢暴露自己的身份,只是回以礼节性的一笑。
王墨看着疏桐的举动,转首对白延道:“对于八年前的那桩案子,大师可有什么线索?”
听着这口流利的于阗语,疏桐才发现自己来这护国寺纯属多余,王墨根本不需要所谓的翻译。
这个念头之后,疏桐才又惊住:他开口谈的是八年前的案子?他没有携带“秋宵”,这么说他不是来请白延解读琴板铭文内的秘密?
白延垂眸看着眼前的竹筒和权叔写下的信件,黯然道:“在知道义兄因古琴蒙冤时,贫僧日夜兼程赶往洛阳,只想替义兄佐证清白,结果还是去得晚了些……”
时隔八年,白延低沉的言语,依然透露着哀痛。
再次听人提及父亲的冤案,疏桐的眼眶也潮湿了起来。
白延赶到洛阳已是秋末,距白慕一家遭遇灭门惨案已有两月。在悲痛之余,他动用了龟兹在洛阳的各种关系,四处调查了解案件的真相。这桩子案子从审案到办结,前后不过两三月。速度快不说,办案的人员对此案都讳莫如深。无论如何打探,他最终只知道此案与皇室有关。
“贫僧是质子身份,早已满期归国,在洛阳逗留一久,便接到了鸿胪寺的遣返令。无奈之下,只得就此返回龟兹。”白延一脸无奈。
听到此处,王墨抿唇道:“白主薄一案是因有人写了检举信才立案的。信中就是以那张古琴为谋反证据的。说明写信之人,是知道大师给白主薄赠送古琴的人。”
“知道赠送古琴的人?”白延皱眉沉思起来。
王墨又道:“陷害白主薄的人,无非两种,一种是对白主薄怀恨,借古琴为题发挥;另一种,或许本就是为了夺取那张价值连城的古琴。”
“义兄为人正直清明,与同僚关系也十分融洽,若说有人对他怀恨……”白延突然抬首道,“除非,除非是焉耆王子龙图。”
“龙图?”疏桐不免发问出声。她想不出父亲与焉耆王子龙图能有何过节。
“焉耆与我龟兹因边境问题,历来水火不容。在贫僧以世子身份入京侍君时,龙图数次欲加害贫僧,都被义兄拦阻。为确保贫僧的安危,义兄还曾上书请求提前让贫僧归国。”
白延是龟兹王帛山的独子,也是龟兹王位的唯一继承人。若白延在洛阳出事,不但焉耆与龟兹将陷入战争,只怕大晋也会被连累其中。白慕以鸿胪寺主薄的身份,介入其中,不仅仅是因为他与白延的情义,更重要的还是为了大晋的安危。
惠帝司马衷虽然是个被人操控的傀儡皇帝,但他身后的弄后贾南风应该早就看明白了这一层关系,所以准了白慕的奏疏,命白延提前归国。
龙图计谋失策,迁怒于父亲也很容易理解。只是,他又如何知道白延派人给父亲赠送了琴板上有阴刻铭文的古琴呢?疏桐陷入沉思。
这张琴从白延手里送到父亲手中,除了送琴的那名虬髯大汉和鸿胪寺译臣权叔外,还见过这张琴的就是大鸿胪石统。应该不会是石统,他既私自将父亲缴入国库的古琴饱入私囊,自然不会主动写检举信举报……
——“我若是小姐,别说是换喜鹊的这张琴,就是用这整座宅院来换,我也是不换的。”
疏桐在心里一一排除接触过这张琴的人,脑子里突然冒出了一个人来——小时教习自己学琴的女琴师罗秀。
那日,父亲参加宫中春宴归来后对母亲说,乐广大人家的千金在春宴上演奏的一曲《汉庭月》获得满堂喝彩,太皇太后对年仅十岁的乐家千金十分喜爱,当即发话说要与乐家结亲。
彼时,疏桐正与喜鹊在屋檐下斗蛐蛐,她听得父亲说:“舒儿也不小了,每日跟男孩子一般爬树翻墙斗蛐蛐,我看也该让她学学女孩子的正经功课了。”
母亲笑问:“夫君打算让舒儿学些什么呢?”
“正巧前几日有西域朋友送了张琴来,就让她先从七弦琴学起吧。说来也正巧,席间我与乐大人聊起学琴之事,太子少傅崔平便推荐说他认识一位罗姓女琴师人很不错。”
罗秀,崔平,太子……疏桐对那个写检举信诬陷父亲的人,突然有了些眉目。
“公子可认识一位叫崔平的人?”
“崔平?”王墨转眸看向疏桐,疑惑道,“惠帝还是太子时,他曾任太子少傅,如今年岁高了,早已辞请归乡。”
“他是惠帝的老师?”疏桐诧异道。
“他虽是惠帝的老师,但因先帝偏爱成都王司马颖,他便一直住在成都王府中,负责教习司马颖的学业。去年我去邺城时,还曾在王府见过他。”
“这崔平贫僧也认识。早年他似乎很受武帝重用,曾代表武帝出使西域。当年父王在王城设宴时,贫僧也曾出席陪同。印象最深的便是,此人屡次在席间询问早已亡国的西夜国。”(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