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就不成体统了,童贯拿起佩刀的刀鞘敲敲桌子,“叫什么叫,有困难就想法子解决他,叫嚷有用吗?一个一个,像街上卖菜的泼妇,都给老子把嘴闭上,问到谁谁再张嘴。”然后他指指刘法,“你要是带十万人去西夏,能不能获得大胜?”刘法一拱手,“禀大帅,敌军有二十万众,怎样才算大胜?”
童贯拍了拍他的肩膀,“哎,若是全军二十万出战,击败二十万西夏军,能算大胜吗?如何应付过去?再说要是败了怎么办?必须留下十万老兵,决不离开西边,将来抵挡西夏进犯,全靠他们了。”众将默然,想来想去也没有什么办法,只能接受这个现实,留下十万老兵防御西夏,带十万老兵去进攻。
大家可能觉得,这帮将军都是废物,对付一个西夏,还懦弱如斯,若是岳家军,轻轻松松便可直捣黄龙,如果你这么想,你就错了,大错特错。虽然岳飞是爱国名将,这一点,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咱们也不能过分神话,听他孙子岳珂胡说八道,岳珂与某三胖是一类,整天吹嘘爷爷天下无敌。
岳家军鼎盛时期,有一万骑兵,八万步兵,还有几千特种步兵,就算十万吧,他要直捣黄龙,怎么去?那一万骑兵先去吗?骑的是不是马,只要是马就得休息,那怎么应付漫山遍野的女真骑兵?如果是慢慢走,你算过从湖北鄂州徒步走到吉林长春,要走多久?需要多少粮草?
唐代的李世民,自称马上天子,打高句丽,(高句丽包含朝鲜半岛和部分东三省地区)从东北走打得很吃力,原因就是后世的大米基地东三省,那时不种粮食,无论走到哪里都见不到一颗粮食,人家东北那旮沓的,捕食野兽吃肉,完全不种粮,这样就极其考验后勤保障。
在当地得不到粮食补充也就罢了,人家是游牧民族,还不修路,粮车在没有平路的山上走,速度奇慢,稍微遇到下雨之类的情况,一车粮食还没运到就被运输队员吃光了。除了这些,还有酷寒,一旦战争拖入冬季,后果会是什么?所以强悍如隋炀帝唐太宗这样的武勇天子,打东北也相当困难,这些困难岳家军知道吗?
刘法接下这个任务,带着些许悲壮的神色,当天晚上,他大摆筵席,请众将吃饭,现在皇上关注西军,高俅也不拖延物资了,晚上的筵席,有酒有肉,各位将军的话都不多,似乎都有心事,待到曲终人散,刘法找来亲随,把一封信交给他,“你跟着我也不是一两年了,这封信你送去老家,之后也不要回来了,信里我有安排。”
十日后,粮草备齐,十万大军出发,前军两万突前搜索,中军四万跟进,后军两万押粮草,拖后一万防止劫粮,左右各五千快速机动,哨探侧翼安全。第一日,深入敌境五十里,敌人采取坚壁清野,未见任何活人,连沿途水井都用巨石填平。
一直到第三日,敌军仍然躲得远远的,不应该啊,西夏党项人应该很彪悍,怎么能忍下这口气?原来这次组织抵抗的敌军主将叫做察哥,乃西夏王弟,他对军队拥有绝对的控制权,所以二十万边境守军,一句话就撤,几万边境住民,一句话就迁。
西夏的草场实在太多了,他们占据着丝绸之路,把宋朝西面的商路完全截断,商业化程度很高,他们通过向西方世界大量输出牲畜,换来各种西方产品,其中冶炼制品占了大半,通过这种升级,西夏不仅拥有防护效果很好的钢链甲,还学习欧洲重甲骑士,发明了“铁鹞子。”
和欧洲那种傻傻的重甲骑兵不同,“铁鹞子”的作用不是冲锋,既然重甲骑兵的负重决定了其速度,为何还要利用自己的缺陷来做文章?“铁鹞子”由铁链和一个巨型刀刃组成,两个重骑士一分开,这根链子与刀刃就落在地上,他们再分开些,刀刃便悬起来,用来对付持半身盾的反骑兵巨矛手。
随着铁链的松紧,巨型刀刃上可砍头,下可断脚,颇像在寻找猎物的鹞子,它能破开步兵方阵的长矛战士,又不怕弩箭战士的袭击,所以遇到铁鹞子的步兵方阵,凶多吉少。好在这一次,双方是骑兵大决战,那行动迟缓的铁鹞子,也就没有那么可怕,第四日,终于遇到敌军,他们囤在一处山口,地上堆满半人高的巨石,他们站在那里,射箭阻击。
刘法带来的都是老兵,对于这种场景太熟悉了,他们很自然地组织防御,再分出几队,绕去他们后方。西夏军既然屯在矮山入口处,后面定然还有接应部队,所以这几队宋兵,没有犹豫,直接绕一个大弯,去打弓箭部队后方的接应部队。
可是这回,他们扑了个空,在那拨射手的背后,竟然没有一兵一卒接应,难道对方主将是个外行?或者说还有什么圈套?包抄队伍一咬牙,冲击弓箭部队的后背,那一大群射手,竟然隔着老远就全部跪下,弃械投降了。当前军围住他们之后,才发现这些人,不是西夏人,都是被掳的宋人。
他们拿的弓箭都是一些短弓木箭,应该是用来训练平民的初级装备,问他们西夏军动向,他们啥也说不清,只说被赶来挡住宋军,其他军队都撤走啦。这是一群宋人,总数在两千五百左右,前军把消息报告给刘法之后,刘法眉头紧皱。
良久,才说了句,“察哥真是够毒,他填平了水井,在这一片只发现几个小水洼,我十万大军的饮水问题都是勉强支持,他再放出来几千被掳宋人,他们已经数日不进粮米,若是不给他们吃喝,很快便要死去,这样就会打击我军士气。若是给他们吃喝,便会补给不足。”
长痛不如短痛,或者说这些百姓绝不能死在大军的视线之内,刘法让后军首领去安抚百姓,说向南面徒步走两日就是大军的屯粮处,给他们发放一日的粮食,咬咬牙就挺过去了。那群宋人听说前面就有补给点,高兴不已,都自发地跪下,向南方磕头,大呼感谢大宋朝廷。刘法远远地看着这群人,看他们互相搀扶着远去,不禁流下一行眼泪。
(本章完)