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三此时能想到的道士只有武当派开山祖师爷——张三丰。此次进入西番,永乐寻找的第一人就是张三丰,别的永乐没对他说,其实知道事情最终目的的只有胡濙,所谓张三丰暗指就是建文帝,叶三哪里知道这里的道道。跟随胡濙寻访的六人中只有一名道士,叶三也见过道士的画像,可是他也没有见过张三丰本人到底是什么样子,印象当中是一个不超过六十岁的人。
张三丰在大明朝也叫张邋遢,是一个半人半仙妇孺皆知的传奇人物。传说此人龟形鹤发,大耳垂肩,无论寒暑,只穿一件破道袍。自创武当太极剑,轻功高绝,能日行千里,行踪无定。有一点就是谁也说不清楚他的实际年龄,想当年常遇春在莫愁湖上遇到张三丰时,他就是画像上的模样,那么多年过去了,张三丰现在又是一个什么样子?
现在听黑煞提到留下六人中的一名道士,叶三很自然地想到了张三丰。好奇心的驱使下,叶三急于要见一见道士,暂时把别的事放下来。叶三对张三丰的了解也就是听妖刀内外星异物说过张三丰和他一样,是获有灵力的人类,比一般人长寿,推算一下,张三丰此时的年龄应该是一百多岁,快二百岁的样子。叶三也不能确定留在这里的道士就是张三丰,还是见到以后问明白再说吧。
叶三见到了那道士确实是仙风道骨,有神仙模样。他仔细地打量那道士,道士也在打量他,看到那道士五十上下的年龄,不象是传说中的张三丰。心里正在疑惑,那道士反而先开口了:“阁下可是神机营指挥叶三叶指挥?”
叶三不由得一惊,他是身份是绝对保密的,虽然现在只有他两人,叶三还是没有想到这道士能一口说出他的身份。称呼他阁下,在大明朝也是很少见,看样子这道士是有点来历。
“在下叶三,敢问道长法号如何称呼?”叶三只有承认自己的身份,也想尽快确定对方的身份。
“哈哈哈,你要找的是谁我就是谁。”道士打了个哈哈。
叶三心里一阵激动,莫非这道士真的是张三丰?叶三连忙施礼:“莫非道长就是传说中的张神仙?”
那道士听了哈哈大笑:“什么张神仙,李神仙,贫道程济。”
啊!叶三张大嘴巴。原来他是程济!建文王朝时的翰林院编修程济。
“叶指挥,你和胡濙胡大人深入不毛之地要找什么人,我想大家心里都有数,我也不必多说。都十年过去了,他已经放弃了那个位子,出家清修,为何还要赶尽杀绝?”
程济说出这番话,使叶三突然明白,程济是最清楚建文帝底细和行踪的人。
“在下只是奉旨寻访一个人,并没有说要赶尽杀绝,要了此人的命。”叶三说的是实话,他只负责胡濙的人身安全,并没有奉命杀人。
“王钺已经死在你们手上,还不能说明一切吗?”程济不放松地追问。
“王钺虽是一名太监,叶某很佩服他是一名忠臣义士,为了不说出此人的行踪,自杀身亡,也却是可惜了,我没有保住他的性命,可叹啊!”
“你们七人此次追踪,各怀目的,贫道也略知一二。其中也只有叶指挥最富有正义感,这也是贫道要留下见叶指挥的一个原因。因为贫道早就算出,能自愿留下赴死的也只有叶指挥你了。”
叶三对程济也知道一点,他是一个行为很奇怪的人,据说身怀道术,能掐会算,法力无边。建文帝登基的时候,他只是一名教书先生。偶然间竟通过御使叶希贤上书建文:某年某月某日,北方会有人起兵造反。但建文却认为他是妖言惑众,离间骨肉之嫌,也就是说他在挑拨建文和燕王朱棣的关系,从山西把他捉拿到京师问斩。程济在建文面前大呼:“陛下可暂时保留我的性命,把我关起来都可以,如果说我说的不准或没有那么回事,陛下再杀我也不迟。”
后来果然燕王在程济所说的日子起兵造反,理由是要“靖难”。也就是要扫除建文皇帝身边的奸臣,保护皇上。建文见程济果然是有道之士,释放了程济并封官翰林院编修。程济真的是能掐会算,还是另有原因?就在此时,叶三突然问了一句么名其妙的话。
“你知道王府井吗?”
程济眼中异彩一闪:“王府井乃北京最繁华的商业街,高楼林立,繁华似锦。”
叶三听了程济的话,心中狂跳,难道说程济也是一名穿越者?草,现在真是乱套了。
“叶指挥既然问出此话,程济也不想挑明,只能说我们都在经历一段大明朝最隐秘的历史,而知道这段历史最清楚的就是我和已经死去的太监王钺。”
“哦?既然道长最清楚这段历史,我想你也不会改变历史吧?现在只有你一人知道这段历史,能不能说给我听听。”叶三真的好奇心又起。
“哈哈哈,真是好奇心害死猫。不瞒你说,建文帝的出逃都是贫道一手策划的,如果不是我,建文就会自杀在奉天殿上。可惜啊!被一人走漏了消息,害得我也跟着过了十年逃亡的生活。”
“道长,能不能说清楚一点,我不大明白。”叶三听了程济的头一句话就被他说的满头雾水。
“说来话长啊。燕王朱棣攻下应天登基做了皇帝以后,那时我和建文帝已经逃出应天,并且做的不留丝毫痕迹。历史没有改变,建文帝在乾清宫自焚驾崩。乾清宫的那场大火基本上烧去了朱棣的疑心,世上已经没有了建文帝这个人。可是世事难料,朱棣登基后杀了一个人,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最残忍地杀害了他。”
“啊!不知道他杀的是什么人?”叶三也知道永乐为了保住帝位杀了很多人。
“他就是被朱棣‘剥皮实草’的都御使景清景大人。”
“是他!他和你有什么关系?”叶三疑惑地问。
“建文帝登基后,他确实是位仁慈的好皇帝,爱惜臣子黎民,受到在朝所有官员的拥戴。可燕王朱棣却要起兵叛逆,忠于建文的能人义士都纷纷站出来要阻止朱棣的叛逆行为。其中就有景清景大人,可一介文人书生能有什么力量来支持建文皇帝。当时,我给他出了个主意,让他假装投降燕王,来日方长,找机会刺杀燕王。这件事是我一手*纵的,连建文也不知道,更何况其他人。”
“你*纵的事好像没有一件成功的。”叶三很小声的嘀咕了一句,但还是被程济听见了。
“是啊,都怪我百密一疏。当景清渐渐取得朱棣信任后,成了他身边的近臣,眼看时机成熟。那时我们还没有离开应天,我就准备实施我的计划,在朝堂上刺杀朱棣。可没想到,如此计划周密的事竟坏在了一件官服上。”
“官服怎么了?难道穿的不对,让朱棣看出了景清是刺客?”
“没什么不对,不过也差不多。那天我忽略了天气,天气很热,官员们都穿着薄薄的绸服,而景清为了隐藏怀里的短刀,竟穿上了厚厚的绯服,在朝堂之上特别显眼。如果说景清停止刺杀行动,可能现在我们也不可能在这里见面了。”
“景清还是行动了?难道说脑袋进水了?”
“唉!一介书生,只知忠信守义,哪里想那么多啊!八月十五早朝,天气闷热,景清穿着很另类的官袍进了东华门,快速过了午门,到了奉天门都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怀疑,他把短刀带到朝堂上。可朱棣此前早就有钦天监夜观天象,有文曲星犯帝位。这是后来听说的,我也不怎么信,我还是相信是那件官服出了问题。朱棣见景清穿得如此别致,心里已起疑心。朱棣的疑心每天都存在,他不相信任何人。下朝的时候,景清紧随朱棣身后,在出殿门的时候,拦住了朱棣,可朱棣给景清准备的是埋伏好的锦衣卫,当场在他怀里搜出短刀。景清一看事情败露,大骂朱棣篡位。可这时候他情绪激动,说露了嘴。大喊建文帝未死,还要图谋复兴,登上帝位。这几句话,揭了朱棣的疮疤,也透漏了历史上最大的隐秘。”
“百无一用是书生,道长所用非人也。”叶三感叹。
“是啊!怪我一时疏忽,真是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朱棣龙颜大怒,命锦衣卫将景清的皮剥下,皮里塞满稻草,充起人形,挂在长安门上示众。而另一件更秘密的事情在悄悄进行,就是在宫中彻查建文帝的下落。”
“你们是怎样逃出来的?”叶三问到了关键所在。
“有三人化妆成和尚,我化妆成道士,在太监王钺和公公周恕的掩护下,出逃出了应天。出逃的路线和方法都是我之前计划好的,可惜的是三张僧戮的度牒暴露了我们的身份。”
“道长的计划看似周密,可也漏洞百出。”
“我是小看了刚刚入主僧戮的道衍和尚,也就是现在的太子太师姚广孝,是他揭露了三张度牒的秘密。当我听说锦衣卫把僧戮左善世溥洽和尚关进了北镇扶司,我就知道我的计划彻底败露了,留给我们只有一条路,就是逃亡。”
“道长,你的计划怎么都是百密一疏的计划啊!看样子历史的车轮你是挡不住的,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道长以为如何?”(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